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贤王并非不是凭空塑造的,那么他是宋朝哪一个历史人物?

八贤王并非不是凭空塑造的,那么他是宋朝哪一个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3/12/6 1:30:27

《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凭手中一把先帝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三侠五义》《包公案》中,也经常出现“八贤王”,帮助包拯展昭解决一些朝廷上很难解决的问题。而除了包公戏杨家将之外,呼家将和寇准等忠臣英烈的小说和影视剧里也都少不了八贤王这个角色。这位八贤王其实也不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八贤王赵德芳原型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杨老令公杨业还在世,杨六郎杨延晤也还未曾赴边关统军,因此这个赵德芳其实与杨家将没有什么关系更是跟仁宗时期的包拯扯不上关系。

赵光义帅军征辽,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这时有人商议立赵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作罢。赵德昭为将士请赏,太宗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惶恐万分,默然而出。不久之后便传来赵德昭自尽的消息。得知侄儿死讯后,太宗赵光义抱着尸体说:“痴儿,何至此耶!”(你这个傻孩子,怎么走这一步呢?)赵德芳在兄长赵德昭去世之后两年,也不明不白病死了,年仅23岁。

在京剧《贺后骂殿》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太祖死因不明,长子赵德昭质问太宗,被太宗痛斥,德昭激愤,撞柱自杀。贺后带次子赵德芳述说太宗的不仁不义,太宗无奈向嫂嫂请罪,加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尚方宝剑。但是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宋史》及其他史书,只是后人杜撰加工,不足为信。

也因此老百姓对宋太祖死去的儿子产生了极大的同情,虽然有些传说是老百姓夸张了的事实,所以传说中八贤王只不过是在赵德芳基础上糅合了赵德昭的一个综合体而已。

但这些传说却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某种朴素愿望,就这样,赵德芳便成了小说评书里的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八贤王”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杨家将”、“包青天”等故事的戏剧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古代人眼里,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我们都喜欢用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来形容女子,这两种类型的女子到底有何差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闺秀,顾名思义,指世家望族中才貌双全、品行优良的女子。最大的特点是“富而不娇,贵而不矜。”

  • 清朝的内务府具体是干什么的?内务府权利大不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后,很多制度都沿袭过去其他朝代的传统。如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等。但内务府却是清朝独创的机构。那么清朝的内务府具体是干什么的?内务府权利大不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内务府的日常事务中,就是管理皇家财物、饮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琐事和各项礼仪。如果说六部、内阁是外朝,掌管国事,那

  • 汉朝绣衣使者主要是做什么的?绣衣使者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汉朝绣衣使者主要是做什么的?绣衣使者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简介西汉绣衣使者作为中央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

  • 中国的古代军队有阵形吗?古代打仗为何一定要有阵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阵形,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有阵形吗?答案显而易见:不仅中国有,欧洲也有。战阵、阵法或阵形是一种战争的技术手段,它被运用于战争之中显然有着必然性与必要性。那为什么古代打仗一定要有阵形呢?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信息通讯技术极为落后,战场的信息、命令是很难迅速层层传递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尽管在古代

  • 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吗?事实上又是怎么一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有本启奏,无本退朝”,这是清宫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两句台词。也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的。其实,还不是这么回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帝上朝是天经地义的,历朝历代的皇帝莫不如此,清代自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说明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

  • 在一般人眼中皇帝肯定骄奢淫逸,刘裕为何却很节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裕,节俭,文史百科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皇帝肯定骄奢淫逸,更不要说是盛行奢靡的魏晋,皇帝不得天天炫富。但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却很节俭,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晋以来,世风崇尚奢靡,赛豪华,斗富丽的故事很多。刘裕因为经历过贫困生活,所以他十分注意禁止奢靡作风。他平时清简寡欲

  • 郑和是太监之身,他为何能被朱棣钦点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郑和下西洋”始于明初永乐年间,前后共经历七次,最后结束于英宗正统初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之久。这次航海活动,是大明王朝一次实实在在的外交活动。而太监之身的郑和,凭什么能够被永乐皇帝钦点的为这一重要外交活动的首领,成为天朝上国的首席代言人?这似乎会给人一种我天朝上国无人的感觉。其实不然,永乐皇帝选择郑

  • 武则天作为第一位女性皇帝,她怎么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周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女皇帝。十四岁进宫,被称作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公元655年成为皇后,公元674年,加为“天号”,开始参政议政。公元690年,称帝定国号为周。在位期间,能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才,所以贤才大量

  • 饮酒行令是古代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饮酒行令,古代,文史百科

    酒令是汉族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行令者又称“酒司令”。而这个“司令”权是要轮流来行使的,所以轮到的人也叫“关主”。又称"行令饮酒"。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

  •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哪三位著名画家被人时称六朝三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画家,六朝三杰,文史百科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划”。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