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水浒中蒙汗药和醒酒汤的神奇配方!

揭秘水浒中蒙汗药和醒酒汤的神奇配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86 更新时间:2024/1/18 2:22:45

一本《水浒传》,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灿烂的江湖生活画卷,各路的英雄豪杰,贩夫走卒,打尖的,住店的,吃肉的,喝酒的。虽说是乱世,但也颇有点令人神往。不过假如生活在水浒的世界里,有一点你始终得注意:不管是行走江湖,仗剑天涯,还是四处跑跑做点小买卖赚个差价,只要有东西从你口中进去了你都得做好被麻翻在地的准备。至于最后是做成包子还是混沌,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说起这把人麻翻在地的本事,在整本《水浒》里排第一的可能要数十字坡的孙二娘。当时的江湖有谚“大树十字坡,客人不敢过,肥的做馒头,瘦的去填河”。足见孙二娘这招屡试不爽,成功概率之高堪于现在的手术麻醉媲美,就连惯于行走江湖的山东武二郎都差点着了她的道道。

而且有一点颇为令人奇怪,吃了她的蒙汗药后,一旦药力发作,就算对你整个人开肠破肚你都浑然不觉,更不可能被疼醒或者其他什么了。可见在古代中国,中药麻醉术发达得实在出人意料。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根据明人梅元实在《药性会元》中的记载“曼陀罗花与川乌、草乌合末,即蒙汗药。”看来这蒙汗药的配方还真够简单,其中最主要的一味就是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开花,花冠呈漏斗状,多开白花。此花并非我国原产,而是在宋代由阿拉伯商人从海路传来。

北宋之前,在中原典籍里没有任何关于曼陀罗花的记载,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记载是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续编》,书中曼陀罗花又叫作押不花,押不花是“曼陀罗花”阿拉伯语的音译。早在宋代刚传来不久,我国的医生就认识到曼陀罗花的功效,在宋朝的医书里有用曼陀罗花治疗咳嗽气喘和胃疼的记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对曼陀罗花的药理药性进行了介绍。“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李时珍的这个配方跟梅元实的配方有所不同,但是效果却颇为类似。用酒调服,也总让人或多或少地想起蒙汗药来。

对此我们不仅要问,那这曼陀罗花里究竟是什么成分在起麻醉作用呢?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曼陀罗花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它们不仅能抑制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而且还能刺激同类药物的效力发挥。

在梅元实的配方里川乌、草乌中含有的乌头碱能起到麻醉作用,但是它们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危害,但是假如用曼陀罗花与之搭配,不仅能消除彼此的副作用还能促进药效的发挥,难怪喝了蒙汗药的人睡得跟死猪一样,被人开膛破肚也浑然不觉。

比孙二娘更早,汉朝的名医华佗就曾经先用“麻沸散”对病人实施麻醉,然后再进行外科手术。《后汉书·华陀传》记载:每次手术前,华佗都会让病人“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这里同样的也是用酒送服,于是有关专家考证,华佗用的“麻沸散”其实就是后世说的“蒙汗药”。

另外,有人说,“麻沸散”是中国最早的麻醉药,恐怕未必。战国时侯的《列子》就记载有春秋名医扁鹊利用麻药的故事。据说扁鹊在进行外科手术前也常常让病人饮用一种“毒酒”。“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胃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

在这里扁鹊似乎比华佗更高明,他能够用“神药”让接受麻醉的人醒转过来。这让人想起了孙二娘在知道眼前人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时候,随即让店里的跑堂给早被“蒙汗药”蒙得云里雾里的两个公人一人灌了一碗所谓的“醒酒汤”。

至于扁鹊的“神药”和孙二娘的“醒酒汤”是什么成分,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据近人的研究,中了东莨菪碱制剂的毒之后,可以用毒扁豆碱来催醒。如发生曼陀罗花中毒可以用绿豆皮、金银花、连翘、甘草煎水服进行解毒。

或许这个常见药组成的强大药方就是解“蒙汗药”的“醒酒汤”也未可知!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明朝趣事:嘉靖皇帝的好基友毛伯温饭量酒量惊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毛伯温饭量酒量都很惊人,曾主持湖广鹿鸣宴,七十五个人,他每个人陪喝两大碗酒,一圈下来,不醉。 什么?你说不认识毛伯温?就是嘉靖皇帝的好基友啊,嘉靖还给他写诗的。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毛伯温简介 毛伯温(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

  • 陆游《钗头凤》:陆游与发妻离婚后开创经典婚外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

  • 盖了别墅又拆迁 因为这个奴才和珅差点跌倒!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作为乾隆时期的宠臣,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正式跌倒是在乾隆死后的第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然而历史上,和珅曾经为跌倒有过一次彩排,主要演员除了和珅,就是他的管家刘全。 作为和珅的心腹,刘全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对和珅有再造之恩。《铁齿铜牙纪晓岚》到目前为止的四部里头

  •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鱼玄机的初夜是给他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鱼玄机,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才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轻怜蜜爱,谁料世事沧桑,命运又把她塑造成一个放荡纵情的女道士,最终为争风吃醋杀死了自己的侍婢,自己也走向了刑场,空留下无限的叹息。 鱼玄机(844?——86

  • 武则天传世遗物“武曌金简”:刻有其忏悔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女人。那么,作为中国史上的一代女皇,年迈时的武则天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功过的?“武曌金简”的发现,透露出了她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王河村的村民屈西怀在嵩山游玩时,在山顶的石头缝里无意间发现一块金

  • 揭秘李白扬名的招数:原来李白是这样走红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虚溜拍马还有酷吏恶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

  • 解密:花和尚鲁智深为何没在大相国寺挂单设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鲁智深是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当的和尚,为他主持剃度、赐法号、摩顶受戒的是天下高僧智真长老。有关内容,都是由书记僧书写记录,然后将这个文本交由鲁智深自己保管,这个文本就叫做“度牒”,也就是和尚的“单”。度牒这东西类似于现在的工作证,说明这个和尚出身何处,属于哪所寺院。它不像现在的身份证人人都有,这玩

  • 明朝胡宗宪野史: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 在明朝一帮子官二代、富二代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 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