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马嵬驿兵:一场因沉溺美色而酿造导致的悲剧

马嵬驿兵:一场因沉溺美色而酿造导致的悲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4/1/25 6:52:51

马嵬山兵变过程复杂多变,即便是现如今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依然可见其影子。这次兵变过程和影响对后世学者对于唐文化和兵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嵬山兵变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潼关失陷。潼关是中国古代京城重要的关口,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道路狭窄。唐玄宗派精兵大将重兵把守。叛军攻不进去潼关,但唐军内部却出现了矛盾,唐玄宗听信谗言,接二连三下令让其大将不再蹲守潼关,而是派兵迎战。关外的敌军早已预谋已久,养精蓄锐,只等唐朝大军出关,一举歼灭。待大将哥舒翰带兵出关被敌军打的落花流水后,想要收拾残局,却有心无力,最终惨败被俘。第二阶段。玄宗出逃。潼关失守,大将哥舒翰被俘虏后,长安城内乱作一团,一些官员和士兵纷纷放弃长安城,开始出逃。唐玄宗意识到想要挽救已无办法,身边大臣筹谋划策却无计可实施,最终不得不带着贵妃杨玉环和皇子出逃。第三阶段:发生兵变。唐玄宗带着贵妃和皇子出逃,一路走走停停,受尽千辛万苦。走到马嵬山时,遇到了叛军主帅陈玄礼,陈玄礼杀死皇帝身边士兵,逼迫他赐死杨贵妃。唐玄宗为保性命,狠下心来,将杨贵妃赐死在了马嵬山西门外。第四阶段:灵武即位。叛乱主谋李亨登基。

马嵬山兵变过程跌宕起伏,后来被改编到戏剧和影视之中,是唐朝著名的一次兵变事件。

马嵬驿兵变简介

马嵬驿兵变简介介绍了马嵬驿兵变的整个发展过程。从兵变名字可以得知,这次兵变发生在马崽坡,即现在的陕西兴平市西侧。兵变时间是公元前七百五十五年,俗称天宝十四年。马嵬驿兵变的主人公是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和唐朝最大的地方军阀安禄山

马嵬驿兵变简介主要概括了这起兵变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据历史记载,马嵬山兵变是由于安禄山和地方将领史思明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之为安史之乱。由于事发突然,唐朝军队阻挡不及时,唐玄宗只得带着他宠溺的贵妃杨玉环和皇子逃离长安,在行军走到马嵬山的时候,禁军主帅陈玄礼杀死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并逼迫唐玄宗杀死杨玉环。唐玄宗为保住自己性命,赐了杨贵妃三尺白绫,杨贵妃死于马嵬驿西门外的三门佛殿。

安禄山叛乱之初,唐玄宗原本想要太子李亨接替皇位时,但发现马嵬山兵变的幕后主谋就是玄宗的儿子,当时的太子李亨,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情况。

马嵬山兵变简介提及了此次兵变的结局,最后政府军队成功平息叛乱。唐玄宗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雄才大略,最后却险些在这次叛乱中被夺取政权。主要原因是对自身的管理缺失,骄奢放纵,对杨贵妃过度依赖,沉浸美色最后导致杨贵妃的死亡,同时险些导致国家的灭亡。这也是此次兵变事件最具有警醒意义的地方。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致秦齐韩魏联合攻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垂沙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垂沙之战呢?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和楚国一直都坚持“合纵”政策,但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 因为楚怀王投靠了秦昭王,齐国就想要伺机对楚国进行报复,于是齐国便在此时决定联合魏国和韩国结为同盟,而

  •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 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

  • 高楼寨战役:捻军大败清朝精锐的蒙古骑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伏击战。高楼寨之战背景十分复杂,早在1852年11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捻军都纷纷宣起起义的浪潮。几年之后1855年秋季,豫皖边境的捻军首领最先在毫州的淮河汇集,推荐张乐行为盟主,正式建立了五旗军制。这

  • 渭南之战背景:曹操自赤壁之战后转移目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曾进驻谯郡,制作轻型战船并训练水军,准备继续向南方进兵。七月,曹军自涡水、淮水出肥水,到达合肥,但

  • 蔡州之战的爆发直接推动了金朝的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蔡州之战是金朝对抗南宋和蒙古联合的最后一场战役,从蔡州之战的结果得知,金朝在这场战役中走向了灭亡。纵观蔡州之战的整个过程,蔡州之战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双方力量悬殊过大,走下神坛的金朝在面对南宋和蒙军的联合时,除了背水一战,便无路可退。 公元1234年,金哀宗匆忙召集文武百官,将自己的君主之位

  • 雁门之战北宋对辽战争难得的一次大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980年,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雁门关进发,这是辽国向北宋发动的第二次大举南侵。 雁门关地处北宋与辽交界地带,是北宋防御辽国进攻的重要关口,守将杨业时任州刺史。杨业即世传“杨家将”中杨继业的原型,骁勇善战,外号“杨无敌”。此时,杨业麾下仅有守军数千人,面临

  • 鸡父之战:失败未必从主力崩溃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一场战役的失败,往往显示出地崩山裂式的态势,最明显的表象是主力部分被彻底击溃,或者溃散。然而,溃败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从主力开始,甚至主力还未伤到毫发,战斗序列就已经分崩离析,局面完全不可收拾,说得形象一点,主力还在摩拳擦掌呢,败局就已经确定。这是怎么回事? 这如同一个主力球员,他

  • 康熙平定格尔丹叛乱 凯旋时竟然驻跸神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697年,康熙平定格尔丹叛乱,凯旋时驻跸神木城郊。他写给内务府的十七封密札中,其中写道“朕自渡河以来,历府谷县、神木县等处,将近榆林,凡陕西地方,山川形势,又是一种别样景致。……风俗淳厚,人心似古,水土好,人无杂病,食物亦多,山上有松树柏树,远看可以看得。……朕在神木,得土物、点心二种,送到延禧宫

  • 唐诏之战:一场以土地争端引起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唐诏之战是唐朝和吐蕃之间为了南诏的归属问题,而爆发的一系列战争。而在字面意义上了解的,很多人都以为唐诏之战的双方是唐朝和南诏,简单的字面之差,让很多人都对这场战争有了误解。 其实,唐诏之战的双方是唐朝和吐蕃,关于这场战争,最初是由吐蕃和唐朝之间的土地争端引起的,吐蕃和唐朝之间常年不和,双方经常在边

  • 紫荆关之战:挽救大明命运的关键一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入北京,京师大震。次日,皇太后命令明英宗的弟弟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景泰帝朱祁钰监国。在最初的慌乱过程中,明国的中央并没有很快的完成统一的决策。郕王命令群臣商议战守方略,侍讲徐珵夜观星象,认为星象有变,京师应当南迁。就在大家莫衷一是的时候,如中流砥柱般的名臣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