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诏之战:一场以土地争端引起的战争

唐诏之战:一场以土地争端引起的战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4/2/24 22:51:13

唐诏之战是唐朝吐蕃之间为了南诏的归属问题,而爆发的一系列战争。而在字面意义上了解的,很多人都以为唐诏之战的双方是唐朝和南诏,简单的字面之差,让很多人都对这场战争有了误解。

其实,唐诏之战的双方是唐朝和吐蕃,关于这场战争,最初是由吐蕃和唐朝之间的土地争端引起的,吐蕃和唐朝之间年不和,双方经常在边境上爆发一系列战争,而为了在战争当中取得优势地位,吐蕃开始和南诏交好,当时的南诏在名义上,虽然是吐蕃的下属国,但是在实际的交往当中,南诏和吐蕃之间的联系却像是兄弟国,这就足以看出南诏和吐蕃之间关系。

而后来,在吐蕃和唐朝交战的过程当中,由于唐朝的实力过强,这让吐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时候,唐朝开始不断的派使者和南诏接触,在吐蕃的眼里,就是南诏要和唐朝交好的样子,吐蕃开始怀疑南诏,它要求南诏把自己的子送到吐蕃当人质,让南诏对吐蕃怨声载道,这也加速了南诏和唐朝的交好。

后来,随着吐蕃和唐朝之间的战争加剧,南诏开始逐渐和吐蕃越行越远,在南诏使者和唐朝的接触过程当中,唐朝从经济上到礼仪上,都让南诏感觉到了钦佩,也逐渐有了归附之心。而后来,在吐蕃的统治阶级的内部,产生了争权的负担,这让吐蕃的实力减小了许多,唐诏之战的双方也有了休战的意思,双方的战争逐渐平缓下来,而南诏正式的成为了唐朝的一个附属国家。

唐诏之战的经过

唐诏之战是唐朝和吐蕃因为南诏这个附属国而产生的一系列战争。唐诏之战在历史上以延续时间长,跨度大而闻名,很多人对这场战争好奇,那么唐诏之战的经过又如呢?

唐诏之战的经过分为几个阶段,当时的吐蕃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大国,它的下面有很多附属的小国。南诏就是其中的一个,南诏在吐蕃的附属国中是最为得势的。之后唐朝和吐蕃之间因为领土问题起了争端,这导致吐蕃和唐朝之间在边境发生了几场规模不小的战争,双方的损失都比较严重,但是这个时候的战争,都是因为土地问题产生的争端。这是早期的唐诏之战。

南诏是介于两个国家中间的一个小国,也是战争途中的必经之路,这让两个国家把目光都转了南诏。后来的南诏,因为不堪吐蕃的强权统治,转而投靠唐朝,这让吐蕃大为生气,立即派出了军队,向唐朝宣战,唐朝也不甘示弱,战争连年,边境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灵涂炭,大量的军队将士在战争当中伤亡,一直到吐蕃内部政权产生了危机,才单方面的停止了和唐朝之间的战争。

后来,吐蕃的政权逐渐稳定下来,再次起了攻打唐朝的心思,这次距离唐朝联合南诏和吐蕃交战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这次战争规模依旧不小,双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还是没有彻底分出胜负,最后,战争以吐蕃和唐朝和亲的形式才得以终结。

唐诏之战指的是唐朝与南诏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战事,南诏之战直接影响了唐朝的发展,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最终灭亡。南诏本来是云南的一个小国,在统一了六诏之后,野心勃勃的南诏与唐朝开始了战争。唐诏之战的结果对唐朝和南诏两国来说都是不利的,对于南诏,长期的战争耗费了国内的很多资源导致他们的实力日渐衰弱,而南诏对唐朝的掠夺也给唐朝造成了巨大损失。

历史上唐朝和南诏一共有三次战争,每次唐诏之战的结果和影响都不尽相同。第一次战争发生在唐玄宗时代,这次战争是因为南诏投靠了吐蕃并趁着唐朝的安史之乱夺取了云南、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在吐蕃的支持下,南诏大肆向唐朝进攻。第一次唐诏之战的结果是唐朝打败了南诏、吐蕃的联军,直接导致了南诏、吐蕃之间的决裂,也使得南诏在若干年后联合唐朝攻打吐蕃。

第二次唐诏之战的结果是两国立下条约互相不再侵扰。第三次唐诏之战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了唐朝的命运,唐懿宗年间,南诏的皇帝发动了对唐朝的战争,有赢有输,最后因为长期的战争和国内的内部矛盾导致两国的国力都变得衰弱,唐朝和南诏在这种情况下重归于好,并以一场和亲真正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

虽然两国最终握手言和,但是唐诏之战的结果对两国影响巨大,以至于在战争结束三十多年后,南诏和唐朝相继灭亡。

唐诏之战的影响

唐诏之战指的是公元750至875年间唐朝和云南地区的小国南诏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战事,唐朝和南诏之间前后主要进行了三次斗争,主要包括南诏与吐蕃联合攻打唐朝、南诏与唐朝共同打击吐蕃等战事,最终两国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内部矛盾的激化不得不重归于好,但唐诏之战的影响却没有因为两国的握手言和而变成积极的,这场战争对两国都造成了不利影响,三十多年后两国的相继灭亡与这场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唐诏之战最大的影响就是衰减了两国的国力。安史之乱已经使唐朝走向了由盛转衰的路程,在唐诏之战中,南诏大肆掠夺唐朝的土地和人口,当时的唐朝本来就已经没有了盛唐时期的能力,被南诏这样侵略肯定是吃不消的,所以唐诏之战对唐朝的影响在于直接削弱了唐朝的国力,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对于南诏来说,南诏本来已经发展到了很强大的地步,尤其是它在统一了云南地区之后,但是在巨大野心的驱使下他们发动了对唐朝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并不是赢家,虽然有的时候也能攻下唐朝的城池,但是不久之后又会被唐朝夺回去,长期的征战没有给南诏任何好处,反而因为战争损失了很多资源和人力,即使与唐朝签订了协议不再战争,也没能改变最后被大和所灭的结局。

这就是唐诏之战的影响,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在这场战争中,参战的两个国家都没能得到利益,反而让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紫荆关之战:挽救大明命运的关键一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入北京,京师大震。次日,皇太后命令明英宗的弟弟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景泰帝朱祁钰监国。在最初的慌乱过程中,明国的中央并没有很快的完成统一的决策。郕王命令群臣商议战守方略,侍讲徐珵夜观星象,认为星象有变,京师应当南迁。就在大家莫衷一是的时候,如中流砥柱般的名臣出现

  • 大唐定鼎的决定一战 李世民的灭郑夏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大唐武德三年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王在刘武周、宋金刚被歼灭时就已预料到唐将以郑为下一个目标,因此早已做好了动员准备。按照当时唐郑的军事对比,郑虽然稍弱,但胜在本土作战,又采守势,原本应该会出现比较惨烈的拉锯场面,不料才一开战,王世充的局面就迅速恶化,郑国各地守将竟然纷纷不战而降

  • 唐初的浅水原之战: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浅水原之战,是发生在唐武德元年六月到十一月的一场战争,是唐朝秦王李世民率领军队在浅水原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因此这场战争的参展方就是唐朝和薛举父子,这一战役一举击败了薛仁杲,同时夺取了陇西,并且除去了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 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采用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

  • 廊坊大捷真相:就是个笑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廊坊大捷 “大捷”,顾名思义,就是在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廊坊大捷”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发生在廊坊的一次战役,“大捷”之名出自清政府,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这次战役事实上很难被称以“大捷”,甚至被认为是一个笑话。 1900年,慈禧太后想废掉皇帝而立“大阿哥”溥俊为帝,据说年号保庆,差点中国最后一位

  • 北周灭北齐之战背景介绍 北周灭北齐之战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宇文邕 公元576年,北周灭北齐之战打响,历时3年时间最终以北齐的亡国而告终,北周灭齐之战主要战役有河阴之战、平阳之战和邺城之战等。这场战役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北周灭北齐之战背景原因 公元550和556年,高氏和宇文氏分别篡夺东魏和西魏政权称帝,史称北齐和北周。北齐拥有今河北、山东、安徽及山西、河南

  • 中原大战简介 中原大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原大战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各路军阀的混战使中国发展受阻。此战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930年5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 1928年6月北京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垮

  • 田庄台战役中日双方的伤亡情况如何 为何清军伤亡远远多于日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田庄台战役 根据相关资料,田庄台战役中,中日双方的伤亡数量相差很多,清军的伤亡远远多于日军,但两军投入的兵力数量其实是差不多的。可能有人会认为是火力和战术差异造成的,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次战斗中,日军伤亡160人注,清军损伤2000余人注。日军投入了三个师团的主要兵力,有十名将领,即四名中将(野津道

  • 威海卫战役的影响有哪些 威海卫战役标志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是甲午战争后期的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此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帝国主义开始看清清政的腐败无能,开始大肆掠夺中国的领土,加快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威海卫战役将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打破了清朝统治者自以为“自强中兴”“中外和好”“一片祥和”

  • 百团大战到底有多少个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百团大战的胜利,是八路军史上的重大事件。许多人都知道百团大战,但是具体如何又不甚了解。人们常常会问,这百团大战真的是有一百个团参战吗?它的名字从何而来呢?事情还得从1940年说起。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

  • 三峰山之战简介 三峰山之战的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经此战,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陈和尚等主要的将领,至此,金朝已经是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三峰山之战简介 当金朝连年入侵南宋,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实力之时,蒙古人却在它的背后迅速兴起,把金人赶出东北老家,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