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九华山慧深法师对国土弘法无尽的贡献

九华山慧深法师对国土弘法无尽的贡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4/1/21 1:40:25

1940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慧深法师的俗名为苏茂。1982年,慧深法师到九华山出家,潜心苦修,研习佛法。拜上仁下德大和尚为师。

1982年至1983年慧深法师在南京栖霞山佛学培训班进修,回山后,先后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拜经台,慧居寺住持。1989年至今,慧深法师任旃檀林住持。现在,慧深法师担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高淳县佛教协会会长,池州市人大委,池州市政协常委,灵岩禅寺住持等职。

从1996起,慧深法师为六安市新安镇迎水村敬老院老人、残疾人缪承权及部分弱势群体提供生活援助,10多年来从未间断;2002年他牵头募捐500万元,为六安市新安镇建起九年一制新圣中小学校,解决了2000多名学生上学难问题。

慧深法师在九华山修行期间,先后组织全山寺院僧众为九华山及池州灾区捐款约300万元,并带头取消了寺院的小门票,实现了景区一票到底的目标,为九华山5A级风景区申请成功做了有益的工作。

慧深法师从2003年开始住持南京六合岩禅寺,为灵岩禅寺这一千年古刹的复建揭开了新的篇章。在慧深法师任住持期间,灵岩禅寺观音阁,山门殿等工程得以建成。而大雄宝殿及僧寮正在建设中,罗汉堂,思真阁,无梁殿及峰塔亦将陆续建设。慧深法师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范正法所作出的精进无尽的贡献,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一致好评,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九华山旃檀林:

全国重点寺院,又称“旃檀禅林”。位于九华街西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清道光时寺尚存,咸丰年间兵毁。光绪十二年(1886)定禅和尚募化重建。据传初建时,僧人伐寺后琵琶形山丘上古树,见其木质坚硬,纹络纤细,酷具异香,喻之为佛家珍品——旃檀树。谓琵琶形山丘与佛经记述的南印度牛头山(以盛产旃檀树闻名)相似,因以名寺为“旃檀林”。民国初年住持僧福星扩修,居士易国干赠额“福慧双修”。继任住持僧镇安扩建殿宇,安单接众。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第十一世班禅的成长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是一个吉祥殊胜的日子,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经“金瓶掣签”认定,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诞生了。此后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在拉萨班禅行宫雪林多吉颇章隆重举行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册立典礼。 这天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第十一世班禅。6岁的班禅活佛在众多的大人中,显得那么小,

  •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六答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禅师,然后又到河南洛阳受戒。唐景龙年中,神会又到了曹溪。他认真阅读佛教经典,但有六处感到困惑不解,于是他便去请教六祖慧能。神会的六问和六祖的六答是: 第—问:“在戒(戒律)、定(禅定)、慧(

  • 佛门的传奇人物—大兴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大兴(1894-1985),姓朱,字了维,名万全,俗名毛和。牛镇镇禅源村(原大明村)朱家岭人。生于1894年10月24日。 大兴和尚7岁时被坏人拐带外出,两年后被家人找回。民国7年(1918),随祖父朱汉臣到屯溪莲花塘学佛。不久,南北军阀混战,被招为北伐军某部号兵,历时6年。民国14年,逃到九华山

  • 马鸣菩萨与事师五十法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约二千一百年前,古印度有一位著名外道论师,他拥有超凡智慧,辩才无量,知识广博,堪称当代大智者。他曾经与其他外道进行很多激烈辩论,每一次他都得到胜利。最后没有任何外道,敢接受他的挑战。为对真理的一份执著,最后他还是向当时盛极一时的佛法作最后一战。心想一旦连佛法也击破,当世之中便无人能敌。有了这股推动力

  • 宽霖法师以佛家忍辱的精神坚持讲经弘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宽霖法师仍驻锡文殊院,先后担任知客 、监院等职务,协助老方丈道悟禅师管理寺务。1953年,老方丈道悟为他传法授记,由他接受衣钵,出任文殊院住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宽霖法师多次被批斗、殴打,戴高帽、罚劳动,受到了种种精神上的虐待。这时法师已年逾花甲,他以佛家忍辱的精神,忍受种

  • 大乘佛教创始人——龙树菩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龙树是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人,他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在小乘佛教向大乘过渡时期,他继承了佛陀的缘起思想,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种种社会思潮,对于澄清佛教思想,统一佛教内部思想,有着深刻和意义。而且沿着龙树的中观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建立了起来,并且延续了近二千年,他对后来的社会文化和大乘佛教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净慧长老修行证道,弘法济世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静慧法师(1916-2001),现代高僧大德。单字宽,俗名楼明达,小名根发,浙江象山石浦镇人。从1932年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起,从此在寺内共修持70年,任维那。 法师出生于一个虔信佛教的家庭。母亲怀他的时候,就不吃荤腥,是“胎里素”。法师小时候就深具慧根,自幼随母茹素烧香礼佛,敬信三宝,怀出世

  • 玉琳国师赞叹药师法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门。他作了一个《药师经》题语,题在《药师经》的前面,就赞叹《药师经》: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也就是说:你要修某一个法门,一定要量己量法:一个要看自己的根机;再一个看你的根机与那个法是不是相应,不要自欺欺人。 「诚能厌恶三界,坚

  • 丁福保居士:百科全书式学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丁福保(1874-1952)先生,江苏无锡人,宇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他在医学、佛学、文字学、钱币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一生中所撰写和主持编纂的关于算学、医学、佛学和文史类书刊等有两百余种,其中最有名的包括《内经通论》、《说文解字诂林》、《佛学大辞典》

  • 弘一大师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这么一个富二代:从小家财万贯;年少时风流不羁,和名妓上演一出爱恋戏码;中年时当演员、搞音乐,轻断食;晚年却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前半生浪迹燕市,厮磨金粉;后半生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度流年。李叔同的一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 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故居李宅,李家世代经商,到李叔同已经是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