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百团大战到底有多少个团?

百团大战到底有多少个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61 更新时间:2024/1/25 14:44:05

百团大战的胜利,是八路军史上的重大事件。许多人都知道百团大战,但是具体如又不甚了解。人们常会问,这百团大战真的是有一百个团参战吗?它的名字从何而来呢?事情还得从1940年说起。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三峰山之战简介 三峰山之战的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经此战,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陈和尚等主要的将领,至此,金朝已经是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三峰山之战简介 当金朝连年入侵南宋,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实力之时,蒙古人却在它的背后迅速兴起,把金人赶出东北老家,逼迫

  • 武汉会战简介之血战大别山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武汉会战中的血战大别山历来为人称道,在大别山附近地区的战役是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小界岭战役就有第二个台儿庄战役之称。 8月27日,日本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进攻。刚开始日军强攻守军正面阵地,守军依托外围工事和城墙顽强抵抗,顶了两天,使日军进攻屡屡受挫。后日军迂回成功,守军被迫撤退

  • 越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越灭吴之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越王勾践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灭吴之战可以说是一场报仇与反报仇的宿怨,卧薪尝胆的勾践最终完成了复国、灭吴的大业。越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吴国和越国是地处长江下游一带的两个诸侯国。 公元前514年,阖闾(又作阖庐)登上吴国王位,任用逃亡到吴国的楚国贵族伍子胥和齐国人孙武,改革

  • 雅克萨战役中的“特种兵”:藤牌兵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中俄雅克萨战役中除了战场厮杀的清兵外,还有一支神秘的队伍,叫做“藤牌兵”,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了。这支藤牌兵在雅克萨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就决定调福建藤牌兵500人,由台湾人佐都督何佑率领前往雅克萨。《平定罗刹方略卷三》记载:“康熙二十五年二月甲午,命发藤牌

  • 中印战争简介 中印战争的时间是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战争不过数次。其中,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国际知名度很高的一战。此战的概况和时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印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

  • 秦攻百越之战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前219年,秦朝对百越发动三次战争,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场战役,秦始皇将岭南之地纳入秦国版图,然而主帅屠雎也最终战死。那么这场秦攻百越之战背景是什么?影响又如何?秦攻百越之战历史背景 秦时,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 越人 ,因其分部众多,故称为

  • 秦攻百越之战简介 秦攻百越之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也开始征服百越之旅。双方经历三次大战后,秦始皇成功灭掉百越,从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皆归于秦朝版图。秦攻百越之战简介 秦统一六国后国后,开始征服南越,越是指当时长江下游至南海交州湾沿海居民的泛称,因其种姓繁多,故称之为“百越”。始皇二十八年(前219

  • 东汉统一战争简介 东汉统一战争的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25年至公元36年,是东汉统一战争发生的时期,经过扫平关东、平定东海、统一燕蓟、镇压赤眉、并吞陇西、灭蜀之战,刘秀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东汉王朝。东汉统一战争简介 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关中、陇右等地的割据势力,再次

  • 金门炮战简介 金门炮战的时间是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参与的战争并不多,和国民党军队的交手则更少。金门炮战是其中的典型一战。我们来看看此战的概况。 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炮战由中

  • 崤底之战简介 崤底之战的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崤底之战发生于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的赤眉军和刘秀军之间,最终,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那么此次的崤底之战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崤底之战简介 建武三年正月,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归的赤眉军在湖县(今陕西潼关东) 一带击败东汉大司徒邓禹军及救助邓禹的冯异军(参见湖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