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善恶供养报应不同的故事

佛教故事:善恶供养报应不同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2/19 5:50:48

从前,有一位跋脚的修行人。他身残志坚,精进修持,克服行脚的困难,到处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他日日夜夜,劳碌奔波。善良的百姓看到他为法忘躯的身影,都暗自落泪,感动得众生都树立了坚定的信仰。

有一家人,信奉佛法。家中主人善根深厚,慈悲心广。他见修行人长期艰难奔走,心生悲悯,恭敬地求修行人接受他一年的供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修行人夜以继日地诵经说法,开众人的心扉。这家主人则每天准备了可口的饭菜供养修行人。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修行人要辞别主人,去他方游历、结缘。主人修行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主人送他时,深情地说:“师父您一路要多保重啊!您在我家一年,我们深受您的教化,从迷茫走解脱,从愚痴走向智慧之路。师父腿脚不便,如有困难,您可再回来,我们继续供养着您!”

修行人听了非的感动。等修行人离去不久,主人回到家中,竟在床下发现无数金银。主人因此成了大富人。

这家的邻居是一个贪婪、凶狠的人,他从来不听经闻法,有僧人化缘,他总是恶声恶气地驱赶,并关紧大门。此人一见那主人家暴富,又嫉妒,又羡慕,忙问那主人致富的方法。

主人便以实言相告。这个邻居便起了发财的美梦。

这个邻居便到外村四处去寻找跋脚的修行人,也想供养一年后得到无数的金银。但是,找了好长时间,也找不到一个跋脚的人。在路上,他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修行人,但修行人四肢完整,身体健康。他把修行人骗到家里,然后把修行人的一条腿打断了。修行人不知道这家主人为什么要打断他的腿,但他还是忍着剧痛和流血的折磨,给他讲道理,但他根本不是要听修行人说法,而是一心想求财,所以修行人讲的道理,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装腔作势地把断了腿的修行人供养起来。

但供养了没几天,他就不耐烦了,便把残疾的修行人赶出了家门。赶走了修行人,他满心欢喜,心想:“这下我可要发财了!”

他急忙搬开床铺,突然大吃一惊,只见床底下窜出来许多毒蛇和蝎子,来咬他的全家和老小。当即腿脚发软,扑倒在地。这个恶习人当场被毒蛇蝎子咬死了。

善恶之果,真实不爽,如影随形。得金银的主人供养修行人,其心地光明,诚心实意,有慈悲喜舍之心,所得果报吉祥如意;而那恶习邻居居心不良,为谋钱财而残害他人,终至死于蛇蝎之口,死后还堕入地狱。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只出家一天 会得到多少福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毗舍离城中,有一位王子,名叫勇军,他生性浪漫,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全城的人,没有不知他的为人的。 有一天,佛陀忽然叫阿难到面前说道:“阿难!你知道勇军王子的为人吗?” “佛陀!我知道勇军王子是个贪求五欲的人。” “阿难!纵欲的人,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 “佛陀!像勇军王子这样的人,死后一定堕

  • 佛教故事:名字与福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我的法友,名字只是一种符号,仅想从名字上得到吉祥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希望你用原来的名字,不要随便改。”

  • 佛教故事:维摩诘居士妙入不二法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维摩诘大士在毗耶离城“示疾”,释迦牟尼派出以文殊菩萨为首的慰问团前往探病。 维摩诘请菩萨们说说各人对“不二法门”的看法,其中有法自在等三十一位菩萨都先列举“二”的对立概念,如生与灭、善与不善、罪与福、为与无为、我与无我、明与无明等,认为消灭这些对立面(二),就可入“不二法门”。 他们“合二见为

  •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雨季安居期了。 这一年,竹林村地区正逢饥馑,粮食匮乏,不容易乞食,所以佛陀要求大家分散到各地去安居:有的回

  • 佛教故事:谁说磨砖成镜不行?请看怀让禅师的实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门下的两大高足之一,后来在湖南南岳山般若寺当住持。当时26岁的道一在山中的一个草庵里天天坐禅,闭门不出。怀让看这和尚专心向道的精神实在可嘉,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出家人。但不知他的功夫是否得当,就去敲门看看,敲得振耳欲聋,好不容易把他请了出来。 怀让一见道一就问:“你这么一味枯坐,不

  • 佛教故事:你还在等什么?这又是一个结善缘得善果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波斯匿王是个贤明的国王,也是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善光。善光不仅长得十分端庄,身上还自然散发出柔和的光明,而且聪明柔顺、智慧过人,因此皇宫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而波斯匿王夫妇更是对善光疼爱有加,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国事,正与善光公主话家

  • 佛教故事:大意舀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个国家,国名叫欢乐无忧。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居士,名叫摩诃檀,他的妻子名叫旃陀。 这一年,旃陀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端庄英俊,举世无双。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发誓道:“我要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对于那些贫穷孤苦的人,我要保护救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安乐舒适。” 父母见这孩子有如此大的志愿,便

  • 佛教故事:禅宗四祖点化法融法师初创“牛头禅”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初唐贞观年间,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把衣钵传给弘忍后,远看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上气象不凡,知道山中有高人,就亲自去探访个究竟。 道信来到牛头山幽栖寺,问一名寺僧:“这里有修道人吗?” 寺僧反问:“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人?” 道信再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修道人呢?”寺僧无言以对。 旁边另一名僧人

  • 佛教故事:悭贪的最胜长老是如何被佛陀点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他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不管任何人,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为了防止盗贼,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同时,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笼覆盖屋顶,来防止鼠类或飞鸟的入侵。 佛陀观察最胜长者一段时间后,这一天,嘱咐阿难前往度化。阿难立刻至长者

  • 佛教故事:法海创建的金山寺竟还有这些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提起金山寺,人们自然会想起水漫金山的故事。恰有巧合,历史上确有法海其人,而且他还是金山寺的创建者。 据史料记载,法海的父亲名叫裴休,唐宣宗大中年间任丞相之职。裴家书香传续,世代簪缨,乃三晋时期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故而时常高朋满座,贵客盈门。 法海出生时,毛发稀少,父母爱怜不已,便给他取名叫“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