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人物:唐代道士孙昙

道教人物:唐代道士孙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4/2/17 10:23:29

唐代道士,生平不详,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奉唐玄宗之命到崂山采炼仙药。孙昙之事史无记载,惟在崂山摩崖刻石记有。一处刻石在招风岭前明道观之南石壁上,有线刻菩萨像,其旁镌“敕孙昙采药山房”,此处旧名“柴房”,孙昙在此筑庐居住。另一处是刻有69个字的成篇刻石,可惜经过1000年的风雨剥蚀已漫漶不清,据清代记载尚可辨认37字,其大意是:唐天宝二年三月六日,奉命采仙药的孙昙在崂山发现了仙药,遣人报告,等待回音。

据《崂山地名志》记载,远在唐朝天宝二年(743),这里就有过“建筑物”,但肯定不是真正的道观,而是孙昙在崂山采药炼丹的山房,实际为一座草堂。在明道观西南涧水的东侧有一方大石,刻有“敕孙昙采仙药山房”8个大字观音菩萨像,旁边镌有“天宝二年敕采药孙昙”等字。由此处西30米处有一块巨石,刻有一篇60余字的碑,记载孙昙来崂山采药,因年代久远,刻石被风化剥蚀,文字已经难以全部辨认了,所能依稀辨识的只有“大唐天宝二年三月初六日奉敕采仙药孙昙以俟来命”字样。这些刻石是孙昙的弟子们后来镌刻的,足以证明早在1200多年前,这里便有来崂山采药炼丹的方士居住过。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人物:玄静先生——李含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己数百年之久 ,到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 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光 耀于世,后又有传人。 李含光,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其二十一代祖李弘,

  • 道教人物:丘处机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

  • 道教人物:唐末五代著名道士真一子彭晓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彭晓(?~954)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 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少好修炼,与击竹子何五云善。五代后蜀时,明经登第,迁金堂令。 据传遇异人得丹诀,修炼于县内飞鹤山,自称“昌利化(二十四治之一)飞鹤山真一子 ”。常以篆符为人治病,号铁扇符。能长啸,为鸾凤声。蜀主孟昶屡召,问以长生久视 之道

  • 道教人物:道门论辩家——李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盛唐道士中,以独特的入世观点著书立说,警戒世人的只有李筌 一人而己。李筌由仕入道,坎坷异常,体世深刻,洞察时事,思辩敏锐,著书立说,立意新 ,措辞奇,尤其是以人定胜天的天道观著称于世,下开中唐柳宗元、刘禹锡天论观的先河, 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贡献。 一 嵩山岩洞得《阴符》 骊山老母说

  • 道教人物:龙门派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赵道坚(1163-1211),原名赵九古,道号虚静子,人称虚静先生。他是金末蒙元时期全真道的重要人物,生前曾是丘处机最器重的弟子,逝世后被龙门派尊奉为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出生于世宦家庭,父亲为淄州(今山东淄博)太守,后改同知平凉(今甘肃平凉),举家随迁。赵道坚小时天资澹静,风清骨奇,喜欢参悟道家经典

  • 对道教斋醮科仪资料整理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道士张万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万福为唐代著名道士,活动年代约当唐 玄宗在位时(712~755)。据道士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称,张万福在玄宗时 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分参加编撰《一切道经音义》。张在其辑录的道教斋仪中多自署“ 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弟子清都观张万福” 。其《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 道教人物:弘扬道教南岳天台派的闾丘方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闾丘方远(?~902)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岁,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复诣仙都山隐真岩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据称得真文秘诀。方远在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

  • 道教人物:宋代丹道大师李简易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李简易,号玉溪子,南宋时南宁袁州(江西宜春)人。幼习儒业,不遂志,于道佛经典,星算医卜,靡不究心。尤爱金丹诀,遂参访江湖,曾两遇纯阳真人,后又遇刘海蟾蓝养素授。著《玉溪子丹经指要》三卷(见《道藏·玉溪子丹经指要序》)。 李简易自序 仆家宜春郡城之东,远祖朝议观,休官修道,自号王溪叟( 今大族不称

  • 道教人物:内丹学家——朗然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内外丹,自东汉以降,都有修炼,至唐代,外丹炼制己达高峰 ,不过几位唐帝服食暴亡之后,外丹大受其挫。道教学者始转重内丹,唐末以来,内丹大成 者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他们都有著作传世,下开宋、金道教内丹学派。 朗 然子承继内丹,在洛阳通充观修炼大成,有《悟真诗》三十首传世。至金大定年间“七

  • 道教人物: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善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于善庆,即于志道(1166—1250),字伯祥,道号洞真子。于善庆少不茹荤,长通经史。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马丹阳自终南归宁海,居金莲堂,于善庆投其门下,其父母与姊亦随之入道。马丹阳去世后,刘处玄、王处一令于善庆入关中寻访丘处机。于善庆先至终南祖庭拜见李灵阳,继遵其嘱往平凉参见崔羊头,后赴陇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