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始末 马尾海战的历史影响及教训

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始末 马尾海战的历史影响及教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3/12/15 16:26:03

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

光绪十年(1884)中、法海军在福建马尾的战斗。

马江,又称马尾,位于福建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海军天然良港。清政府除南、北洋水师以外的第三支海军福建水师和洋务派创建近20年的福州造船厂,均在此港。马尾港是一河港,四周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从闽江口至马江,距离30余公里,沿岸形势险峻,炮台林立,仅马江附近就有炮台7座,并有部分克虏伯大炮,防御能力较强。十年四月(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签订后,法国侵略者并未满足,决定在军事上从海上进攻中国。六月中旬进犯基隆没有得逞,后即调动全军准备进攻福州。早在闰五月下旬起,法国海军中将孤拔(1827―1885)率领舰队以“游历”为名,驶进闽江马尾军港。钦差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1848―1903)、闽浙总督何璟(?―1888)、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1838―1891)等,唯恐拒绝他们前进将会得罪法国,影响中法“和议”和列强“调解”,竟听任法舰违犯国际惯例,驶入马尾,甚至给以友好款待;同时,命令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于是,法舰在马江者每日或四五艘,或五六艘,出入无阻。它们与福建水师军舰首尾相接,并日夜监视之,前后为时月余。福建水师处于被法舰围困的状态,战争一触即发。福建海军许多官兵请战,要求自卫;不少士大夫上书要求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鸿章派北洋水师支援,以挽救大局。但李鸿章执意求和,不准抵抗,更拒绝增援。何如璋等也怕影响和谈,命令各舰不准发给子弹,不准无命自行起锚。七月初二(8月22日),法国政府电令孤拔消灭中国福建水师。孤拔决定于次日下午趁退潮船身转移方时便开战。因为当时用船首系泊,船身随潮水涨落而改变方向。涨潮时,船头指向下游,落潮时船头指向上游,可使大部分福建水师位于法舰的前方,无法进行有力的回击。初三上午8时,法国驻福州副领事白藻太(1852―?)向何如璋等投递最后通牒,限福建水师当天下午撤出马尾,否则开战。何如璋得知后,竟然对福建水师封锁消息,听任各舰抛锚江心,实际上是让各舰坐以待毙。当他们看到法舰升火待发,才慌张起来,以未做好战斗准备要求法方把开战日期改在七月初四;遭拒绝后,才匆忙下令进行临战准备。

当时,法国拥有9艘军舰,共计14514吨,摆在罗星塔的南面和东南,另有鱼雷艇2艘。还有两艘军舰在金牌、?头一带江面,阻止清军塞江封口,保障后路安全。参战法舰共有重炮71门,还有不少射速为每分钟60发的哈齐开斯机关炮,官兵共有1790人。福建水师拥有11艘军舰,共计6500吨,炮47门(大口径炮很少),官兵1176人。福建水师8艘战舰停泊在马江边的罗星塔之西,3艘停在罗星塔之东。从吨位、防护能力、重炮数量、兵员素质等方面比较,中法两国海军实力悬殊,法国舰队显然占有优势。当日13时56分,孤拔趁落潮的有利时机,指挥法舰突然袭击福建水师。福建水师舰只未及起锚,就被法舰第一排炮弹击沉两艘,重创多艘。战斗开始后,张佩纶竟吓得神慌意乱,晕倒在地,由随从扶起逃命。驻福州的福建巡抚张兆栋以及旗舰“扬武”号管带兼舰队指挥张成,也都先后逃之天天。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福建水师下层官兵却英勇还击。旗舰“扬武”号(福建水师中唯一的一艘轻巡洋舰),虽受重伤,船身犄斜,势将及溺,仍发尾炮准确地击中法国旗舰“富尔达”号,击毙其引水和5名水手。江面战斗仅进行了近半小时,很快就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福建水师兵船11艘、运输船19艘,全被法舰击沉、击毁,官兵阵亡521人,受伤150人,下落不明者51人。法军仅死5人,受伤15人,有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为轻伤。七月初四上午,部分法军炮舰乘涨潮上驶,用大炮轰毁福州造船厂,使之变成一片瓦烁。七月初五,法海军陆战队一部在罗星塔登陆,夺去了3门克虏伯大炮。此后几天,法舰驶向下游,逐次轰击闽江两岸炮台,炸毁无数民房,然后鱼贯而出,退至马祖澳(定海湾)。

马尾海战的惨败,主要是清朝政府妥协政策和前敌将领昏聩畏敌造成的,也是中国军事技术落后于法国的结果。

马尾海战的历史影响

该战役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不但主要船舰在该战役中被击毁,剩下的战舰也在日后法军追击下陆续被法舰击沉或被迫自沉,乃至于全军覆没,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拱手让给法军。而法方参战的中国海舰队在该年与东京湾舰队合并,东向攻打台湾,并在占领基隆夺取该地煤矿,作为封锁台湾海峡的动力来源。这使得法军得以封锁台湾,占领澎湖,甚至北上威胁北京的清朝政府,迫使其与法国重起谈判。

中法战争后,有鉴于此战教训,清朝更重视沿海海防,自马江海战后,在马尾加强了防御;在闽江口,在琅岐岛建立金牌炮台,并在其对岸建造长门炮台;在闽江两岸之间还有天险南北龟岛,在两岛各设立了两门240mm大口径阿姆斯特朗岸防要塞炮,三门80mm格鲁申式速射炮。斥资购买国外战舰。同时筹组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北洋水师。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将官东乡平八郎于该战后不久参访法舰,并随舰队前往基隆、厦门等地考察战况。有人认为,日后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伊东佑亨率领日本海军大败北洋水师的过程也受到法军的发。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惨烈的中条山会战 中国军方伤敌不到三千自损4.2万,被俘3.2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1年1月30日,侵华日军提出“1941年度的作战,根据当前任务,大致确保现在的占领地区,尤其在夏秋季节须发挥综合战力,对中施加重大压力。特别期待于在华北消灭山西南部中央军的一战(亦即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

  •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安庆保卫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占领了安庆,不到一个月,在3月20日,太平军又攻克南京,并把南京改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国都,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 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湘军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的机会,大举向东进犯安庆,185

  • 西沙海战:令美国不敢介入,中国果断收复西沙三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40年前的1974年1月,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和西沙当地民兵在遭受南越军队挑衅和攻击后,被迫进行还击,在西沙永乐群岛附近进行了海战。 这次海上遭遇战取得胜利后,中共中央军委准确判断了战略形势,及时下决心,以陆海空三军相配合,一举收复了西沙三岛。 此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维护中国主权特别是海洋权益,

  • 湘潭之战:1854年湘军血战湘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沙城中的湘军将领们还在讨论水师进军方向的时候,湘潭之战已经打响了。清军方面的主将是湘军初期的第一悍将塔齐布。 湘军当中,猛将众多。其中最猛的,前期为塔齐布,后期为鲍超。塔齐布作战很有特色。每次开战,他喜欢背着一把火枪、两把腰刀,手里拿着长矛以及套马杆,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中。一般不允许别人跟随,

  • 野狐岭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战役的影响及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野狐岭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野狐岭之战是发生于1211年八月,在野狐岭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及之后1213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战役结果: 八月间野狐岭大战结束,蒙古军顺势拿下德兴府后一直冲到延庆境内,居庸关守

  •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高平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平之战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具体时间是公元954年4月16日(周显德元年三月十一月) “凡是称得上战役的战争,都是一种生死对决,不但可能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的兴亡,甚至可能影响历史发展的方向,人类的命运。高平战役的规模并不大,但这次战役,却奠定了中原地区独霸的基础,传统的大一统

  • 艾陵之战的战争背景及经过介绍: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周敬王三十六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南)全歼十万齐军。艾陵之战的领导人是谁?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艾陵之战的相关内容。 艾陵之战的领导人是谁? 吴王夫差,春秋战国时吴国末代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公元前495

  • 白登之围的起因是什么?战争过程及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

  • 淡水大捷:清军砍下法陆战队司令的脑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光绪九年十一月(1883年12月),法国为了占有越南北部,打开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并进而深入中国西南腹地,发动了中法战争。清政府被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不顾民族利益,于光绪十年四月(1884年5月)与法国侵略者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规定给法国侵略者以各种特权。法国侵略者达到了预想的一部分目的,

  • 万家岭大捷:全歼日本106师团 打出中国军人威风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38年7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广大地区,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出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当时,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确表示:“此次大战所期待的,是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国民政府则以陆军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及全部海空军(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迎敌,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