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杨广弑父真相, 隋炀帝杨广弑父夺位

杨广弑父真相, 隋炀帝杨广弑父夺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9:47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在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危时,太子杨广写信向杨素询问文帝的病情,杨素回信给太子时,宫人却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大怒。同时,文帝的宠妾宣华夫人告诉他,太子杨广欲行非礼。文帝这才下决心将太子杨广废掉,于是令柳述元岩紧急召前太子杨勇前来,准备让他继承皇位。杨素得知这一消息,马上报告杨广,杨广立即伪造圣旨,逮捕柳述、元岩,将自己的心腹派到宫里,又派亲信宇文述等控制宫门,把后宫的人遣住别处。一切布置妥当后,派张衡入宫侍疾,不久文帝就崩了。

“杨广弑父”野史乱谈

争议

“杨广弑父”在史学界和学术界都是颇具争议。关于文帝被弑的说法,唐朝编写的隋书在文帝和炀帝的本纪均不采用。而指控杨广“弑父”的资料都是出自野史和隋朝末年为了讨伐杨广而写的檄文。为了政治需要,而刻意歪曲事实,丑化隋炀帝。而唐朝既得天下,也必须刻意的妖魔化前朝末代皇帝隋炀帝,以证明自己得帝位是顺应天意,证明其的正统性。事实上,在文帝驾崩前,文帝正式与百官诀别,杨广的帝位即将到手,据隋书上说的杨广一向擅长隐瞒欲望,那怎么连几天都等不了,甚至在文武百官和文帝诀别的关键时刻作出调戏妃子这种事?

疑点

此外,杨广“弑父”的故事本身也存在不少硬伤,大致上有以下几点。

1、既然杨广和杨素同时在大宝殿,两人为什么需要用送信的方式交谈?

2、即便真的要送信,肯定会小心再小心,怎么会把信送错到文帝手上?

3、隋书记载,杨广和宣华夫人关系本来就不正常,那么,宣华又怎么会在文帝死前跑去告状?

4、据说隋文帝要换掉杨广时派遣的人是柳述等人,假如他们真有换掉杨广的行为,杨广即位后岂有不杀他们灭口之理,只是流放?

野史

此外,换掉太子要付出的政治代价肯定不小。杨广即使真的调戏妃子、或者讨论皇帝的后事,是否真的严重到让病入膏肓的文帝想要废掉他?所以,尽管这个故事很流行,终究是出于野史。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民国时期民间故事:刘满堂悬丝诊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悬丝诊脉指的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就把丝线的一头搭在女病人的手腕上,另一头则由医生掌握,医生必须凭借着从悬丝传来的手感猜测、感觉脉象,诊断疾病。后来引申含义为:没有确实侦查过的臆测。 传说,古时因为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御医为娘娘、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只能用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的

  • 神医华佗的故事:发明麻沸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野史秘闻

    中国古人很久以前就有关于手术麻醉的传说和记载,例如"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很久以来就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疼的良药。公元2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1700多年前,华佗就已经使用全身麻醉进行腹腔手术。而欧美使用全身麻醉术是十九世纪初的事,比我国推迟了一千六百

  • 民间小故事:驼背老老和香蕉崽崽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看一些民间故事,今天小编为你带来精彩有趣的驼背老老和香蕉崽崽的民间故事! 驼背老老在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溪边种了几十株芭蕉树,树上结满了大串大串的香蕉。他弓着背,每天挑着香蕉上集市去卖,因此,日子过得挺富。 驼背老老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没有妻子儿女

  • 梁祝化蝶真相:竟然是祝英台害死了梁山伯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野史秘闻

    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一首化蝶曲,千古梁祝恋。在中国,谈到坚贞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墓而葬与蹁跹化蝶,

  • 中国民间故事:陈德行刺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陈德,祖籍河南泰县,本为清朝内务府厨师,失业后生活无着落,便于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1803年4月11日)在神武门刺杀嘉庆帝,未遂被捕,四天后被凌迟处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德行刺案的民间故事。 陈德行刺案的民间故事: 清嘉庆八年发生了震动紫禁城的"陈德行刺案"。陈德,镶黄旗人,家奴出身,曾

  • 北京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与康熙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

  • 历史故事:古人云:万恶淫为首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这是清朝末年一位科举状元的真实故事,他不讲没人知道,但为了自己吃一堑让别人长一智,他还是说了出来。看了让人忍俊不已的同时,也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 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 古代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纵然有很好的学问,命中注定

  • 三兄弟分牛,19头牛的1/2、1/4、1/5不杀牛怎么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一位印度老人在临死前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我一生清贫,现在要离开你们了,这19头牛是我留给你们的惟一财产。 老大应拿财产的1/2,老二拿1/4,老三应得1/5。”说完,老人就去世了。 三个儿子将父亲安葬后,便来分遗产。19头牛的1/2、1/4、1/5都不是整数,按照印度

  • 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及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野史秘闻

    远亲不如近邻,指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同时,这句话也指平时邻里之间交往比远亲更多一些,使得邻里之间有了一种甚于远亲的感情。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常用语,表示邻里之间关系亲厚。 这句话的英文Better is a neighbor,也有“最好不过是邻

  • 民间小故事:苏东坡在凤翔做官时的奇遇:挖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秘闻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以下就说一个苏东坡在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