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故事:武当归隐

道教故事:武当归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2/4 11:13:47

武当福地,古来是仙真潜修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便派使者捧着诏书礼品,进武当山来寻找一位神仙,叫作张三丰。但使者在山中守候寻觅了好一阵,却未能见到张三丰之面,只好怏怏回朝复旨。

这张三丰,原名全一,又名君宝,辽东人。传说他生于南宋末。五岁时染上眼病,双目渐渐昏不见物。碧落宫住持张云庵,是位世外高人,一见张君宝便觉得奇异,对他父母说:“这孩子仙风道骨,不是凡器,但双目遭了魔障,必须拜贫道为师。脱去尘翳,使智慧之珠重新清朗,到那时自然送还。”君宝母亲允诺。从此君宝便跟着张云庵,静养了半年,双目渐渐明朗。师父教他读道书,一经过目,便懂得深义。有空暇,又读儒释两家著作,只是随手翻阅,稍了解其大意,便搁过一边。匆匆七年过去,母亲思念君宝,又将他召回家去。

此后他也研读过儒学,有文名。元朝时有几任长官闻他名声,他做官。他仰慕晋代葛洪为人,不想真的做官,只想如葛洪讨个勾漏县令的闲职便于修道一样,任个散职,便利寻仙访道。谁知一年之中父母相继谢世,无法应召。此后他便绝意仕进,一心访道。先在燕、赵、齐、鲁等地名山古刹中漫游,前后几乎三十年,没有什么异遇。于是他西行进入陕西、甘肃一带,见甘肃的宝鸡山泽幽邃清秀,便隐居于此。其中有座三尖山,三峰挺秀,林木苍润,因爱这山势便自号为“三丰居”。

元枯元年(1086)十七岁时,张三丰才进入终南山,遇见火龙真人,传授真诀。于是辞别师父,在江湖间漫游了几年。此后,进入武当山隐居调神九年,才修成大道。因他不修边幅,人又长得高大,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穿一领蓑衣,一件旧衲;吃起东西,成斗成升的,一扫而空,但有时又常常几天甚至几月不饮不食,人都称他“张邋遢”。此后又往来宝鸡、武当等地云游。

这一年,他回到宝鸡金台观。一天他静坐炼气,阳神出壳,朋友们见他气息全无,以为已死,便买来棺木将尸身收敛了。到下葬时,忽然听到棺内有声响,忙开一看,他已活过来了。此后,他仍入武当山,并在四川、湖北一带出没。

张三丰在武当隐居,继承五代时曾在此隐居的陈抟的丹法,精于蛰龙功。同时,又精于武术,创立道门内家拳,现在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都是内家拳的流变。内家拳以内气为本,技击中倡导以弱克刚,独具一格,在天下广为流传。至今武当道士仍奉三丰祖师之教修习拳剑。

且说张三丰在元明之际,便被人视为神仙,所以明太祖渴望见他。永乐皇帝朱棣继位,渴慕之心更超过他父亲,曾派给事中胡溁、太监朱祥,捧着皇帝诏书、香币入武当山寻访,找了几年,也没能见到三丰。原来张三丰认为,做皇帝的应当专心治理国家,不应因修炼道术而耽误正事。古来因方士酿成大祸,都是从以仙术进奉入朝开始的,真的登入仙圣境界的,决不可以学习唐叶法善、宋林灵素一辈人。

从朱元璋到朱棣父子,寻了几十年,终究没有见着张三丰。朱棣不得已,派了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等人,率领兵丁三十万,大建武当山宫观,化费以百万计,但是,隐仙始终不出现,人们到底还是摸不清张三丰的去向。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故事:王重阳害风创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金朝有位王中孚,原是陕西咸阳人,老家在刘蒋村。中孚长大后相貌雄伟,曾中过武举。到了四十七岁那年,喟然长叹说:“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到四十岁外物不能动其心,我现在已过了四十,还只知道吞腥腐之物,穿紫绶官服计较财利,不是太愚蠢了吗?” 便辞去官职,离弃妻儿,拂袖离家云游访道。四十八岁这年,来到甘河镇,

  • 道教故事:王灵官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进入道教宫观,迎面第一躯神像便是护法神王灵官。这王灵官,三只眼,面赤须紫,身披金甲,手持铜鞭高高举起,似乎即将俯身出击,端的狞恶威猛,道门中称他为灵官王元帅。他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话说北宋末年,有个道士萨守坚,原是山西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曾因机缘凑巧,得到当时最有名的高道林灵噩、王文

  • 道教故事:张继先盐池收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山西解州盐池水溢,采盐不成,盐税收不上来,地方官忙急报朝廷。徽宗听报,便询问道士徐神翁,徐回答说:“这是孽蛟作怪,必须请张天师来收妖。”徽宗便派人赴江西龙虎山,礼聘张师来京。 且说这一代天师,正值第三十代,名叫张继先。幼年时,人就称为真仙,九岁嗣位为天师,应诏来到京师时

  • 道教故事:谢自然求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谢自然,唐朝四川某地的道姑。幼年就入了道门,师父给她看各种仙经,初读时便觉熟悉,看第二遍便能背下来。四十岁时不辞辛苦,周游各处洞天福地,求拜一明师学成道业。听人说,天台山有位司马承祯,住在玉霄峰,是超凡脱俗的高道,于是去拜求他收自己为徒弟。拜师后,谢自然在山野间居住,只是每天砍柴为承祯做饭。承祯惊讶

  • 道教故事:一马定华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马定华山是宋代以后妇孺皆知的陈抟巧弈赵匡胤的故事,这段脍炙人口的仙话,伴随这座名山一直流传下来。 西岳华山奇峰高耸,山势险要,山上有座供奉西岳大帝的古庙,不远处有一个仙洞,称之为“希夷洞”,洞中住着一位修道的仙翁,名叫陈抟,道号“希夷先生”,人们常称为‘陈抟老祖。 这一天,一位小道童奉陈抟老祖

  • 道教故事:灵山道士尖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胡昭公在灵山迷仙坛得“无字天书”后,为民治病,真个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多少久病不愈者,沉疴而立,得其救者都在家中为他立起了长生牌位,以表救命之恩。因此名声越来越大,流传越来越远。有一天,随从道童下山为病者送药,回山后对师父说:“山下贴了皇榜,说皇上的亲娘得眼疾而失明,朝中御医束手无策,故张榜遍求神

  • 道教故事:道教女仙碧罗仙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碧罗仙姑是道教的一位女仙。她的成道故事广为流传,在南方及港澳地区有一定的信仰。 碧罗仙姑,姓黄名咏冰,字洁坤,陕西省西安府咸阳县人。她的父母到晚年六十岁时,身边还一直无子息,非常着急,并常去咸阳郊区的纯阳吕祖观祈祷求子,以继香火。其父母不分时日,一天也不间断地去吕祖观中祈求生儿育女,实是虔诚。终于

  • 道教故事:邋遢道人的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三丰,明代道人。名全一,或名君宝,号元元子。因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史书上说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裁,寒暑只有一衲一蓑。张三丰曾游栖于武当山,明太祖、明成祖屡次遣使求之,均不遇。英宗时,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有关他的传说民间很多,现录一二于下: 一日,张三

  • 道教故事:老君点化六诏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代,在云南省大理洱海地区有六个诏,传说这六个诏的诏王是六个彝族亲兄弟,他们的发祥地在现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南的道教名山巍宝山。巍宝山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山泉流淌,百鸟争鸣,奇兽嘻戏,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区。六个诏王的家就在巍宝山下的一个彝族山寨里,这山寨名叫前新村。六诏王的父母亲祖师爷和祖师娘是

  • 道教故事:“城隍爷取妻”与合阳仙宫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过去,各县都有城隍庙,而且建筑格局大致 相同。大殿里城隍爷泥塑金身,端坐中间,两旁排列着小鬼判官。可合阳县城隍庙大殿里的 布局与众不同。一边用糊门木格子门隔开,放一张大竹床,上架罗帐,胆大的撩开帐子 看一下,就会发现床上有木刻的城隍爷和一个女人。这女人不是别人,就是城隍爷的妻子 ——二娘。梁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