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的虎牢关之战: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过程和结果

三国的虎牢关之战: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过程和结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98 更新时间:2023/12/8 8:31:50

虎牢关之战是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五位将领。他们在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性命勇往直前,于虎牢关被华雄与吕布所斩杀,他们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们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汉献帝的解放而斗争。”他们分别是:潘凤、武安国、方悦、俞涉、穆顺。

战争过程:

董卓亲自和吕布、李儒、樊稠、张济率15万大军东进虎牢关,又给李傕郭汜发兵5万增援汜水关。在虎牢关,董卓命吕布率领先头部队3万,在关前驻防扎营。

联军决定分兵一半迎战董卓军。八路诸侯王匡、桥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各率本部军马在袁绍指挥下进军虎牢关。王匡先到,部将方悦主动与吕布单挑。不足五合,方悦被杀,吕布冲入王匡军,杀了一些溃兵。幸好桥瑁和袁遗赶来救援王匡。他们决定撤退到关外30华里处下寨。

很快,其余五路联军诸侯也来到大营,商议认为吕布不可战胜。这时,吕布军在寨外列阵,八路诸侯迎战。张杨部将穆顺纵马杀向吕布,当即被杀。孔融部将武安国杀出挑战吕布。战到十合,吕布以戟砍断武安国手腕。联军杀出救了武安国,双方各自归营。曹操认为十八路诸侯应该合计败吕布之策,一旦吕布战败,董卓易除。

此时,吕布再次出阵,嘲笑联军。公孙瓒亲自战吕布,战不数合败走。吕布追之,却被称他为“三姓家奴(“三姓”指吕布本姓及其两位义父的姓)”的张飞拦住。吕布战张飞五十合,不分高低。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杀出帮张飞作战。三人又战大约三十合,刘备也持雌雄双股剑加入了战斗。

三位结义兄弟将吕布围在中心,轮番从不同方向攻吕布。吕布无力击败三人,于是佯击刘备,当刘备闪躲时乘隙脱身,奔回虎牢关。三兄弟追吕布,但吕布所骑赤兔马太快,追不上。他们看到董卓后,放弃了追逐。张飞试图杀上关去杀了董卓,但关上箭如雨下,张飞只得回。

结果

八路诸侯联军宣称此战得胜,为刘、关、张得胜而庆贺。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繻葛之战为什么爆发?战争的结果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繻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 繻葛之战的起因: 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继位后,想要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郑庄公得知后,派兵割了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禾稻,致使周、郑矛盾更

  • 唐夏虎牢关之战过程 “玄甲军”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至四年(公元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极其重要战役。 李世民的虎牢之战,因为这一战李世民以3500人一举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割据势力,以少胜多,而且

  • 大非川之战的过程:大唐为何会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大非川之战是发生在唐总章三年,也就是670年的四月到八月,在唐和吐蕃的战争中,唐与吐蕃为了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个镇,而在大非川中的重要作战。这场战争,吐蕃避实就虚,从不与唐军精锐直接交锋,而是断了唐军的粮草后,集中优势兵力夺取了战争。而唐军远道出征,供给不足,特别是军中的将领不和,终陷败局。

  • 三木合战中的重要人物是谁?三木合战的战役结果及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木合战是在羽柴秀吉和别所长治的带领之下所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22个月之久。织田信长派遣羽柴秀吉进行的中国征伐其中一场战事,在天正6年(1578年)起发生在播磨国三木城的一连串战事。主要是针对背叛织田家的别所长治进行征伐,因为秀吉采用断粮战术迫使三木城开城而声名大噪。 三木合战发生在日本春秋

  •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失败后巨额赔款让人目瞪口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约定,清政府除了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

  • 宁远大捷的战役结果及评价 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威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宁远之战是1626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民的士气和决心,同时也成就了一位杰出的将领,

  • 唐灭百济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战争的过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唐灭百济之战,是660年发生在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的战争,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的作战。 唐灭百济之战原因 唐灭百济之战,是发生于唐高宗显庆五年时期,当时是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由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的一场作战。这场战争

  • 定川寨之战是宋朝无法接受的失败?战争的评价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据说定川寨之战是宋朝无法接受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 首先关于“定川寨之战”,它主要发生于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在1042年期间。当时是在宋与西夏两国的战争中,西夏的军对开始进攻宋泾原路,并且最终在定川寨将宋军击败。至于战争的经过具

  • 伊阙之战是战国历史上场杀人最多的战争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这是战国历史上战场杀人最多的战争,没有之一! 伊阙,位于今天洛阳龙门,号称天子门户,中原要道,对于这个地方,中国历史上每个想要攻克洛阳,进逼关中的君主都不会陌生,两千多年前,这里也爆发了一

  • 万历朝鲜战争的背景及影响:战争伤亡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悬殊,在这场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人数和作战能力和策略都很重要。作为朝鲜的强力后援的明朝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相当强势,实质上这更像是明朝和日本的对抗。 万历朝鲜战争发生在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