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湘西会战:中日最后一次大战 日军一败涂地

湘西会战:中日最后一次大战 日军一败涂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1/16 13:20:13

湘西会战是中日最后一次大战,此战充分显示了中国官兵高尚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湘西会战也让国际声誉有所提高。 庆祝胜利的爆竹灰至少两尺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湖南省芷江县也沉浸在狂欢中。晚上,航空第9总站无线电区台报务员刘道民与另外3名战友结束芷江机场的值班任务后,便急不可耐地冲上街头,加入狂欢的队伍。

“当我们赶到街上时,地上的爆竹灰至少已有两尺厚了。”刘道民老人回忆起当天的情景,眼神中折射出兴奋的光芒,“我们抬着机场的发报机和扩音器,大街小巷到处跑,反复地播放着电台的广播。”刘道民和他的战友在街上“疯狂”了一夜。

几天后,当他们再回到区台当值时,另一个消息已散播开来:中国抗战胜利之后,谈判受降的地点确定为芷江。

这绝不是一个巧合:日军从妄图侵占芷江开始湘西会战,最终又在芷江低下了不可一世的头颅。

湖南芷江县是进出黔、川,威逼贵阳,迂回重庆的军事要冲地带。而且,当时芷江机场是盟军重要的空军基地,拥有当时最先进的P-51“野马式”战斗机,还有B-24、B-25轰炸机和C-43、C-47运输机。日军企图一举捣毁芷江空军基地,解除空中威胁,并伺机进逼四川,威胁重庆,以此挽救失败的命运。

为此,中日两军在雪峰山展开了湘西会战: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同年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当时,日军以第六方面军第二十军(军部驻衡阳)坂西一郎部及第十一军三十四师团为主攻部队,共五个师团,另配属三个独立混战旅团,总兵力约8万余众。

中国军队以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为总指挥,会同第四方面军耀武部担负正面防御作战;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部担负桂穗路防务;以第九十军为战役机动兵团,控置于湖南省靖县、绥宁一线,以策应第四方面军右翼作战;第十集团军王敬久部接替湘北防务,原防守湘北的第十八军调湖南省沅陵、辰溪集结,作为第四方面军的机动兵团;新六军廖耀湘部为总预备队(从云南空运到芷江)。空军有第五、二、三等四个大队各一部,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一部,参战飞机400余架,参战陆军20个师,总兵力20余万人。

湘西会战最终以日军彻底溃败而告终。共击毙日军12498人,伤23307人;7737名中国军人为取得会战胜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寸国土一寸血”的真实写照

位于溆浦县龙潭镇的鹰形山下,是绿油油的稻田。走上山路,只见一条条壕沟从山麓盘旋上山顶;一个个掩体彼此相连,布满山上。细心寻找,还能从泥土里找出生锈发绿的炮弹残片。

“湘西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龙潭战役是湘西会战关键一战,而对鹰形山的争夺又是龙潭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溆浦县史志专家、《龙潭战役》主编张昌竹说,“龙潭战役是整个湘西会战中最漂亮的歼灭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和志气。”

龙潭镇是湘西会战的主战场之一。当时日军4000多人偷袭龙潭镇。龙潭位于雪峰山交通要冲,如果龙潭失守,则日军可长驱直入芷江。龙潭战役自4月17日打响,74军51师周志道将军率部迎敌。双方仅鹰形山争夺战就用了二十多天,中国军队牺牲800多人。周志道将军后来在回忆录里说:“拉锯争夺,这二十余昼夜,诚有一寸国土一寸血之写照。”

张昌竹介绍说,当时天雨路滑,为夺回鹰形山,中国军队先是穿“钉鞋”冲锋,接着穿草鞋冲锋,最后挑选一批湘西籍强壮士兵组成敢死队,赤脚冲上去,和日本兵肉搏,终于将鹰形山拿下。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前来助战,投下燃烧弹、炸弹。当时硫磺和硝烟将山石烤成了白色,山上找不到一根绿草。日军惨败,偷袭龙潭的数千名日本兵全部被歼。

鹰形山上,洒遍了抗日英烈的热血。战后,鹰形山改称“英雄山”。与英雄山对望的弓形山上,建了一座抗日阵亡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龙潭战役中牺牲的700多名抗日将士。

炎炎夏日,前来瞻仰烈士陵园的游人不多。记者一行沿着300多级石阶拾级而上,两旁古木参天。陵园建有浩气门、纪念塔、碑墙、千秋亭、英烈墓等纪念建筑,最突出的是造型独特的纪念塔,宛如一颗炮弹模型,时刻提醒着国人应当铭记先烈,警钟长鸣,自强不息。

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5年5月8日,《中央日报》和《大公报》刊登消息:国民党军委会发表战讯:湘西我军全线推进,新宁赛市均告克服,中美空军飞机炸前线敌。刊载捷报的报纸一时间洛阳纸贵,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日本鬼子的末日快要到了!”

洞口县江口镇青岩村的肖岩生老人清晰地记得湘西会战大反攻时的情景。他回忆说:“当时战斗特别激烈,双方打得地动山摇。中美空军的飞机一批接着一批地飞过来轰炸日本侵略者。日军没有任何防空武器,被炸得喔喔直叫,山上到处都是被炸得血肉横飞的日军尸体。5月8日下午以后,日军像潮水一样溃败了。我没有想到日本军队逃得这么快。”

在当时的诸多新闻报道中,中国记者1945年5月22日从中国作战指挥部发出的一则新闻稿,将“湘西会战”比作中国的“史达林格勒”(即“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场战役,在抗战历史研究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萧栋梁的眼中,意义非同寻常。“湘西会战的反攻,拉开了中国军队战略总反攻的序幕。中国人民抗战八年时,开始大规模收复失地,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事实也证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更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主要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主要战役 1931-1936年:九一八事变 黑龙江战役 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 淞沪抗战 绥靖满州国 热河战役 长城战役

  • 明灭夏之战的结果 明灭夏之战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洪武三年,明朝的军队北征沙漠,渐渐稳定了北方的形势,紧接着明朝就有意消灭四川夏政权。二十二日,汤和至重庆,明升开城投降,蜀夏政权灭亡。明灭夏之战的结果 朱元璋获悉前线战报,下诏切责汤和,严令迅速进军以配合北路军,并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率师增援南路军。南路军得此命令并获北路军捷报,遂举兵挺进。

  • 黄花岗起义简介 黄花岗起义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三·二九广州起义等,是1911年同盟会发起的一场起义,领导有有黄兴、林觉民等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留下了深远的意义。黄花岗起义简介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茶叶导致的一场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国的茶叶在中国近代史,甚至世界近代史中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中国近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茶叶不无关系,英国人喜欢喝中国的茶,也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金钱代价,但英国不愿意,于是就有了鸦片贸易、鸦片战争。 18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贸易站,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于是英国茶叶进口量直线攀升,价格一

  • 丰岛海战方伯谦的争议:逃与战至今无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丰岛海战中,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逃和战一直备受争议。由于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所有,“畏敌说”和“血战说”各占半壁江山。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说明这两种说法的来源以及现有的一些历史记载。“畏敌说” 历史课本中“畏敌说”来源于哪里呢?清末姚锡光写了本《东方兵事纪略》,他在书中说:“济远管带方

  • 成欢之战兵力对比 成欢之战伤亡人数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成欢之战作为甲午战争的首场陆战,对于朝鲜战场影响很大,但对于整个甲午战局的影响也不小。所以可能有人对战争的规模伤亡有所误解。其实,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成欢之战规模不大,清军和日军投入兵力也不多,伤亡人数也没有其他战场多。 成欢之战是中日陆军的首次交锋,清军投入3000多人,日军4000多人(步兵四个大

  • 甲午战争著名陆战平壤战役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提及甲午战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黄海海战等海战,而陆战就鲜为人知。其实不仅在民间,学术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海战,对于陆战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的笔者就对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平壤战役的前因后果进行叙述,以补充人们对甲午陆战相关知识的不足。一、双方战略 朝鲜位于亚欧大陆向南延伸的一个半岛上,纵

  • 小刀会起义的影响: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过去的史书文章多从正面积极的方面来定义和评价小刀会起义,认为它是严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从小刀会起义当时的一些史料出发,就会发现,这场起义不仅没能留下什么积极的东西,甚至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小刀会起义,先前史书文章往往从阶级斗争的立场出发,都肯定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

  • 刘裕灭后秦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 417年,后秦灭亡,后秦皇帝姚泓被刘裕所俘虏,后被

  • 晋灭谯蜀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晋灭谯蜀之战是发生于中国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的一场战役,由东晋益州刺史朱龄石统率晋军进攻割据蜀地的谯蜀政权。最终朱龄石击破蜀军,谯蜀君主谯纵自杀,谯蜀灭亡。 战争背景 谯蜀因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军队兵变,进攻成都(今四川成都)并杀害晋益州刺史毛璩而建立。其时东晋正在平定桓玄余众,直至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