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苦命女念佛往生的故事

佛教故事:苦命女念佛往生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79 更新时间:2024/1/24 6:43:31

事情发生在广东陆丰市甲镇的一个贫寒家庭,苦命女孩名叫佩,今年15岁。她5岁的那年,在一次玩耍中不幸被火药烧伤。整个右臂、右半身全部被深度烧伤,下巴烧烂,与胸部粘连,面部严重变形,可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样子十分可怕,非可怜。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当时的治疗也只是简单处理了事。今年6月,阿佩病情复发,原来烧伤的整个创口几乎全部出现溃烂,脓血不断渗出,疼痛难忍,并不断散发出臭味,恶臭难闻,几乎没有什么人敢靠近她。加上家境凄凉,父母离异,家中只有她、母亲三个未懂事的小弟妹。没有房子,全家只能租住在肉菜市场内一间又暗又窄的杂间破屋里。每天仅依靠母亲卖猪肉赚点小钱糊口,根本无法再行治疗,也无人料理。

后来,病情加重,阿佩身体明显出现衰竭,奄奄一息,每天躺在床上呻吟,浑身如遭千刀刺割之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期间,阿佩还经常经历各种幻觉,一闭上眼睛,就感觉有很多恶鬼拿刀在割她的伤口,或扼她的咽喉,不让她吃饭,或抓她手脚,不让其走动,非常恐怖。阿佩日日夜夜难得睡个觉,整个身心充满痛苦、恐怖、孤独、愤恨和悲哀,仿佛整个世界的所有痛苦都全部聚集在她的身心之中。可谓内外交煎,人间地狱,苦海无边……

7月初,镇内有几位莲友去看她,对她十分关怀。阿佩很感激,一心希望莲友们能帮助她寻医治疗,吵要求带她去医院。莲友们请了医生去看她,医生认为只有广州大医院才能处理,费用可能要几十万,且必须在二三天内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很快导致败血症、衰竭等而死亡。鉴于时间和费用的种种困难,莲友们无法在治疗上对她进行帮助,只有以至诚心依靠佛力,求佛菩萨慈悲加被了。

莲友们以慈悲之心每天给阿佩以无私的关怀,对她进行种种安慰和开导。劝导阿佩消除愤恨心,对失职的父亲及平时对她歧视的一切人,都不要生起怨恨之心。劝导阿佩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友们将念佛能解除一切身心痛苦,能灭罪增福,能感佛引,往生极乐世界等等的好处,以及极乐世界环境的美妙、庄严,深入浅出地劝导她。莲友们用多种方便,巧妙地为她讲述因果报应的道理,讲明阿佩现世从家庭到身体、到心灵等之所以遭受这么深重的苦难,是前生累世所造的伤害众生等恶业所致。被烧伤、遭人鄙视、遭受贫困、感觉恶鬼伤害或索命,点点滴滴都是因果报应,果报现前,故必须生起忏悔之心。莲友们教阿佩读诵忏悔,巧妙地引导阿佩发菩提心,放下世间的一切执着,生起慈悲心,恳切念佛,求佛救度一切怨亲债,乃至一切受苦众生,并发愿同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藏传佛教里的度母佛母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西藏,有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女神,她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崇拜。无论僧俗,都虔诚地供奉着她的神像。人们呼唤着她的名号,念诵着六字真言“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观想着她那仁慈美好的形象,虔敬地向她顶礼膜拜。困厄灾患中,人们向她呼救;痛苦忧伤时,人们对她倾诉;

  • 唐朝佛教故事:禅者的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所谓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佛教的四禅八定(佛陀从古印度喜马拉雅山下的其他学派学来并汇总而成的);中国的禅宗(把中国禅法融入了佛教修行);道家闭关(旨在运气打通经脉);印度各路瑜伽(最早形成系统明确

  • 佛经故事:心无染者名为少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 佛教故事:玄琬和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穆。这些人中,有身穿黄袍的太子,有头戴王冠的众王爷。另外一些人,却是平时一般不会露面的,这些人身着艳丽的绸缎,头上顶着凤冠,一个个国色天香,远远看去,令人眼花缭乱。不用问,这是皇帝的众嫔妃们

  •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南朝至宋朝的佛学热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

  • 佛法中常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说话、走路,做什么都看不惯,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缘吧。特别提醒大众在修行过程中,当自己遭受违缘时,应该转为道用;当别人遭受违缘时,应该观悲愍心,千万不要幸灾乐祸,这一念心会给自己将来修行接下新的违缘。在生活中学佛者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佛学领悟: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领悟,就是体会,解悟。在艺术中,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在外国曾经有一个叫松寺的寺院,这个松寺的规模可不小,光僧人就有一百多个,松寺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因为寺里

  • 佛法里所说的“我见”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见”,是佛法里的一种状态。又称“身见”。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又称“身见”。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从佛法三乘菩提共通的内涵来看,可以看见

  • 弘一大师的故事:节俭惜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2016年(一九三九)旧历九月二十日,是弘一法师满六十岁诞辰,佛学书局,因为我是他的老友,嘱写此文字以为纪念,我就把他的出家的经过加以追叙。他是三十九岁那年夏间披剃的,到现在已整整过了二十一年的僧侣生活。 弘一大师的节俭惜福 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的律宗大师,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

  • 佛学说:印光大师痛斥男带观音女带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男戴观音女戴佛”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祈愿,一种民间的风俗。意思就是男性多属阳,需要观音的慈悲形象去柔化男性的戾气和刚硬,女戴笑佛,笑佛大肚容天下,让女性更懂得包容,不要斤斤计较。 又解:男戴观音,女戴佛,念白了就是:男带官印,女带福。男的官运亨通,自然前途无量,女的福如东海,自然衣食无忧。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