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湘江血战红军损失过半 战略指导存在着严重的错误

湘江血战红军损失过半 战略指导存在着严重的错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7 更新时间:2024/1/22 17:06:24

193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全部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被阻于湘江东岸,弹尽援绝,大部牺牲;红八军团被击溃,仅剩1/10。至此,红一方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伤亡惨重。

1934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四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度湘江,前出到湘桂边境西延山区。11月27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广西的兴安、全州之间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开始渡过湘江,并控制了界首至脚山铺渡河点。湘桂两军分路向两处阵地猛攻,追军也与红军后卫部队展开激战。红军由于前后相距约200里,辎重过多,行动十分缓慢,因而失去了渡河良机。

渡河点架三道浮桥,顺水倾斜,不及渡江的红军拥挤在东岸,许多人泅水而渡。满江都是人头、战马和漂浮的锅碗瓢盆、文化课本。国民党的飞机不断地在江面和两岸轰炸扫射,红军无处躲避,尸横两岸,血染湘江。火炮、枪枝、辎重弃之遍野,一个炸弹坑边上就倒着37具尸体。守脚山铺的一军团11月30日给军委的电报说:“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情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日继续抗敌”。军委复电:“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迟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12月1日夜,五军团第十三师在一天没吃饭并作战行军60里的情况下,又一口气跑步行军90里,于夜间9点渡过湘江,湘江即被国民党军封锁。晚到一步的三十四师被隔在东岸,全师覆没。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在担架上将自己流出的肠子咬断自杀。

湘江之战是整个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战后,李子仁、白崇禧将桂军捕获的红军拍成纪录片《八千战俘》,以庆贺此役大捷。

湘江战役的相关评价:

湘江战役虽然粉碎了国民党军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损失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连同前3次突破封锁线的损失(包括非战斗减员),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这是"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跳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此战之所以能够保重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是因为红军指战员在作战中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英勇的献身精神,阻止住了敌人的进攻。此战之所以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则主要是因为"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没有充分发挥红军的长处,部队在行动中仍要背负着"坛坛罐罐"行军,行动迟缓,战略战术指导上更是存在着严重错误。

湘江之战,以红军惨败告终。8万6千红军官兵,牺牲和失踪约3万1千人,被俘约6千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六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灭。其余各部编制在湘江之战均只剩不足半数。官多兵少。红军大量缩编。自离开苏区突破历次封锁线,红军损失如下: 第一道封锁线,损失3700余人;第二道封锁线,损失9700余人;第三道封锁线,损失8600余人;第四道封锁线,也就是湘江之战,共损失近38000人,而且主要是骨干作战部队。加上沿途红军征召的新兵,此时红军已不足30000人。(苏区出来的民夫和新兵大量逃亡) 在告别脚山铺战场时,林彪聂荣臻左权朱瑞等一军团首长亲自为死亡官兵安葬。据后人回忆平生极少流泪的林彪当时望着满山遍野的灰色尸体泪如泉涌。我们看看朱德以红军总司令部给林彪和彭德怀的命令吧:"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这是为命运而战。

湘江战役后,在全州旁边的湘江转弯处,叫岳塘。此处江水流速很缓,上游漂下的尸体几乎全都汇到这里。在水弯处,红军尸体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湘江就是灰色的。几十年后,当林彪位于中共高级领导职务时,也曾去过一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怀旧,但他再也没有回过界首。在中共的军史上,湘江战役是惨败。但是,林彪,彭德怀作为红军开路先锋的最高指挥官,为挽救整个中共和红军的命运功不可没。同时还有五军团的董振堂。

1934年11月-12月,湘江和潇水之间,中共和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彭德怀,林彪,聂荣臻,邓萍,董振堂,左权,李天佑,黄克诚,陈光,杨成武,耿飙,黄劲功,李英华,易荡平,陈树湘等。湘江战役是红军辉煌的英雄诗篇。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台儿庄战役的经过:临沂之战 断敌一臂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临沂是山东省南部重镇,距台儿庄90公里,是徐州东北的屏障,如果临沂保不住,日军则可以从青岛长驱直到台儿庄、徐州,威胁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安全。1938年2月,日军进攻莒县,临沂吃紧。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电驻守海州的第四十军庞炳勋部进驻临沂。这支部队对蒋介石政府来讲是属“杂牌部队”。 自1937

  • 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始末 马尾海战的历史影响及教训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 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海军在福建马尾的战斗。 马江,又称马尾,位于福建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海军天然良港。清政府除南、北洋水师以外的第三支海军福建水师和洋务派创建近20年的福州造船厂,均在此港。马尾港是一河港,四周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从闽江口至马江,距离30余公

  • 惨烈的中条山会战 中国军方伤敌不到三千自损4.2万,被俘3.2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1年1月30日,侵华日军提出“1941年度的作战,根据当前任务,大致确保现在的占领地区,尤其在夏秋季节须发挥综合战力,对中施加重大压力。特别期待于在华北消灭山西南部中央军的一战(亦即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

  •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安庆保卫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占领了安庆,不到一个月,在3月20日,太平军又攻克南京,并把南京改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国都,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 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湘军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的机会,大举向东进犯安庆,185

  • 西沙海战:令美国不敢介入,中国果断收复西沙三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40年前的1974年1月,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和西沙当地民兵在遭受南越军队挑衅和攻击后,被迫进行还击,在西沙永乐群岛附近进行了海战。 这次海上遭遇战取得胜利后,中共中央军委准确判断了战略形势,及时下决心,以陆海空三军相配合,一举收复了西沙三岛。 此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维护中国主权特别是海洋权益,

  • 湘潭之战:1854年湘军血战湘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沙城中的湘军将领们还在讨论水师进军方向的时候,湘潭之战已经打响了。清军方面的主将是湘军初期的第一悍将塔齐布。 湘军当中,猛将众多。其中最猛的,前期为塔齐布,后期为鲍超。塔齐布作战很有特色。每次开战,他喜欢背着一把火枪、两把腰刀,手里拿着长矛以及套马杆,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中。一般不允许别人跟随,

  • 野狐岭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战役的影响及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野狐岭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野狐岭之战是发生于1211年八月,在野狐岭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及之后1213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战役结果: 八月间野狐岭大战结束,蒙古军顺势拿下德兴府后一直冲到延庆境内,居庸关守

  •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高平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平之战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具体时间是公元954年4月16日(周显德元年三月十一月) “凡是称得上战役的战争,都是一种生死对决,不但可能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的兴亡,甚至可能影响历史发展的方向,人类的命运。高平战役的规模并不大,但这次战役,却奠定了中原地区独霸的基础,传统的大一统

  • 艾陵之战的战争背景及经过介绍: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周敬王三十六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南)全歼十万齐军。艾陵之战的领导人是谁?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艾陵之战的相关内容。 艾陵之战的领导人是谁? 吴王夫差,春秋战国时吴国末代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公元前495

  • 白登之围的起因是什么?战争过程及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