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越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越灭吴之战的结局

越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越灭吴之战的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37 更新时间:2023/12/22 22:33:04

越王勾践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灭吴之战可以说是一场报仇与反报仇的宿怨,卧薪尝胆的勾践最终完成了复国、灭吴的大业。

越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吴国和越国是地处长江下游一带的两个诸侯国。 公元前514年,阖闾(又作阖庐)登上吴国王位,任用逃亡到吴国的楚国贵族伍子胥和齐国人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大将,在柏举之战击溃楚军,占领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荆州市东北),称霸东南。越国定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楚国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使越国力量迅速壮大。

吴王阖闾在与越王勾践一战中重伤而死,阖庐临终命其子夫差“必毋忘越”。自吴王阖庐战死,夫差即发誓为父报仇。他派人站在庭中,每逢他出入,那人就对他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夫差回答说:“唯。不敢忘”。吴日夜练兵,准备报复越国。勾践带着范蠡等人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历尽艰辛,终于得到夫差的信任,于3年后被释放回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誓要报仇!

越灭吴之战的结局

范蠡率兵攻下姑苏之宫,俘获吴王夫差。勾践要把夫差送到甬东(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之翁山),赐给夫妇三百人,以奉养天年。夫差叹息说:”孤老矣,焉能事君?“随即自杀,吴国灭亡。

勾践灭吴后,尽并吴国土地,乃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今江苏省铜山县)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天子。周元王派使者赐勾践祭肉,命他为侯伯。勾践把吴国侵占陈、宋的土地归还两国,把淮河上游的土地送给鲁国,把泗水以东的五百里土地送给楚国。勾践遂号为霸王,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雅克萨战役中的“特种兵”:藤牌兵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中俄雅克萨战役中除了战场厮杀的清兵外,还有一支神秘的队伍,叫做“藤牌兵”,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了。这支藤牌兵在雅克萨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就决定调福建藤牌兵500人,由台湾人佐都督何佑率领前往雅克萨。《平定罗刹方略卷三》记载:“康熙二十五年二月甲午,命发藤牌

  • 中印战争简介 中印战争的时间是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战争不过数次。其中,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国际知名度很高的一战。此战的概况和时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印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

  • 秦攻百越之战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前219年,秦朝对百越发动三次战争,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场战役,秦始皇将岭南之地纳入秦国版图,然而主帅屠雎也最终战死。那么这场秦攻百越之战背景是什么?影响又如何?秦攻百越之战历史背景 秦时,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 越人 ,因其分部众多,故称为

  • 秦攻百越之战简介 秦攻百越之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也开始征服百越之旅。双方经历三次大战后,秦始皇成功灭掉百越,从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皆归于秦朝版图。秦攻百越之战简介 秦统一六国后国后,开始征服南越,越是指当时长江下游至南海交州湾沿海居民的泛称,因其种姓繁多,故称之为“百越”。始皇二十八年(前219

  • 东汉统一战争简介 东汉统一战争的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25年至公元36年,是东汉统一战争发生的时期,经过扫平关东、平定东海、统一燕蓟、镇压赤眉、并吞陇西、灭蜀之战,刘秀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东汉王朝。东汉统一战争简介 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关中、陇右等地的割据势力,再次

  • 金门炮战简介 金门炮战的时间是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参与的战争并不多,和国民党军队的交手则更少。金门炮战是其中的典型一战。我们来看看此战的概况。 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炮战由中

  • 崤底之战简介 崤底之战的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崤底之战发生于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的赤眉军和刘秀军之间,最终,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那么此次的崤底之战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崤底之战简介 建武三年正月,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归的赤眉军在湖县(今陕西潼关东) 一带击败东汉大司徒邓禹军及救助邓禹的冯异军(参见湖县之战)。

  • 隋与突厥之战简介 隋与突厥之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隋与突厥之战 公元581年-602年,隋朝与突厥在北方长城一带(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与内蒙古等地)交战,史称“隋与突厥之战”,最终突厥分裂东西,分别归降隋朝。隋与突厥之战简介 隋与突厥之战是突厥与隋朝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自581年突厥侵隋开始,到607年东突厥臣服为止,共经历26年的时间。突厥

  •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发生了北魏统一北方之战。经过一系列征战,最终北魏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北魏统一北方之战背景介绍 拓跋氏是鲜卑族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居于今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后逐渐南移,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乎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建

  • 中法战争简介 中法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