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佛教故事: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2/19 12:24:01

从前,有一个位长者是侍奉国的大臣。名叫树提伽,他的家境十分富裕,仓库里堆满了灿烂夺目的金银珠宝,粮仓充盈,华屋雄伟。他家的奴婢成群,也从来没有数清过。

有一天,树提伽家的后花园里池塘边上正晒着白巾,不知怎的,一阵大风吹过,把一块白毛巾吹起,那白毛巾飘飘荡荡一直飘到国王的宫殿前面。

国王正在殿内同群臣商议国事,忽然发现天上飘来一条毛巾,急忙请大臣们占卜吉凶。群臣们煞有介事地到殿外去观察了一番,然后回禀国王:“这是上天赐于我们的白布。”

有的大臣说:“白布代表了洁白,代表吉祥如意。”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树提伽却站在众人的后面默默无语。国王对树提伽说:“树提伽你有什么高见?为什么一言不发?”

树提伽答道:“臣不敢欺骗大王,我认得那白布是臣家中用的毛巾,平时臣家中用的毛巾都晒在后花园的池塘边,可能是刚才遇到大风刮来的。”

又过了些日子,国王正好与群臣们在王宫花园中游玩,忽然见到一朵同车轮一样大的七色花朵从天上飘落下来,正落在国王面前,国王又让群臣占卜。

树提伽便对国王说:“大王,这是臣家中花园内凋谢的鲜花,是被风刮到这里的。”

国王感到惊奇,对树提伽说:“你家怎么有如此奇妙的东西,我要带领二十万军队到你家看看。”

树提伽便笑着说:“那就请国王跟我去吧!”

于是,国王真的带了二十万人跟树提伽到了他的家门口。二十万人浩浩荡荡从正门长驱直入,只见门内两侧侍立着三十个童子,一个个衣着华丽,眉清目秀,十分英俊。国王看到后问树提伽:“这些都是你家的孩子吧?”

树提伽笑着说:“这些都是守门童子。”

再往里走,到了中门,又看见有二十多名童女站立两旁,更是衣着华丽,一个个生得美丽端正。国王问:“这是你家的女儿吧?”

树提伽又笑着说:“她们是看阁楼的婢女。”

再往里走,进入正房,只见屋内以白银为壁,灿烂无比,地面用透明的水晶铺成,熠熠生辉,如同镜子般明亮,国王还以为是一池清水,故不敢前迈一步走进屋内。树提伽引导着国王走进屋内,只见床是黄金做的,桌椅是白玉做的,屋里挂的帐帏是用金丝织成的。

树提伽的妻子上前来给国王施礼,不禁流下眼泪来。国王奇怪地问:“你见到我为什么要流泪呢?”

树提伽忙着答道:“是国王衣服上的烟气薰的。”

国王很不高兴,说道:“平民百姓烧脂照明,大臣们点烛照明,国王燃漆照明,怎能没有烟气呢?”

树提伽说:“我家有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每到夜晚,便把它挂在堂前,整个宅院便亮如白昼,所以我们无须用火。大王是从烟火中来,当然会带有烟气。”

树提伽的堂前,有一座十二层的高楼,高耸入云。国王登上楼来,左顾右盼,城内景致尽收眼底,连王宫也在眼皮底下。下楼来到后花园小坐休息,奴婢们端来各种水果,而且一年四季的水果都有。

国王在这里流连忘返,一住竟住了一个月,整日由树提伽陪着游逛还没有走遍。大臣们劝国王该回宫处理朝政了,国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树提伽的家。临走时,树提伽给那国王带来的二十万人每人送了一辆装满金银珠宝续罗绸缎的马车。

回到宫里,国王见自己的宫殿是那般的狭小简陋,心里充满了愤愤不平。于是避开树提伽,召来群臣商议:“树提伽是我的臣子,为什么他家的房屋财产都超过王宫?我想发兵征讨他,你们以为如?”

群臣本来也很嫉妒树提伽,现在国王提出征讨他,便一致同意了国王意见。

第二天,国王就点齐了四十万人马。手执刀枪将树提伽家团团围着,呐喊着准备进攻。

树提伽家中有一个护院大力士,手执一把金杖。他力大无比,勇猛过人,守在前门口,没有一个人能冲得上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四十万军队被他挥舞的金杖打得七零八落。那大力士再施法术,使那些人都卧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这时,树提伽驾着马车从天空中飞回来,见地上爬着的都是国王的军队,便问:“你们为什么都爬在地上不起来?”

众人只好直言相告。树提伽便问道:“那你们现在愿不愿意起来?”

众人一致回答:“愿意!”

于是树提伽便用法眼巡视了众人一遍,大家才得以站起来落荒而逃。

国王很不服气,便拉着树提伽一起来见佛祖:“我是国王,树提伽是我的臣子,而他的财产,宅院都胜过我,他有何功德?”

佛祖笑眯眯地说:“你有所不知,他的功德很是大啊!从前,有个商人在路上遇到一个气息奄奄的病僧,商人把病僧背回家,给他治病,每天端端水,把家中最舒服的床给病僧睡,病僧身体好后,他又给了许多食物、银两、送他上路。今天,这位商人得到了无量的福报。这个商人就是今天的树提伽,而那个病僧就是现在的我啊!”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蒲公寻鹿现普贤 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金顶的四大奇观。朝望日出,红霞满天,流光溢彩;暮看云海,堆絮积雪,银浪千层;晴见佛光,五色斑斓、虚明朗耀;夜睹圣灯,珠玑点点,灿若繁星。 金顶,亦称“普光殿”、“金殿”,座落于四川峨眉山顶峰海拔3077米高处,在峨眉山是地势最高的佛教寺院。寺内原有的古寺普光殿,供奉普

  • 佛教故事:龙树菩萨是如何成为伟大的论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公元前3世纪,南天竺有位佛教论师,他跟老师姓龙,又因为母亲是在大树下生了他,所以取名龙树。 龙树的智商很高,记忆特好。他原是婆罗门学者,后来皈依佛教,先学小乘,又转入大乘,著述等身,确立了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 其实,龙树是一个回头的浪子。传说他懂隐身术,曾伙同几个朋友偷偷地进入王宫,与那些闲居

  • 佛教故事:康熙皇帝与显通寺无字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菩萨顶脚下。 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将此寺重新扩建,因寺前有一花园,故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万历中年易名为“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又复名“大显通寺”。

  • 佛教故事:龙王不敢收法财归还原主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过去,在石宝城内有三个居士,他们是亲兄弟。这兄弟三人虔诚信佛,精于修法,又勤劳俭朴,因此,福报很大,家中财宝无数,牛马成群。 有一个婆罗门,一心想发笔横财,便去龙泉边持伊罗钵斋,希望龙王能赐给他财宝。龙王便现身在婆罗门面前,问道:“你在这儿辛辛苦苦,断除名利而持斋,究竟为了什么?” 婆罗门答道:

  • 佛教故事:“伏虎和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近代高僧广钦法师,出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自幼体弱多病,随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礼瑞芳法师披剃,法名照敬,字广钦。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寿禅寺,从妙义老和尚受具足戒。受戒之后,广钦法师决意继续潜修,携带简单衣物及十余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个岩洞作为安身之处,开始长达十余年的

  • 佛教故事:苦读《楞严》豁然开朗入奇境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近代高僧倓虚法师,与虚云法师、太虚法师合称为中国近代佛教界的“三虚”。《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倓虚法师在结束谈话时,引《楞严经》:“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下面这则故事,讲的是倓虚法师讲述自己

  • 佛教故事:空杯与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头脑中充满了无知的妄见,也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可见,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偏见、成见。南隐禅师与学者说禅的故事就生动地诠释了上述道理。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 佛教故事: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生活中,我们都是两头鸟,心底里也埋藏着善和恶。我们经常都会徘徊在善恶的边缘,是善还是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佛本行集经》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佛陀以此告诫弟子,瞋恚即是愚行,以自己的生死来逞一时的仇快,必定走入无可挽回的境地。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迦喽

  • 念佛一声得一文钱:乞丐为何不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个人能接受佛的教导,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师说,能够死心塌地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第一等聪明人。但世间却有很多人,只因与佛无缘,不得度,实属可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

  • 佛教故事:机关算尽的渔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贪”为万恶之源,世人为了贪求财富、名声、美色……往往蒙蔽了良知与智慧,造下种种恶事,最终不免承受苦果。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不时刻照顾好自己的心,贪念就会逐渐增强,恶业日积月累,使人生愈来愈混乱黯淡,甚至不自觉地犯下大错,后悔莫及。可谓是“机关算尽巧设计,空欢一场伤自己。”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