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杨广曾三次出征高句丽,他如何为这几次征战倾全国之力?

杨广曾三次出征高句丽,他如何为这几次征战倾全国之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12 更新时间:2023/12/24 17:01:02

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算得上有功绩的朝代了,自强大的汉朝结束以后,中原地区一直没有建立起统一且强大的王朝,东西晋存在时间不长,也算不上强大,出了很多昏君,而且晋朝的统治也为中原地区的长期混乱埋下了祸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晋朝以后就是五胡乱华,南北朝并立,长期的各种政权林立让中原地区一直战乱不断,百姓始终不能得到安定的生活,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尽管有一些小王朝建立让一些地区的百姓暂时摆脱战乱,享受一段时间的安定,但是这样的光景终究没能太长。

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杨坚定国号“隋”,掌权后杨坚开始了统一天下,灭掉南朝陈以后天下结束了将近三百年的割据,结束了这分裂动荡的局面,使天下重归于统一,百姓再次享受到了太平盛世。可以说,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好皇帝,登基以后他励精图治,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工作。

因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混乱时期,建立隋朝以后,杨坚着手在朝廷内和地方进行改个,对律法、制度和地方行政都进行了大面积改革,稳固了中央政府了权力,另外他还减免天下赋税徭役,采取了很多手段促进生产,一时间隋朝百业俱兴、政通人和,创造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隋朝在杨坚的治理下变得非常富强,周边各民族及隔海而望的国家无不臣服归降,那时候隋朝的人口达到七百多万户,国库丰盈,府库钱粮不计其数,足以维持国家许多年的发展,即便是有一些天灾,凭隋朝当时的实力也是可以平稳度过的。

众所周知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它和秦朝一样经历过极度的辉煌,成为历史上一个很有地位的朝代,但是垮掉也是一瞬间的,在很短时间内曾经的辉煌就不复存在了,被后来人所取代。

强盛的隋朝就败在第二位皇帝杨广的手里了,杨广并不是个好皇帝,他设计夺取太子之位,他登基以后骄奢淫逸,挥霍国家钱粮,以重赋征天下,做了很多耗损国力的事为隋朝队覆灭埋下了祸根。

比如说杨广为了一己私欲建龙船,修大运河,动用了大量劳动力,耗费巨资,他还大修宫殿,比较有名的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都是杨广修建,类似的巨大工程有很多,这些工程不但抽干了国库,而且使征集来的劳力都死于施工过程当中了,据说数量能达到十之四五,也就是一半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耗费巨资的事件也是直接促使隋朝国力衰落灭亡的原因,从隋朝大业八年到大业十年,杨广曾三次出征高句丽,为准备几次征战杨广倾全国之力。为前期筹措钱粮和作战器具,杨广又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劳力,在东莱海口制造战船,工匠们没日没夜地泡在水里赶工,致使劳累致死者近半。而全国各地又在打造战车兵器等军需品,各地将物资和诸仓粮米运往集结地。本是富裕的隋朝,也难以支撑这样的军事成本,倾国之力也没有完成战争。

运送物资的队伍连绵不绝,数十万民夫奔走于路上,很多冻饿而死,以致饿殍铺地,尸横遍野,那时候已经民怨甚多,整个国家已经从正常发展到为战争服务。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说用兵是大事,这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用兵之前需要仔细斟酌,好好掂量掂量,不能妄言战争。

从古至今,战场上本身就难分胜利者,有些国家固然强大,面对弱小的对手可以以巨石压卵之势击败,尽管强大的国家不会在战场上战败,但是长期的战争会使其在战争中耗费许多国力,用去许多钱粮,知道动摇国家之根本。

隋朝动用军队达到一百多万,负责为隋军轮输转运的民夫更是数以百万计,如果算上后方人员,这场战争的直接间接参与者可达到五六百万之多,如此大的规模每天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屡次劳师远征,虽有胜利但也有数次打败,最后使得天下起义接连出现,将士无战心。

毁掉大隋江山的是隋炀帝的昏庸暴虐,但是三征高句丽之战可以说是直接导火索,长期的横征暴敛只是量变的积累,而三年的征战加剧了天下民不聊生,使得天下大乱。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早在刘邦建立西汉时,西汉就延续了周朝的分封制,将治下的土地

  • 斥候作为古代的侦察兵,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打仗,战争前的准备尤为重要,要知道敌军真实兵力,主要是派出探子去探,就是尽可能靠近敌人,数数对方有多少兵力,各兵种具体数量,敌人如何部署等等。然后派出侦察兵去查看敌人的军力状况,然后做出估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种侦察兵称为“斥候”、“探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专业

  • 为何说关羽不是守荆州的人选?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关羽是整部《三国志》里唯一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武将,是威震华夏的刚直汉子,是喜好《春秋》的国士。然而“大意”失荆州,受到了诸多的争议。人们已经习惯从既成的史实去指摘古人,认为关羽失了荆州,他就不是适合守荆州的人选。然而事实是否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襄樊会战的经过:建安二

  • 宋朝的成就不逊于汉、唐两朝,甚至在哪些方面还要高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

  • 髹饰是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关于髹饰的技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漆漆物,谓“髹”。髹,今通作髤,或作髤。“饰”寓纹饰之意。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髹饰的几样技法吧!描金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

  • 如果曹操真的让曹植成了继承人,他能做一个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似乎文采好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原谅,三曹当中,曹操和曹植的文章或者诗歌都非常有名,但是能说出曹丕的作品的却没几个人。对于曹操的继承人选,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多数人恐怕从感情上也会比较倾向于曹植。可是曹操放弃一直很重视的曹植,选择曹丕,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真的让曹植成了继承人,那他真的能做一个

  • 项羽过了乌江之后,他还能凭借江东子弟东山再起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完美的诠释了项羽的人生悲剧,也替很多人表达出了内心对于项羽的遗憾和惋惜。我们对于项羽也并不陌生,他起兵反秦,神勇无敌,但是最终败给了刘邦,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但是,当时的项羽完全是有机会度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那么,项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不

  • 朱棣一生共有四个儿子,那么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明成祖朱棣,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一位,他在位的时候发动了靖难之役,这场战役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关于朱棣有几个儿子呢?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有四个儿子。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

  • 同样都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与张士诚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曾经说过:“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张士诚,大名张九四(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小富即安吧,守城真是可以,扩张真是没那个心思,这可能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私盐贩子出生,虽然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

  •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而在古代有哪十大传世乐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乐器,文史百科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千万种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古人对于音乐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