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92 更新时间:2024/3/16 0:15:06

在南传巴利陶师经北传中含鞞婆陵耆经,讲述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陶师,名字叫难提波罗,住在鞞婆陵耆村。

那个时代非遥远,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来到我们这个世界,还是迦叶佛时期。难提波罗陶师对迦叶佛非常尊敬,有不坏的净信。难提波罗之所以没有出家修道,不是因为他喜爱自己做的种种陶制玩具,也不是因为哪一位美丽善良的心上人,只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是盲人,并且年事已高,需要他的照顾。

有一天,迦叶佛到村子乞食,到难提波罗家,陶师有事不在,佛问他的父母:老人家,陶师在哪里?陶师的父母回答:世尊,难提波罗有事外出了,箩中有麦饭,锅里有豆,愿世尊随意取用。迦叶佛就依照北俱卢洲的方法,取汤和饭回去。难提波罗陶师回家,知道后心生欢喜,心想:我有善利益,有大功德,迦叶如来能在我家里随意自在。陶师和他的父母都非常欢喜。

又有一天,迦叶佛到村子乞食,到难提波罗家,陶师有事不在,佛问他的父母:老人家,陶师在哪里?陶师的父母回答:世尊,难提波罗有事外出了,大锅中有米饭,小锅里有汤,愿世尊随意取用。迦叶佛就依照北俱卢洲的方法,取汤和饭回去。难提波罗陶师回家,知道后心生欢喜,心想:我有善利益,有大功德,迦叶如来能在我家里随意自在。陶师和他的父母都非常欢喜。

夏天要到了,迦叶佛有了一个新房子,因为缺少茅草还没有屋顶。难提波罗家的旧陶屋进行了修缮,房顶有新铺的茅草。迦叶佛就让侍者比丘到陶师家,把难提波罗房顶的新茅草取来,铺到佛的新房子上。陶师的父母听到有人拆他们家的屋顶,就问:是谁要破坏我们的房子?比丘就把事情告诉他们。陶师的父母说:诸位者,你们随意拿去吧,我们没有意见。难提波罗陶师回家,知道后心生欢喜,心想:我有善利益,有大功德,迦叶如来能在我家里随意自在。陶师和他的父母都非常欢喜。因为迦叶佛的威神力故,难提波罗陶师家的旧房子虽然没有了屋顶,整个夏天却没有漏雨。迦叶如来称赞难提波罗陶师“无有不忍,无有不欲,心无忧戚。”

如果你家是瓦房,好端端坐在家里,有人上房揭瓦,你是什么心情,能忍难忍吗?如果你家是楼房,楼上的正在装修,装修师傅,恰好是一位二把刀,把你家天花板打穿了,漏下水来,浇坏了你的电脑,你的无明怒火会不会一蹦三丈高,要把楼上的天花板也烧穿?

如果你没有神通能让没有屋顶的房子不漏雨,就不要揭别人家屋顶,试探别人是否会生气,否则您就会被缠满绷带,挂在医院的病床上。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病卒然寂世。他的弟子们破例保留了尸体,将其葬在熊耳山,起塔定林寺以作纪念。达摩的死,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

  • 站着入灭往生:禅宗三祖僧璨禅师的悟道因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关于三祖悟道的因缘,灯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初祖达磨传法给二祖之后,自于少林托化西归,二祖慧可于是一边随宜传法,度化众

  • 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维摩诘

  • 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观音菩萨念佛在念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

  • 世尊与燃灯佛的因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以前有个提和卫国,国王名叫灯盛,他有一位神奇的儿子,出生之时身边一切光明照彻,犹如明灯,因此被称为燃灯太子(锭光太子)。国王灯盛在临终之时将政务托付给了锭光太子,太子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根本无心政务,就将国家授与自己的弟弟,当即就出家了,直到修行圆满,证得佛果。锭光太子成佛之后号燃灯佛、普光佛、锭光

  • 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吗?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吗?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着千年僧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的传承。 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

  • 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

  • 高僧形貌丑陋却记忆超群,研习经典终名声远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晋朝的道安大师,十二岁出家,心性聪敏,遗憾的是形貌非常丑陋,不为师父所看重。在刚出家的三年中,都被驱使到田间工作。可是,他做事非常勤努,虽然辛苦,却从未有过怨言。 再经过数年,有一天,禀告师父要求看经,师父给了他一本辩意经,约有五千字。道安大师手捧着经,照常到田里工作,只利用休息的时候,翻开来阅读

  • 佛陀往昔求法因缘 为求佛法宁舍其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从定起已,为诸四众演说无上甘露妙法。时有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诸根不动听闻法要。 时诸苾刍既见大众身心寂静殷勤听法,咸皆有疑白佛言:“世尊!唯愿慈悲为断疑网;如来大师无上法王,今此座中听法诸人,何故殷勤身心不动,听闻妙法如饮甘露?” 世尊

  • 民国高僧四次燃指供佛 被尊称为“六指长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民国祗园大师,名淳镜,俗姓王,贵州普定县人。从小就不爱讲话,喜欢安静,不娶妻室,有空常常诵念法华经。当他父母亲双双过世后,便往云南鸡足山慧灯庵,顶礼月池禅师,求请出家。 清德宗光绪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春天,往云南姚州佛陀山至德禅院受出家具足比丘戒。随后发心到处参学,天下名山,都走遍了。后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