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酒瓮见真情

佛教故事:酒瓮见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75 更新时间:2024/2/19 12:24:27

有一对新婚夫妇,郎才女貌,亲相爱,邻居们都非羡慕。

不久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这天,丈夫从外面办完事回到家中,为了消除疲劳,就对妻说:“爱妻,今咱俩先喝点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来。”“的,”妻子边应答边朝酒瓮走去。没想到她一打开酒瓮,只见里面有个漂亮女子的身影,气得酒也不拿了,冲到丈夫面前责问:“你这个不知羞耻的男人,把我娶到你家,怎么酒瓮里还藏女人?你说,这个野女人是哪里的?”妻子突如其来的大骂,令丈夫如坠雾中,他赶跑到后间去看个究竟。一看,大吃一惊,酒瓮里明明晃动着一个美男子的身影。丈夫气不打一处出,边走边骂:“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还想倒打一耙,酒瓮里藏着的分明是个野男人!”顿时,一对恩爱夫妻吵得不可开交,拍桌子,砸板凳,谩骂声、抽泣声惊动了左邻右舍,门口挤满了围观的人。

有位邻居觉得十分奇怪,这对夫妻平时如胶似漆,今天怎么闹翻了,于是进屋想问个究竟。这位邻居听了他们各自的诉说后,很是奇怪,就跑去看酒瓮。嘿,里面确实藏着一个跟自己模样相似的男人。他一语不发,出了屋门,把自己的所见疑惑告诉了那些急于探听的邻居。

恰巧有个比丘尼来斋,夫妻俩只顾一个劲地争吵,根本没注意到。比丘尼径自进门相劝,问为事这般吵闹。夫妻俩互相指责对方,女的说:“他偷野女人!”男的说:“她偷贼男子!”比丘尼越听越糊涂,围观者指点说:“他们家的酒瓮里装有人。”比丘尼半信半疑前去察看,果然发现酒瓮里有个尼师,她转身就走,口里念着:“罪恶!罪恶!”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行脚僧,听说有这等怪事,心头生出一疑云,他也进屋走到酒瓮旁,低头一看,原来是人在酒中的倒映。他感叹人世间居然有这样愚昧的人!随后对众人说:“你们都跟我来!”只见行脚僧端起一块石头,砸碎了酒瓮,还如此这般解释了一番。

那对夫妻听了真是无地自容,悔恨不已。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久离恐怖的佛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游化,住在摩鸠罗山。那时,佛陀身边的侍者还不是尊者阿难,而是尊者那伽波罗。 这天傍晚,天色才暗,天空飘着细雨,又有间歇的闪电,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经行。 这时,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知道佛陀在屋外经行,于是变化出一座毘琉璃宝塔,带着去拜见佛陀,以表示对佛陀的崇敬。当他见过佛

  • 佛教故事:六牙白象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舍卫国有一位长者,生了一个女儿。 奇怪的是,她刚坠地,便讲了一通令人惊讶地话:“我做了不善的事,我做了不孝的事,我做了不知羞愧的事,我做了罪恶的事,我做了忘恩负义的事。”讲到这里,又突然默不出声,众人皆不知这些话的意思。 人们看到这女孩长得十分聪明贤慧,就取名为贤。 这女孩渐渐长大后,不爱红装

  • 佛教故事: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一个位长者是侍奉国王的大臣。名叫树提伽,他的家境十分富裕,仓库里堆满了灿烂夺目的金银珠宝,粮仓充盈,华屋雄伟。他家的奴婢成群,也从来没有数清过。 有一天,树提伽家的后花园里池塘边上正晒着白毛巾,不知怎的,一阵大风吹过,把一块白毛巾吹起,那白毛巾飘飘荡荡一直飘到国王的宫殿前面。 国王正在殿

  • 佛教故事:蒲公寻鹿现普贤 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金顶的四大奇观。朝望日出,红霞满天,流光溢彩;暮看云海,堆絮积雪,银浪千层;晴见佛光,五色斑斓、虚明朗耀;夜睹圣灯,珠玑点点,灿若繁星。 金顶,亦称“普光殿”、“金殿”,座落于四川峨眉山顶峰海拔3077米高处,在峨眉山是地势最高的佛教寺院。寺内原有的古寺普光殿,供奉普

  • 佛教故事:龙树菩萨是如何成为伟大的论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公元前3世纪,南天竺有位佛教论师,他跟老师姓龙,又因为母亲是在大树下生了他,所以取名龙树。 龙树的智商很高,记忆特好。他原是婆罗门学者,后来皈依佛教,先学小乘,又转入大乘,著述等身,确立了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 其实,龙树是一个回头的浪子。传说他懂隐身术,曾伙同几个朋友偷偷地进入王宫,与那些闲居

  • 佛教故事:康熙皇帝与显通寺无字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菩萨顶脚下。 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将此寺重新扩建,因寺前有一花园,故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万历中年易名为“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又复名“大显通寺”。

  • 佛教故事:龙王不敢收法财归还原主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过去,在石宝城内有三个居士,他们是亲兄弟。这兄弟三人虔诚信佛,精于修法,又勤劳俭朴,因此,福报很大,家中财宝无数,牛马成群。 有一个婆罗门,一心想发笔横财,便去龙泉边持伊罗钵斋,希望龙王能赐给他财宝。龙王便现身在婆罗门面前,问道:“你在这儿辛辛苦苦,断除名利而持斋,究竟为了什么?” 婆罗门答道:

  • 佛教故事:“伏虎和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近代高僧广钦法师,出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自幼体弱多病,随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礼瑞芳法师披剃,法名照敬,字广钦。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寿禅寺,从妙义老和尚受具足戒。受戒之后,广钦法师决意继续潜修,携带简单衣物及十余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个岩洞作为安身之处,开始长达十余年的

  • 佛教故事:苦读《楞严》豁然开朗入奇境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近代高僧倓虚法师,与虚云法师、太虚法师合称为中国近代佛教界的“三虚”。《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倓虚法师在结束谈话时,引《楞严经》:“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下面这则故事,讲的是倓虚法师讲述自己

  • 佛教故事:空杯与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头脑中充满了无知的妄见,也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可见,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偏见、成见。南隐禅师与学者说禅的故事就生动地诠释了上述道理。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