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人物:通微真人蒲察道渊

道教人物:通微真人蒲察道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11 更新时间:2024/2/17 10:23:37

蒲察道渊(1152~1204)号通微子,上京(今吉林白城)人,其祖以金朝开国佐命功封袭千户,遂为燕都巨室。少年慕道,逃婚漯阳南山。后因父母辞世,随舅父入居长安。舅父任职京兆府,再度为他择偶,他“自洁其形”(阉割)而后免。据《通微真人蒲察尊师道仙碑》载:大定二十一年(1181),蒲察道渊到西安后,清明时游兴庆池,遇女冠镏琼,她打听长春所在。镏琼告诉他:“吾师今隐陇山,翌日径往参谒”。当蒲察将到的时候,邱长春真人对毕知说,“有自燕都来受教者”。其遂成为邱处机留居关中的得力弟子。

七年后,长春真人去终南山主持祖庭重阳宫,其相伴。师徒途经湃阳,对城南石门胜景萌生兴趣,遂在石门北乞地数亩,建庙曰“全真堂”,并留其主持堂事,再不远游。

邱处机祖师对蒲察道渊颇为器重,东归时对于善庆说:“人需友以成,友不可不择,蒲察道渊者,心存至道,是人必能辅成尔业”。于善庆遂于蒲察为友。明昌二年(1191),于善庆奉邱处机命至汧阳(今陕西千阳县),与蒲察道渊共居全真堂,结为方外之友。不久,于善庆又隐于吴岳东南峰,二人亦时常往来。明昌六年(1195),金廷禁罢全真道,关中及中原各地不少道流纷纷寻往汧阳,投蒲察道渊之门。承安三年(1198)汧阳县民集资向礼部申买观额,改全真堂为玉清观,由此扩为一处大型宫观。金末正大年间,玉清观被兵火焚毁。元太宗十年(1238),于善庆住持终南祖庭重阳宫,主领陕右教事,遣重阳宫讲师冯道真(号圆明)及道士高道宽(后住持重阳宫)、魏道阳赴汧阳重建玉清观并升为宫。在陇州元帅姬德通的扶持下,历23年之久,玉清宫重建完成。据《有元重修玉清万寿宫碑》形容:“题节山层,丹艧翚飞,林林百楹,如峙如立”,可见规模之宏伟。

金泰四年(1204),道渊逝,享年53岁,葬于天池(今千阳县东河沟)。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人物: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吴筠(?——778年),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道教名士,也是道门中文学创作最丰富的作家之一。对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少,并且一些问题有待商榷。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其生平问题,略作考述。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吴筠传》云:“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权德

  • 道教人物:全真清静派开祖——孙不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洛阳,是中国道教女丹的发祥地,初有西晋魏华 存的《黄庭经》,中有唐代玉真公主(时住河南阳台观)的《琼宫五帝内思上法》,后有金代的《孙不二元君法语》。 孙不二自入道起,经过七年勤持修炼, 终于功圆道成,后到洛阳继续修持传道,并开道教全真清静派。 一 马家建立全真庵 只把恩师当友人 孙不二,号清静

  • 道教人物:唐代道士孙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代道士,生平不详,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奉唐玄宗之命到崂山采炼仙药。孙昙之事史无记载,惟在崂山摩崖刻石记有。一处刻石在招风岭前明道观之南石壁上,有线刻菩萨像,其旁镌“敕孙昙采药山房”,此处旧名“柴房”,孙昙曾在此筑庐居住。另一处是刻有69个字的成篇刻石,可惜经过1000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漫漶不

  • 道教人物:玄静先生——李含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己数百年之久 ,到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 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光 耀于世,后又有传人。 李含光,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其二十一代祖李弘,

  • 道教人物:丘处机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

  • 道教人物:唐末五代著名道士真一子彭晓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彭晓(?~954)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 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少好修炼,与击竹子何五云善。五代后蜀时,明经登第,迁金堂令。 据传遇异人得丹诀,修炼于县内飞鹤山,自称“昌利化(二十四治之一)飞鹤山真一子 ”。常以篆符为人治病,号铁扇符。能长啸,为鸾凤声。蜀主孟昶屡召,问以长生久视 之道

  • 道教人物:道门论辩家——李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盛唐道士中,以独特的入世观点著书立说,警戒世人的只有李筌 一人而己。李筌由仕入道,坎坷异常,体世深刻,洞察时事,思辩敏锐,著书立说,立意新 ,措辞奇,尤其是以人定胜天的天道观著称于世,下开中唐柳宗元、刘禹锡天论观的先河, 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贡献。 一 嵩山岩洞得《阴符》 骊山老母说

  • 道教人物:龙门派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赵道坚(1163-1211),原名赵九古,道号虚静子,人称虚静先生。他是金末蒙元时期全真道的重要人物,生前曾是丘处机最器重的弟子,逝世后被龙门派尊奉为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出生于世宦家庭,父亲为淄州(今山东淄博)太守,后改同知平凉(今甘肃平凉),举家随迁。赵道坚小时天资澹静,风清骨奇,喜欢参悟道家经典

  • 对道教斋醮科仪资料整理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道士张万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万福为唐代著名道士,活动年代约当唐 玄宗在位时(712~755)。据道士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称,张万福在玄宗时 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分参加编撰《一切道经音义》。张在其辑录的道教斋仪中多自署“ 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弟子清都观张万福” 。其《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 道教人物:弘扬道教南岳天台派的闾丘方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闾丘方远(?~902)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岁,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复诣仙都山隐真岩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据称得真文秘诀。方远在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