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真实的张三丰是哪个朝代的 张三丰最早出现在哪部书?

真实的张三丰是哪个朝代的 张三丰最早出现在哪部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00 更新时间:2024/2/21 23:24:49

在编剧的笔下,张三丰的形象跃然于荧屏之上。剧情不同,对张三丰的刻画也不相同。

电视剧《少年张三丰》是2002年播出的电视剧,由张卫健、苏有朋、林心如等人主演,在这部电视剧中,张三丰一角由张卫健饰演,主要突出的是张三丰年轻时的人生轨迹。张卫健刻画的张三丰机智聪明,充满幽默感,在爱情、友情和阴谋中,张三丰很快地走向成熟。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武当山上创立了武当派,成为一代武林大师。

关于张三丰的历史记载:

《清·地方志·岷州志》载:“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1333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别号葆和容忍。张良之后。”

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是道家内丹祖师和道家拳术祖师。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清代大儒朱仕丰评价张三丰说,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张三丰最早出现在哪部书里呢?

张三丰最早出现在《明史》一书中,《明史》中有篇《方伎传》讲述了张三丰的基本故事。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张三丰原名叫张全一,又或张君宝,三丰是他的字号。

因为张三丰对外表丝毫不在乎,穿着尤为随便,所以世人又称他为张邋遢。在《方伎传》中还描述了他的外貌情况,张三丰身材很修长,背影很伟岸,有着大大的耳朵和圆圆的眼睛,胡须长而硬。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张三丰总是穿着一件衣服,吃饭的时候,一斗米很快地就吃光了。或者,几天才吃一顿,又或者几个月不吃饭都可以。张三丰有很好的记忆力,看过了很多东西都过目不忘,他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有时候一天都能走上千里。喜欢和别人谈论道法,说起来的时候很投入,仿佛旁边没有别人似的。张三丰曾经去过武当山,他对别人说,这座山峰以后一定很兴旺。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知道了张三丰的事迹,便派遣下属来找寻张三丰的踪迹,但是没有找到张三丰本人。后来,听说张三丰在宝鸡的金台观生活。有一天,张三丰说自己快死了,留下了一些作品留念。当地的人们将张三丰的尸体进行了入殓埋葬。刚埋下棺材,人们听见棺材里面发出了声音,原来张三丰又复活了。后来,张三丰到了四川一带游历,过后又回到了武当,他的足迹遍布湖北、江南一带。明成祖上台后,派遣了很多人寻找张三丰的下落,花费了数年,都没有遇到。于是,命令张信等人,雇佣了三十万劳力在武当修建了宫殿,花费了上百万白银。修建完成后,改名为太和太岳山。

后来,明英宗给张三丰赐号为“通微显化真人”。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游神折花》紫阳真人张伯端的道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神游折花,神话传说。神游折花张伯端,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是北宋的一位高道。他八十岁时,在成都遇青城丈人传给内丹秘诀,方才悟入真道,炼功积久,于是达到玄妙境界。 张伯端,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是北宋的一位高道。他八十岁时,在成都遇青城丈人传给内丹秘诀,方才悟入真道,炼功积久,于是达到玄妙境界。

  • 道教创始人是谁?道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

  • 道教文化:以泥丸神为核心的道教”身神”体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修炼术自成体系,各擅胜场,对学习道教修炼的人来说,今人的心智状态可能没多少进步,仍和道教创立初期所面向的那些没文化教友一样,内心希望获得一个至简至易的方法,将病痛、苦难、担忧、恐惧等等去除。道教存思术、诵经术因其简单易行,又具有神秘色彩、宗教韵味,更因为一旦坚持修炼这类道术并有所成时,神秘体验

  • 老子认为何为道?何为道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在某种规则下运行繁衍,这种规则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万物的根本,也是永恒不变的。他认为万物可在道的角度上向反方向转化,认为有无 ,难易,福祸都可相互转化。并提出弱者道之用,说明道可以顺应利用。需要指出的是道作为最玄妙的至理,只能进行感悟而不能把它抽象具体化。因为道无所不包,你对道的形容

  • 道教故事之《游神折花》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伯端,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是北宋的一位高道。他八十岁时,在成都遇青城丈人传给内丹秘诀,方才悟入真道,炼功积久,于是达到玄妙境界。他的朋友中,有一位是禅宗僧人,坐禅很有能耐,入定时可以出神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游历。一天张伯端对和尚说:“禅师,今天能一起到远方游玩么?”和尚说:“行。”张伯端又说:“去

  • 道教:太乙救苦天尊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

  • 道教的介绍:道教的宗教意义 道教的魂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的宗教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便是解释人的生命从何而来?人死亡之后又将何去何从?因此,灵魂的观念存在于许多的宗教思想中,所谓的灵魂係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人有着主宰的作用,灵魂亦可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与民族来说,各自有其对于灵魂不

  • 道教故事:陈抟老祖的睡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陈抟,字图南,生于唐末。五代时,天下大乱,陈抟隐居于武当山,修炼神仙炼气之术。曾跟四川道士何昌一学习“锁鼻术”—即不让气从口鼻进出的高深气功术,所以精于睡功,睡下去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有时甚至熟三年。后来隐于华山,常和关西逸人吕洞宾等来往。陈抟虽然隐居,但也关心世事。五代时,朝代更替有如走马灯,每一

  • 道教故事:丘处机昆嵛山寻师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位于文登市境内的昆崙山,又名姑余山,俗有 “仙山之祖”的美称。按《仙经》云:姑余山因麻姑曾于此山修道升天,有余址尚存,因以得名。所以人们都说昆崙山是神仙聚会的地方。究竟此山如何美丽,仙气如何盛旺,十九岁的邱处机暗暗下了决心,非去不可。 公元1167年秋天,他告别故乡,奔宁海而来了。一路上,人们告诉

  • 道教故事:黄帝问道广成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崆峒驾鹤游,鼎湖乘龙去。”这是悬挂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管理所翰谱堂的一副书联。寥寥十个字,却含容着一篇黄帝问道广成子,得道后乘龙上天的动人神话故事。 远古仙人广成子驾玄鹤来到崆峒山,只见林木葱茏,幽谷滴翠,泾河与胭脂河如两条素练环山而流,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便想住下来养神化气。但美中不足的是,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