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木合战中的重要人物是谁?三木合战的战役结果及背景

三木合战中的重要人物是谁?三木合战的战役结果及背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3/12/18 19:28:54

三木合战是在羽柴秀吉别所长治的带领之下所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22个月之久。织田信长派遣羽柴秀吉进行的中国征伐其中一场战事,在天正6年(1578年)起发生在播磨国三木城的一连串战事。主要是针对背叛织田家的别所长治进行征伐,因为秀吉采用断粮战术迫使三木城开城而声名大噪。

三木合战发生在日本春秋战国时代天正七年到天正八年。那么三木合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最终的结果又是哪一方大获全胜?在6月的时候羽柴秀长进攻淡河城,却遭到城主的激烈抵抗,使羽柴秀吉在短时间内无法攻陷,于是就放弃淡河城,率军进入三木城协防,淡河城随后被秀吉军占领。扫清了三木城外围战。

之后别所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时平田砦合战时,秀吉的武将接到粮道切断的任务,在平田砦担任守备。天正7年9月初,利氏与三木城的别所氏,确定将平田砦粉碎,三木城运输武器和粮食的计划。但结果由于兵力过少无法坚持平田砦被粉碎的计划,谷卫好讨死。

最后三木城被笼城下粮道遭闭锁人员过多的消耗,导致战斗力低下。最后终于认识到了不会再有胜利的胜算的别所长治下定决心,向秀吉送去了以城主一族的性命来换取家臣以及领民的性命的条件的降伏书状。

秀吉拿到书状之后,很快接受了条件并向城中送去酒菜。在三木城中,别所长治将残的将士和人夫集中到广场,举行离别的宴会,城主尽情地向家臣道别。第二天,城主一族与妻子自杀了,当时是天正8年正月17日。

秀吉正式接受三木城之后,宣布赦免城中残余的兵将,并向四散的领民发布归属的通告以示德政。就这样秀吉一生中最艰苦的,长达22个月的三木城合战终于结束。

三木合战中的重要人物

三木合战是日本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日本春秋战国时代天正七年到天正八年,作战双方分别是当时身为织田信长部将的羽柴秀吉和播磨国的地方豪族别所长治。那么三木合战中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呢?战争的主要指挥官是谁?

在三木合战中,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别所长治。别所长治出生于1558年,是日本战国时期播磨的重要大名。别所长治是别所安治的儿子,也是波多野秀治的女婿。织田信长在攻打毛利辉元的时候,别所长治是属于织田家的,但之后由于织田家进攻波多野氏,与丰臣吉秀不合,于是就与波多野秀治一起反抗织田信长。

别所长治以死守三木城的方式与丰臣秀吉应战,在毛利辉元的支援下,一度击退了织田信长的军队;但是由于粮食不足与水源供应不足而失守,毛利辉元的援军也被击退;而别所长治也在三木城被包围两年后自杀逝世。

在三木合战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就是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的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了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是1590年到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国爱知郡中村,是一位贫农的儿子。最初叫木下藤吉郎。在1568年才改名为木下秀吉。他因为与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作战有功,在1573年被封为近江国长滨城城主,之后改木下姓为羽柴。

三木合战的战争背景:

三木城主别所长治作为播磨国的有力豪族,早在天正3年(1575年)便曾参见织田信长表示臣从。但基於对织田信长委派负责中国征伐的羽柴秀吉不满,加上织田家又攻击妻子的娘家丹波国波多野氏,因此别所长治接受毛利辉元的策反,在天正6年(1578年)2月,别所长治正式反出织田家,引7000-8000兵力守城,播磨豪族三木通秋等亦相继呼应起事,从海路运送兵粮进入三木城。为阻止事态恶化,羽柴秀吉也接受黑田孝高的建议,在3月出兵反制,而别所家内亲织田的重臣别所重栋亦出奔投效羽柴秀吉。

三木合战的战役结果:

天正8年(1580年)1月,羽柴秀吉持续进攻三木城的支城,在1月6日进攻别所长治亲弟别所友镇守的宫上砦,1月11日攻打重臣别所吉亲镇守鹰尾山城,顺利收拢对三木城的包围,而三木城中因为粮食断缺,也出现大量饿死者,秀吉遂派遣别所重栋在14日与城中进行联系,别所长治与别所友之、别所吉亲等一族自尽,换取城兵安全,开城投降。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失败后巨额赔款让人目瞪口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约定,清政府除了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

  • 宁远大捷的战役结果及评价 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威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宁远之战是1626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民的士气和决心,同时也成就了一位杰出的将领,

  • 唐灭百济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战争的过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唐灭百济之战,是660年发生在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的战争,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的作战。 唐灭百济之战原因 唐灭百济之战,是发生于唐高宗显庆五年时期,当时是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由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的一场作战。这场战争

  • 定川寨之战是宋朝无法接受的失败?战争的评价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据说定川寨之战是宋朝无法接受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 首先关于“定川寨之战”,它主要发生于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在1042年期间。当时是在宋与西夏两国的战争中,西夏的军对开始进攻宋泾原路,并且最终在定川寨将宋军击败。至于战争的经过具

  • 伊阙之战是战国历史上场杀人最多的战争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这是战国历史上战场杀人最多的战争,没有之一! 伊阙,位于今天洛阳龙门,号称天子门户,中原要道,对于这个地方,中国历史上每个想要攻克洛阳,进逼关中的君主都不会陌生,两千多年前,这里也爆发了一

  • 万历朝鲜战争的背景及影响:战争伤亡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悬殊,在这场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人数和作战能力和策略都很重要。作为朝鲜的强力后援的明朝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相当强势,实质上这更像是明朝和日本的对抗。 万历朝鲜战争发生在十六

  • 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三都谷之战的起因与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都谷之战是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九月,宋军于三都谷(今甘肃甘西附近)击败青塘吐蕃部的战斗。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 三都

  • 史上桂陵之战孙膑为田忌谋划奇招 该计策被收入36计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田忌的意见是率军直趋邯郸,孙膑

  • 浊泽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战争的过程及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 史称“浊泽之战”此战,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胜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 浊泽之战评价: 历史典籍中,对公元前369年发生的那场浊泽之战的评价,多见于《史记·魏世家》上。

  • 阪泉之战的原因是什么?阪泉之战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那阪泉之战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带来阪泉之战的原因、过程、影响的相关内容。 阪泉之战的发生原因: 据后世考证阪泉之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原始农耕社会所形成的氏族制度走向衰落,部落间为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日益频繁。在这时期,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