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中国为何曾把癞蛤蟆神圣化?古代蟾蜍的寓意

古代中国为何曾把癞蛤蟆神圣化?古代蟾蜍的寓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90 更新时间:2024/1/13 21:54:29

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清代宫中端午节的大戏《阐道除邪》,就收有张天师制服蛤蟆精的故事。故事中的蛤蟆精,就是蟾蜍。而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

一、蟾蜍辟兵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也就是说,汉代人捕捉蟾蜍,为的还不是蟾蜍,而是为“辟兵”,蟾蜍何以辟兵,这和古人的信仰有关。

汉人张衡《灵宪》曾交代月宫中这只蟾蜍的来历云:“羿请不死药于西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由于蟾蜍被编入嫦娥传说,于是也和不死灵丹挂上了钩,《抱朴子内篇》介绍不死灵药有五种,称“五芝”,其中“肉芝”就是“万岁蟾蜍”。据说万岁蟾蜍的神奇,来自头上的角,即“肉芝”,法力在灵芝以上,是长生不老的仙药。不仅“服之长生”,而且神奇非常:

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午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划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矢皆反还自也。

这就是《淮南子》讲到的蟾蜍辟兵的来历。

二、在中国文化中,蟾蜍曾经被神圣化。

首先,蟾蜍属于蛙类,一产多子,当然很容易成为人们生殖信仰的崇敬对象。中国上古考古的掘出来的器皿,很多带有蛙文,足以为此证明。更重要的是,蟾蜍具有冬眠的习性。对于我们人类,生命只有一次,可这满身癞斑的蟾蜍,却可以生而后死,死而后生,这实在令古代的先民倾慕和崇拜。后来又有人把这份生生死死的“神力”和天边的月亮由盈转缺又由亏而盈联系到一起。于是汉代画像石上,我们常会看到并画的日月,那太阳中站着一只三足鸟,月亮里经常伏着一只蟾蜍。月亮中的蟾蜍,和人世间的治乱关系密切。保存在日本的元弘抄本《五行大义》卷四纸背记《河图》云:“蟾蜍去月,天下大乱”。

三、刘海戏金蟾的传说。

夏在民间曾经流传过刘海戏金蟾的神话故事。相传憨厚的刘海在仙人的指点下,得到一枚金光夺日的金钱。后来刘海就用这枚金钱戏出了井里的金蟾,得到了幸福。这说明人们渴望得到它,蟾是幸福的象征。

不论是神话中的蟾,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都确确实实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为人类作了很多好事。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分大蟾蜍中华亚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脱下的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马拉松的由来 ,马拉松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马拉松的由来:世界上最长的田径项目——马拉松赛跑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为什么不是整数呢?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

  • 弼马温这个词的由来:源于一个避免马瘟的偏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西游记》里的美猴王老孙,一辈子就当过那么一回官,就是玉皇大帝在天上封给他的"弼马温",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 《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到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天上见玉帝后,"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

  • 为什么把房子主人叫房东?原来这么尊贵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我们国家古代,地理方位是是身份的标致。自古就在南比北高,东比西高。皇宫、政府衙门的建筑方位都是“坐北朝南”的。在四合院中。住在东院地位要比西院的地位要高。我们国家以前住在北京四合院的那些领导人,社会名流,他们的住房安排其实也遵从了这种规则。之所以把房东叫做房东,不叫房西,这来源于古代地主家里佣人们

  • 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西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把老师称为“西席”,现在已不多见。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中就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既然把老师处处尊为上宾,上宾之位,当然就是坐西面东的席位了。《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古人

  • 古代圣旨下达的流程:别被电视骗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圣旨是异常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死,然而,我们关心的是,那些神圣的圣旨是如何出炉的,它面世前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皇帝有了某个“灵感”,或者做出了一份决定时,他就会对身边的大臣或者太监说:“来人,拟旨。”然后他说,大臣或太监在旁边写,(

  • 历朝的国号由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七个来由。

  • 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送别,永远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和通讯滞后,送别显得伤感而又隆重,往往一别,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而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的重要仪式。古人送别要折柳,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送别风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 寺、庙、祠、观、庵 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丨寺丨《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

  • 为什么古人把到药房买药说成抓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年长一些的老人到中药房去配药,称之为“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如果是位老药工,他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几克。人常说熟能生巧,这种过硬本领是靠成年累月的抓药实践练出来的。新药工抓药,就达

  • 古代为什么把上厕所叫做出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知道,“恭”是个褒义词,无论是恭候、恭谨、恭请,还是恭贺、恭维、恭喜,都是尊敬的意思。那么,怎么把含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与具有入厕如厕之意的“出恭”一词扯到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的科举考试开始说起。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要比今天的高考更为严格。除了监考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朝中的大臣外,光从皇帝亲自巡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