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纯印老人布施事迹

史纯印老人布施事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43 更新时间:2024/1/26 10:46:48

老人一生以平等心广行布施,从不眼旁观别人的苦难,总是将别人的苦难播种在自己那无垠的悲田上。为父母解忧、为妹妹解苦而舍婚龄;因刘家老小亟需照顾而离富投贫;对孤苦贫病者舍米施衣,连从娘家带来的金银手饰也舍出去让人换玉米面充饥——足见其周济众生从不吝啬。

老人心善手散,不把东西放在心上,伪满时她听说庄里有人家揭不开锅,全家人抱头痛哭,就从箱内翻出娘家赔送的金戒指,求邻居大嫂送给无米下炊的人家,邻居大嫂接过戒指犹豫说:“当了死当赎不回来可咋办?”她毫不在乎地说:“一个镏子不是啥好东西,没啥用!吃了它肠子会坠断,还是玉米面有用。我是给他家的,又不是借给他,死当就死当,你快给他们送去吧!别说是我给的,免得人家心里不安……”

纯印是大家闺秀,结婚时手上、耳朵上都戴着金银饰物,庄里同龄的姑娘媳妇、老年人羡慕得不得了,她听说后拿出许多银戒指、耳环分赠给她们,有的未得着上门求要。这下可惹了麻烦,前房生的三女儿气得回家大哭大闹:“咱家有啥,别人家准有。咱们从来没见过别人家的一针一线。没亲没故,为啥要给她们?!”老人笑哈哈地抚摸着三女儿的头说:“这些身外物,没啥可希罕的,弄不好它是遭灾惹祸的根苗,你别心疼,妈还给你留一个九连环呢!能顶好多个戒指。”边说边从箱子里取出来交给三女儿,把她哄好。

老人带宝石的金银耳环、戒指有二十多枚,夜间不点灯也能见到宝石的莹光。她说:“这些身外之物,没有一点用处。”不到几年全悄悄给那些缺衣少吃无柴无米或贫病之家了。

旧社会老人丈夫刘先和长子进祥二人在海龙给私人买卖当店员,每年都往家捎棉线、轴线(当时关里人称洋线),远比自家纺的线光滑、耐用,老人一接到就左邻右舍各家送,所剩的自家都不够用,气得三女儿抹眼泪。凡接触她的人无不称赞她心好、人好。

旧社会乞丐多,老人从不对乞讨者冷言冷语。她经教导子女:“不要小瞧讨饭的,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好汉要过饭,看人不要看暂时,家趁万贯说穷就穷,孔圣人还有挨饿的时候呢,讨饭人中就不出圣贤啦?我们是凡夫,圣贤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有多多给,有少少给,不给不对。”后来长子与人合伙开一个小杂货铺,生活优于一般市民,老人施舍就更方便了。

老人度量大,在关内住时,遇到买菜不够称,三女儿要找,老人阻止说:“行啦!少吃几口算什么。”有个卖柴的,起先用秤称,论斤付钱。老人说为人在世太叫真不好,马虎点儿能积福。后来卖柴说多少斤就算多少斤,三女儿说不够称,他净找咱便宜,欲指对卖柴人。老人制止说:“乡里乡亲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儿伤和气,他家也很困难,砍点柴,挑这么远,很不容易,什么吃亏占便宜的?为人一生若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那才是有福呢!吃点亏心安,占便宜亏心、亏理,碗边饭吃不饱人。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己,贪心重的人到啥时候也发不了。你们要记住:世间人比赛谁也赛不过不动心机的人,谁也争不过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求的人……”

老人常说三穷三富过到老。老人八九十岁时儿孙都有了工作,对她都很孝顺,经常给她买吃食、买衣物、给她零花线,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是不声不响地送人。她的孙女们数叨她说:“年年给您添衣服,总不见您穿,也不知衣服都哪去了,您也不花钱,钱也攒不住,就会给人!”老人往生时,衣包里仍然只有补了又补、洗得干干净净的几件旧衣服。

一九六三年灾荒,物质非常紧缺,儿媳托人从外地为老人买来套头鬏网、腿带、袜子等老年人的用品,她全分给邻居的老年人一样也不留,自己的腿带坏了,从中间剪开两头对折着再一缝仍然使用。鬏网坏了她用黑线将露洞孔的地方织上再用。孙女们看不过眼,翻她的衣服包,好让她换新的,结果一样也找不着,气得哭泣吵闹。她笑哈哈地说:“你们这代年轻人,光想自己,不想别人,就不知道惜福、积福。福是有数的,福用尽了寿命也就没了,别以为享受是好事儿,福是一点点积攒的,小福攒多了,就成大福,一粒米吃不饱,一碗饭就吃饱了。”

一九六一年闹灾荒,苏联又逼债,国家开会以茶代酒,人人都吃定量粮。周恩来总理提出勒紧腰带共渡苦难。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人饿得东倒西歪,以瓜菜代粮没有怨言。老人为了节粮,常到野外扒榆树皮摘榆树叶掺到玉米面里熬面子粥,真是米贵如金啊!一天在马路上,一位从山东逃荒来的老太太,饥饿昏倒在地,路人围着叹惜。纯印老太太让人把山东老太太抬到自己家里抚养,当时各家每顿饭都按定量下米,本来粮食就不足,又多一人吃饭,她怕儿子、儿媳有反感,就把自己的定量减少一半让出来,山东老太太整整在她家住了十几天,待身体恢复健康了,她又给拿上路费,将自己的衣服、袜子、新鞋都送给人家……老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刘家。

八十年代,梅河口铁北街有位马老太太,姑娘、姑爷很不孝顺,让老人长年住在楼房后面的仓房里,一个月给三十斤玉米面维持生活,纯印老人经常给她送衣物、食品、鸡蛋,每到冬天将老人接到家中避寒,她说马老太太可怜哪,咱不接来一冬天非把她冻死不可。

革时,各单位把被打成地、富、反、坏、右的人关押在小黑屋里,刁难拷打。老人住的地方,距省批发站很近,她看到被关押的人可怜,就凭她高龄的优越条件,经常给这些“犯人”送饭、送菜、送衣服(家属不准见都委托她出面)。借机看守的人讲好心得好报,将来他们总有灾难满的一天,你们可不要光看眼前,要给自己留后路啊!劝他们多行善,给他们讲与人方便就是与已方便的道理。当这些人落实政策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老人,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

在伪满时,一天夜里天降鹅大雪,北风刮得电线发出嗖嗖的响声。气温在零下四十多度,家家缺衣少吃、衣不御寒、食不饱腹,愈发显得天寒地冻。早晨人们发现在一买卖家的房檐下,有一位六十多岁的乞讨老太太被冻死了。纯印老人听说后,就把自己的装老棉衣、棉裤找出来,让二儿子进昌抱着,她拄着烧火棍,踏着尺许深的大雪,走了半里多路,找到冻尸让大家帮着给她穿上,又按关内民俗将一枚拇指大的银元宝放入死者口内(压口钱),围观的人被老人的悲心感动了,大家发心将尸体用草席裹上,推到北山埋葬了。事后人们一提起此事无不感叹地说:“人若都能像老刘太太的心肠就好喽!”

回到家,老人的脚趾、脚跟(缠足)因冻生疮,经每天用冻茄秧、艾蒿熬水洗烫,过了半个月才好。

纯印老人舍已为人、无我相的布施说之不尽。行善而心无所着,不见有布施的人、我、所施之物,完全是由性德流露出清净布施之心,这就是布施波罗蜜。纯印老人广行布施,从无分别,充满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通过布施除掉贪欲之心,即为摄心持戒,持戒亦在布施中体现了。

布施犹如井中泉,今朝打去暮来填。

如若三朝不去打,未见井水满出弦。

布施有广义,三轮体相空。

圆成一佛者,功德等虚空。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第十一世班禅的十个特别“标签”!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拿我来说,刚出生以后,甚至在娘胎里边就受到(念佛经)的影响。后来我也听到他们念莲花生大师颂,还有西藏一些高僧,翻译的佛经我都听到他们念。” 这是坚赞诺布15岁时回忆自己对于佛教的最早记忆时说的话,这个男孩就是十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如今已经25岁的班禅,即将迎来自己坐

  • 一心念佛的神奇僧人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无名僧,居住在湖广黄州,专门持念阿弥陀佛,昼夜从不停止。无论见到什么,都念阿弥陀佛。明思宗崇祯十六年(西元一六四三年),黄州总兵黄鼎,守护黄州城,无名僧大声念佛扰乱黄鼎带兵,因此命令人把他捉起来。正好张献忠攻打黄州城,无名僧被捉坐在城上,半夜里高声地念佛,吵得官兵不得睡眠,众人恨之,把他绑起来从城上

  • 明学长老是出家人的楷模!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明学长老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20日,两天里曾几次见到老和尚,或讲话,或洒净,或主法,乃至跟大家一起慢慢用午膳,可除了会议和法会上的简短讲话,很少看到老和尚开口说话。这个印象非常深刻。慈悲于相,何须言说;淡定示人,尽是佛法。老和尚道心坚固,以印祖为模范,长住灵岩山寺,继承并发展印

  • 九华山慧深法师对国土弘法无尽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940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慧深法师的俗名为苏茂和。1982年,慧深法师到九华山出家,潜心苦修,研习佛法。拜上仁下德大和尚为师。 1982年至1983年慧深法师在南京栖霞山佛学培训班进修,回山后,先后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拜经台,慧居寺住持。1989年至今,慧深法师任旃檀林住持。现在,慧深

  • 第十一世班禅的成长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是一个吉祥殊胜的日子,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经“金瓶掣签”认定,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诞生了。此后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在拉萨班禅行宫雪林多吉颇章隆重举行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册立典礼。 这天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第十一世班禅。6岁的班禅活佛在众多的大人中,显得那么小,

  •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六答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禅师,然后又到河南洛阳受戒。唐景龙年中,神会又到了曹溪。他认真阅读佛教经典,但有六处感到困惑不解,于是他便去请教六祖慧能。神会的六问和六祖的六答是: 第—问:“在戒(戒律)、定(禅定)、慧(

  • 佛门的传奇人物—大兴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大兴(1894-1985),姓朱,字了维,名万全,俗名毛和。牛镇镇禅源村(原大明村)朱家岭人。生于1894年10月24日。 大兴和尚7岁时被坏人拐带外出,两年后被家人找回。民国7年(1918),随祖父朱汉臣到屯溪莲花塘学佛。不久,南北军阀混战,被招为北伐军某部号兵,历时6年。民国14年,逃到九华山

  • 马鸣菩萨与事师五十法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约二千一百年前,古印度有一位著名外道论师,他拥有超凡智慧,辩才无量,知识广博,堪称当代大智者。他曾经与其他外道进行很多激烈辩论,每一次他都得到胜利。最后没有任何外道,敢接受他的挑战。为对真理的一份执著,最后他还是向当时盛极一时的佛法作最后一战。心想一旦连佛法也击破,当世之中便无人能敌。有了这股推动力

  • 宽霖法师以佛家忍辱的精神坚持讲经弘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宽霖法师仍驻锡文殊院,先后担任知客 、监院等职务,协助老方丈道悟禅师管理寺务。1953年,老方丈道悟为他传法授记,由他接受衣钵,出任文殊院住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宽霖法师多次被批斗、殴打,戴高帽、罚劳动,受到了种种精神上的虐待。这时法师已年逾花甲,他以佛家忍辱的精神,忍受种

  • 大乘佛教创始人——龙树菩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龙树是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人,他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在小乘佛教向大乘过渡时期,他继承了佛陀的缘起思想,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种种社会思潮,对于澄清佛教思想,统一佛教内部思想,有着深刻和意义。而且沿着龙树的中观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建立了起来,并且延续了近二千年,他对后来的社会文化和大乘佛教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