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故事:王重阳害风创教

道教故事:王重阳害风创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71 更新时间:2024/2/2 6:41:24

金朝有位中孚,原是陕西咸阳人,老家在刘蒋村。中孚长大后相貌雄伟,曾中过武举。到了四十七岁那年,喟然长叹说:“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到四十岁外物不能动其心,我现在已过了四十,还只知道吞腥腐之物,穿紫绶官服计较财利,不是太愚蠢了吗?”

便辞去官职,离弃妻儿,拂袖离家云游访道。四十八岁这年,来到甘河镇,经过一家屠夫门前,正好有自己嗜吃的肉食,便大吃起来。忽然从南面飘然走来两位道士,那神态,像是久处烟霞隐居逍遥的,而精神饱满又像直冲霄汉。中孚一见,不由惊异地站起,迎上前去,恭敬地将他们请进来。两位道士和他谈的,尽是些仙家话头,王中孚听后如醉初醒,一时大悟。道士于是秘密传授他修仙真诀,又将

他名字改为“嚞”,道号重阳子。这些都做完,道士又遥指东方,问王重阳:“你看到什么了?”王重阳说:“见到七朵金莲结子。”道士笑道:“还有万朵玉莲吐芳呢。”说完,便不见了。

王重阳从此更加不拘形迹,常常在市井间乞食,平时穿短裙破草衣,拿着残破的饭瓢,夜里便睡在冰雪地里。一年后,忽然又遇上个道士,一起露宿在月光下。道士说:“我住在西北大山中,那儿有个人善于演讲仙经,尤其精通《阴符经》、《道德经》。你平时既喜欢这二经,不跟着我去听他讲讲。”王重阳犹豫着一时没有下定决心,道士忽然站起来将拄杖往空中一抛,乘风飞去。王重阳在附近寻找,却是杳无踪迹,不由茫茫然如同失掉了什么。过了些日子,到了中秋,他经过醴泉县,又遇见那位道士,急忙迎上去致敬,邀请他一起喝酒。王重阳问道士家乡在何处,答道:“蒲板永乐镇。(即吕洞宾家乡,此暗指道士即吕洞宾。)”又问多大年纪,回答说:“春秋二十二.”再问姓氏,就默不答应,只店家借过纸笔,写下五篇秘诀,让王重阳仔细阅读。读了几遍,才懂得其中玄妙的道理。道士说声“天机不可泄漏”,便让他将秘诀投入火中烧掉。然后对他说:“赶快往东海,丘刘潭中有一匹骏马,可以去捉来.”说完,便不知去向。

王重阳遇道士后,回转老家刘蒋村,搭起座茅庵,题名为“活死人墓”,在墓上立张纸牌,上书“王害风灵位”。害风,便是疯子,从此人们都以“害风”称王重阳。

一天,王重阳提着一壶酒,站在路边,走来一位道士叫他说:“害风害风,拿酒来喝。”王重阳应声将酒递过去。道士一饮而尽,然后让王重阳拿着空壶到甘河中汲水。水汲来,道士又让王重阳自饮,一饮之下,觉得味道极佳,真是仙酒哩。道士告诉他说:“我就是海蟾公。”说完,便失了踪影。王重阳从此不再饮酒,只喝水,脸上却

常有醉容。为此他还作了首词,说道:“也害风,饮水知多少,因此通玄妙。”一天,王重阳忽然一把火烧了茅庵,邻居赶来救火,他却在一旁舞蹈起来。别人间他什么缘故,回答说:“三年之后,别有人修。”

这王重阳疯疯癫癫,离了老家,依道士所嘱,向东海进发。一直跑到山东,收了马珏以及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几个徒弟,应了“丘刘潭(谭)中有一匹骏马可以收之”的预言。以后又收了王处一、郝大通及马珏原配夫人孙不二,加起来共是七个徒弟,应了“七朵金莲结子”的预言,后人称“全真七子”。这样,王害风王重阳便创立了一个大道派,叫全真教,元以后传播极广,真的是“万朵玉莲吐芳”了,不过那是在王重阳身后的事了。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故事:王灵官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进入道教宫观,迎面第一躯神像便是护法神王灵官。这王灵官,三只眼,面赤须紫,身披金甲,手持铜鞭高高举起,似乎即将俯身出击,端的狞恶威猛,道门中称他为灵官王元帅。他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话说北宋末年,有个道士萨守坚,原是山西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曾因机缘凑巧,得到当时最有名的高道林灵噩、王文

  • 道教故事:张继先盐池收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山西解州盐池水溢,采盐不成,盐税收不上来,地方官忙急报朝廷。徽宗听报,便询问道士徐神翁,徐回答说:“这是孽蛟作怪,必须请张天师来收妖。”徽宗便派人赴江西龙虎山,礼聘张师来京。 且说这一代天师,正值第三十代,名叫张继先。幼年时,人就称为真仙,九岁嗣位为天师,应诏来到京师时

  • 道教故事:谢自然求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谢自然,唐朝四川某地的道姑。幼年就入了道门,师父给她看各种仙经,初读时便觉熟悉,看第二遍便能背下来。四十岁时不辞辛苦,周游各处洞天福地,求拜一明师学成道业。听人说,天台山有位司马承祯,住在玉霄峰,是超凡脱俗的高道,于是去拜求他收自己为徒弟。拜师后,谢自然在山野间居住,只是每天砍柴为承祯做饭。承祯惊讶

  • 道教故事:一马定华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马定华山是宋代以后妇孺皆知的陈抟巧弈赵匡胤的故事,这段脍炙人口的仙话,伴随这座名山一直流传下来。 西岳华山奇峰高耸,山势险要,山上有座供奉西岳大帝的古庙,不远处有一个仙洞,称之为“希夷洞”,洞中住着一位修道的仙翁,名叫陈抟,道号“希夷先生”,人们常称为‘陈抟老祖。 这一天,一位小道童奉陈抟老祖

  • 道教故事:灵山道士尖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胡昭公在灵山迷仙坛得“无字天书”后,为民治病,真个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多少久病不愈者,沉疴而立,得其救者都在家中为他立起了长生牌位,以表救命之恩。因此名声越来越大,流传越来越远。有一天,随从道童下山为病者送药,回山后对师父说:“山下贴了皇榜,说皇上的亲娘得眼疾而失明,朝中御医束手无策,故张榜遍求神

  • 道教故事:道教女仙碧罗仙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碧罗仙姑是道教的一位女仙。她的成道故事广为流传,在南方及港澳地区有一定的信仰。 碧罗仙姑,姓黄名咏冰,字洁坤,陕西省西安府咸阳县人。她的父母到晚年六十岁时,身边还一直无子息,非常着急,并常去咸阳郊区的纯阳吕祖观祈祷求子,以继香火。其父母不分时日,一天也不间断地去吕祖观中祈求生儿育女,实是虔诚。终于

  • 道教故事:邋遢道人的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三丰,明代道人。名全一,或名君宝,号元元子。因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史书上说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裁,寒暑只有一衲一蓑。张三丰曾游栖于武当山,明太祖、明成祖屡次遣使求之,均不遇。英宗时,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有关他的传说民间很多,现录一二于下: 一日,张三

  • 道教故事:老君点化六诏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代,在云南省大理洱海地区有六个诏,传说这六个诏的诏王是六个彝族亲兄弟,他们的发祥地在现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南的道教名山巍宝山。巍宝山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山泉流淌,百鸟争鸣,奇兽嘻戏,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区。六个诏王的家就在巍宝山下的一个彝族山寨里,这山寨名叫前新村。六诏王的父母亲祖师爷和祖师娘是

  • 道教故事:“城隍爷取妻”与合阳仙宫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过去,各县都有城隍庙,而且建筑格局大致 相同。大殿里城隍爷泥塑金身,端坐中间,两旁排列着小鬼判官。可合阳县城隍庙大殿里的 布局与众不同。一边用糊门木格子门隔开,放一张大竹床,上架罗帐,胆大的撩开帐子 看一下,就会发现床上有木刻的城隍爷和一个女人。这女人不是别人,就是城隍爷的妻子 ——二娘。梁山脚下

  • 道教故事:财神虫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财神虫的出处与文财神李诡祖有关。 传说淄川五松山天齐岭北端有个山头叫嬷嬷幢,嬷嬷幢下有天界的金库一座,由天齐嬷嬷掌管。尽管凡间都知道这里有金库,可不管采用什么办法,谁也找不到金库的大门。李诡祖自幼生长在五松山下,立志要找到金库的大门,为老百姓谋福利。后来,他在嬷嬷幢的山谷中发现了一个洞口,洞口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