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机关算尽的渔夫

佛教故事:机关算尽的渔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4/2/19 15:04:41

“贪”为万恶之源,世人为了贪求财富、名声、美色……往往蒙蔽了良知与智慧,造下种种恶事,最终不免承受苦果。日生活中,我们如果不时刻照顾好自己的心,贪念就会逐渐增强,恶业日积月累,使人生愈来愈混乱黯淡,甚至不自觉地犯下大错,后悔莫及。可谓是“机关算尽巧设计,空欢一场伤自己。”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鱼。

有一天,村里一位渔夫带着儿子来到与海相通的大湖边,他想这个湖既然与海相通,可能有很多鱼。他刚把钓钩扔进湖里,就勾住一个很重的东西,用力拉也拉不动,看来是钓到一条大鱼了!他非常高兴,不过又想到:“这条鱼这么大,如果把它钓起来,被别人看到,大家都跑来这里钓鱼,那么湖里的鱼很快就会被人钓完了。”

渔夫告诉儿子:“你赶快回去告诉妈妈,说爸爸钓到很大的鱼,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要妈妈想办法村里的人吵架,吸引大家去看,这样就不会有人注意我钓到大鱼。”

儿子跑回去告诉妈妈后,妈妈心想:“只是和人吵架,无法吸引所有人注意。”

于是她把树叶拿来当耳环,还用墨把眼睛周围擦得黑黑的,在村里走来走去。

一位朋友看到她,惊讶地说:“你怎么这个样子,是不是发疯了?”

她大吼大叫:“我才没有发疯!你这样侮辱我,我要抓你去村长那里,叫村长罚你钱!”

村民们看到他们拉拉扯扯吵得很厉害,就跟着到村长家,看看村长如判决。

村长听了他们的叙述,说道:“你的样子的确很奇怪,不论是谁看了都会问你是不是疯了,所以他不用受罚,该罚的是你!因为你怪模怪样又大吵大闹,扰乱村民的生活。”

另一方面,湖边的渔夫在儿子跑回去之后,用力拉钓竿想把鱼拉上来,可是拉不动,他怕再用力会把钓线拉断,便干脆脱光衣服跳进湖里抓鱼。

渔夫潜入湖里,仔细一看,原来钓钩被湖底的树枝勾住,根本不是钓到鱼!他很懊恼,伸手拨开树枝,不料钓钩反弹起来刺伤他的眼睛!他强忍剧痛爬上岸来,又湿又,但是衣服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偷走了,他只好裸身沿路回村落求救。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高僧显灵 劝止滥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上天有好生之德。自然界的弱肉强食,食物链的杀业,多是为了生存需要不可避免。而人类可以为了自己的欲望去杀生,高僧显灵劝止杀戮,是唤起我们内心的慈悯之心。当今时代,放生重在护生,以方便救护为行动,智慧放生、合理放生才是真正利人利己的菩萨行。 《北周书·儒林传》记载,卢光跟随北周皇帝到檀台山打猎,准备捕

  • 佛经中的战争与和平:一国之君自刎救国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波耶。他当政时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从不用武力,老百姓也都遵纪守法,国内太平无事。武器、监狱等全部废除了,大家丰衣足食,连天神也赞叹波耶王的善行。 邻国的国王,听说这个国家如此繁荣富足,便与大臣们商量:“那个国家如此富足,我要占领它,我一定要得到它。” 大臣及王妃们都表示

  • 佛教故事:佛陀指月启发众比丘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争论声。原来,有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株大树下,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执着: “我还是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重要。” “不对,不对!”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说道:

  •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译经大师,又是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 鸠摩罗什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名噪一时。他是龟兹人(新疆),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青年时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当上了该国的国师。龟兹王有个妹妹年方二十,才思敏

  • 佛教故事:小沙弥“三进三退” 因何心生惭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命,却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苦,真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当菩萨救度众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

  • 剧情反转:反对佛教的将军却成为峨眉山一代高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淡然大师,俗姓林,名时茂,原为东魏孝静帝时渤海王高欢部将,封镇南将军,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睦,避祸到泽州析成山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号淡然。后到南朝,梁武帝封为妙相寺副住持、普真卫法禅师,因与住持钟守净不和,晚年辗转到峨眉山中峰寺修住,并扩建中峰寺。据明清溪道人撰《禅真逸史》:淡然大师生于北魏孝文帝太

  • 佛教故事:济公智斗官二代 最后却蹲在房梁上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济公是南宋名僧,俗姓李,名心远,法名道济,台州(今浙江临海)人。他为人豪放,善良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聪敏过人,善于以巧妙手法为百姓打抱不平,老百姓把他看成是活佛、罗汉降生。济公的经历不寻常,塑像也很奇怪。在罗汉堂中,济公不大遵守“纪律”,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队伍中。如北京碧云寺中的罗汉堂,你不注

  • 春有百花秋有月:无门慧开禅师禅意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琅琅上口,最为佛弟子所爱颂。 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和尚,传记散见於《续传灯录

  •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的传说——“杨柳观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观音菩萨脱去凡胎,一路上脚踏浮云,一直飞到南海普陀落迦山紫竹林。 此处真是人间圣境,不同凡俗。四周长满奇花异草,开满白莲花的池塘飘出缕缕清香。紫林中有一座莲台,观音菩萨便趺坐上莲台,这一天正好是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和龙女、善财童子居于紫竹林中。 一天,观音菩萨听说中州地区民风很不好,下层民众愚昧

  • 佛教故事:你以为只是救了一只小鸟?也许你在救自己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道家曰天道好生、天人合一。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被放生的生灵知恩图报的事例举不胜数,下面这则就是讲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