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望海埚之战:永乐期间痛歼倭寇的一次胜利

望海埚之战:永乐期间痛歼倭寇的一次胜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29 更新时间:2023/12/13 8:46:15

自明朝建国起的洪武时期,日本的倭寇就已经开始频繁侵扰中国沿海了。他们杀掠中国百姓,劫夺财物,无恶不作。中国沿海各地,从南至北,均以倭寇为患。

明朝的军队与凶残的倭寇发生过无数次战斗。在洪武七年,靖海侯吴祯亲率一支明军对一股倭寇展开了勇敢的追击,直追到琉球群岛一带,并成功击败俘获了一些倭寇及其船只;将俘虏押回南京。

但是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扰并没有停止。他们就像贪婪讨厌的蚊子,时不时就上来中国这个巨人的躯体恶狠狠的叮上一口。明军在沿海各地对倭寇的打击也没有停止;爆发过无数次规模不等的战斗。其中以辽东的望海埚之战比较著名;此战规模和战果也较大。

望海埚之战是永乐时期的1419年的夏天打的,也就是永乐十七年。望海埚位于辽东金州。明军的指挥官是江,辽东总兵。这个刘江在永乐九年镇守辽东时,有一次倭寇入侵,导致明朝边军被杀;朝中怪罪刘江不认真设立岗哨,准备追究其责任;永乐皇帝也想将刘江正法,以儆效尤。可是后来又赦免了他,命其罪立功。 之后的事证明这一决定还是对的;刘江自己也很争气。

在望海埚之战爆发前,刘江巡视金州卫金线岛西北的望海 埚,发现此地地势高且开阔,可以驻兵上千人。当地百姓也进言说,以前的明军将领曾在此建筑过城堡,距金州七十里。有倭寇来,这里是必经之路。刘江认定此 地是咽喉要地,上奏皇帝并得到批准在这里垒建城堡,修筑烽火台和瞭望哨。这一举措在实战中果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天,瞭望哨报告:东南方向夜间发现火光,有人生火。刘江判断是倭寇将至,立即派遣步兵骑兵到望海埚城堡中戒备。果然,在第二天,倭寇两千余人乘船直抵望海 埚下,登陆向内地前进。刘江下令犒劳军队,喂饱战马;命都指挥刚领兵在山下埋伏;命百户江隆率兵悄悄绕路到敌船的后方埋伏,断敌归路。并约定:举旗为号 伏兵出击;开炮后奋勇向前攻击;不死战者,以军法从事。

倭寇很快就扑到望海埚之下,刘江果断命令举旗开 炮。明军伏兵立即杀出,两面夹攻;将士无不奋力死战;明军马队也冲入敌阵纵横奔突。落入伏击圈的倭寇没有地利,又腹背受敌,遭受灭顶之灾,死尸遍布草丛, 被打得大败。一部残存的倭寇逃入樱桃园的一座空堡内,明军奋勇追击,包围空堡;并请战攻入堡内杀尽倭寇。

刘江静的否决;而是利用“围师必阙”之法,故意 在包围圈西南处留出一个缺口,以诱引堡内的倭寇出逃。倭寇见有“生路”,果然上当,争相从缺口处杀出。结果明军再次两翼夹击,倭寇大溃。明军斩倭寇首级一 千余,生擒数百人。有少许逃到海船处的,又中了江隆的埋伏,再次杀死和俘虏很多倭寇,无一漏网。

望海埚一战,两千余名倭寇就这样在明军将士的英勇奋战之下全军覆没了。和其他与倭寇的战果相比,望海埚之战的规模和战果,在明朝前期的当时是很大的、少有的。此战之后,倭寇对中国沿海的小规模侵扰虽然不能彻底根绝,但倭寇居然多少年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入侵。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金积堡之战最后是由哪一方大获全胜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金积堡之战是陕甘回族叛乱军在金积堡地区对抗清军的一次重要战斗。这场战役的重要指挥官是左宗棠、马化龙等人,战役的结果以清军获胜,陕甘回民叛乱失败而告终。那么金积堡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呢?左宗棠是如何领导取得了胜利? 1869年,北路清军刘松山部进抵灵州,在9月8日攻占郭家桥。中路清军由固原、平凉北进,左

  • 垓下之战过程:垓下之战最终哪一方战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垓下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一场战役,战役的双方楚军和汉军,这场战役是楚军和汉军的战略决战,也对后来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元前202年的时候,汉军的灌婴带兵攻占了彭城,而且还攻下了楚国的许多地区。淮南王英布也进入了九江地区,之后和灌婴会合一起进攻城父。与此同时,刘邦从固陵向东进军,一

  • 柏举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是联合吴国来牵制楚国。晋国人教会了楚国人用战车,御射等,所以吴国就逐渐强大了起来,寿梦就自己自称吴王

  • 东京汴梁城破时 宋朝的80多万禁军都去哪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沿用了后周世宗柴荣的禁军制度,将全国精锐士兵调入京师,编入禁军。宋朝建国的初期,全国军队数量也不足30万,其中禁军只有10万余人。但宋太祖不愧是职业军人出身,就依靠这么点家底,收两湖、入蜀川、复岭南、并江南,基本上统一了南部地区。 到了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之时,宋朝军队的数

  • 东晋北伐的评价:东晋收复失地的典型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自从东晋建立之后中原的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胡人的手中,尽管有许多人对这种情况不以为意,只想着安心在江南地区平安的生活,然而却总是有一些爱国的人想要北伐中原,夺回哪些失去的领土。所以东晋时期历代总会发生北伐方面的战争。尽管这些战争大部分都是失败了,但是依旧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东晋北伐比较有名的

  • 官渡之战结果:一个出乎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事前所未有的巨大果实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整个国家更甚者是整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作战,而最终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朱元璋在其中享受了优厚的胜利果实,而且一举还将陈友谅攻打的毫无还手的能力。那么当初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呢? 鄱阳湖之战的背景还要从元朝末期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因为国家朝政十

  • 柘皋之战导致宋军先胜后败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柘皋之战是发生在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141年,战役的发生地点是柘皋一带,因此历史上称之为柘皋之战。柘皋之战南宋军队打败了金军,但是后来由于统帅张俊抢夺战役胜利的功劳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与指令,造成了宋军被金军打败,战役之后金军撤走,宋军也各回驻地。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柘皋之战结

  • 后周攻南唐之战:加快了国家的统一步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 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就联合后

  • 涿鹿之战的历史影响:为中华民族奠定基调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华民族一向自称是炎黄后人,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底蕴,但是在距离现在大约5000年前,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涿鹿之战中,我们的祖先战胜了蚩尤部落,因此才有了炎黄子孙的说法,那么这场涿鹿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在阪泉之战以后,黄帝部落是各大氏族部落的首领,进入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