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对游牧骑兵的三大战术

中国古代对游牧骑兵的三大战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44 更新时间:2024/1/4 14:24:02

1、战车

战车的战争运用应该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吴、孙《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汉代的武刚车自然有了大发展,据说长二丈(6米 多),阔一丈四(4米多),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既可以运送士兵、粮草、武器,蒙上牛皮犀甲,捆上长矛,立上坚固的盾牌,开上射击孔,在作战时还可 以环扣而成为坚固的堡垒,它的发展一直到了明朝还有。而且加了大炮,再后来就是英国人的Tank了。车的种类很多,一直是中原农耕明的重要战争装备,汉 时主要有轻车、戎车、云车、指南车、辎车等,《后汉书·舆服志》:“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藏在武库;戎车,其饰皆如之。蕃 以矛麾金鼓羽析幢劈翳,车胃甲驾之箙”。这两种应该都是后来各种野战车的雏型。如果把车作为重武器的一种,那么床弩也应该算车.到了朝床弩射程可达 500米,契丹大将萧达览就是被床弩射杀的.

2、弓弩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 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战国策·韩策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 百步外)。真不知道古人的一步是多少公分,如果按一点五米,就是900米,当然是不可能的。汉代的弩,有用双臂拉开的「擘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两 种,弓则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这里对弓弩战法补充一点,宋朝的时候,临阵遇到敌人骑兵突击时,一般会采取试发射,既在300米范围内由一 弩手试射,如果能打到骑兵阵内,则弩手齐射;在200米时弓手试射成功,则弓手齐射.宋时由于失去了西北产马地,骑兵数量很少,而且常分散使用,除了岳 飞的骑兵队外,基本没有骑兵集团作战的经历。

秦赵长平之战,赵骑兵几次冲锋都无果,为什么?当时的秦弩是脚蹬弩(所谓秦弓),专家说射程在300米,有效 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或许这些专家搞错了?反正到了后来肯定已经发展到了340米,宋朝的神臂弓,弩,射程可达370多米,)于是在150米内组成 了密集火力网,而且秦军是三行轮流发射,以骑兵的全力冲锋速度(每秒10米),双方兵力比为1:1,那弩手可以发射3轮,弓手一次持四箭,发射速度很快, 所以当骑兵到达弓弩手面前的时候,已经经过6-7轮生死考验,十亭已去了八亭,而且还远没完成任务。

3、长矛

春秋车战的时代,车兵持的矛是3米,到了战国,步兵的矛已经发展到了4-8米,列阵而出可谓刀枪森严,(唐朝的时候是”列队而出,如墙而进“)面对密集的长矛组成的铜墙铁壁,试问骑兵如突破?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步兵对骑兵的优势在于阵式、战车、密集的劲弩和长矛。在拥有火力优势的 密集步兵阵型面前,骑兵若进行正面突击是非常困难的。

兵无常势,骑兵的优势是速度,速度决定了骑兵在战术选择上比步兵更加灵活。虽然你有火力优势,但我可 以在你的阵型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突击你;当步兵的队伍出现混乱的时候,骑兵的突击将是致命的。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骑兵还可以主动选择突击或撤退——反正 你追不到我^_^;即使你布好了阵型,骑兵也可以迂回包抄你的后勤通道。

所以,这是机动力与火力的两种战斗。步兵要战胜骑兵,光有战车、劲弩和长矛还远远 不够,必须还要有优秀的指挥艺术和训练有素、临危不乱的素质,才能随时了解战场情况、迅速转换阵型。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大明戚家军精锐最后一战----萨尔浒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将星陨落万历十五年(公元1588年)农历十二月七日,六十岁的戚继光突然发病,病急且重,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十二月八日便离开了人世,这一天也是中国人传统的腊八节。一代将星陨落,但戚继光为明帝国留下了他用毕生精力操练的军队和练兵的纪要,戚继光在任时,曾经有将全国的百万明军由他重新轮训的设想,没有被朝廷

  • 彭城之战---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楚汉时期另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却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以致研究者寥寥无几。个中原因只有仁者见仁。但是这场战争却是一个无法忽略,在中国战争史以致世界战争史都应该有一席之地的战争。它就

  • 巨鹿之战---大秦最致命的一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说起秦朝,人们总是先想到大秦雄师,其气吞如虎,横扫六合的气概让千年来无数风流志士遐想,讴歌!秦之兴起,无疑其内在战争机器的疯狂开动,外在百万铁军的征讨四方,打下前所未有的天下。然而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真是应了其兴也勃,其败也勃。秦朝大厦倒塌之快,其内在外在有各种问题,但是给予大秦最沉

  • 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为巩固统治,借口清除叛乱,杀掉在楚汉战争时期分封的 异姓诸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同时,他又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分封 同姓子弟为王,使皇室陷于孤立,于是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并立下“非刘氏王者,天下 共击之”的誓言,企图用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持刘氏的

  • 秦统一六国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 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 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

  • 东汉统一战争---重建刘姓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东汉王朝的统一之战,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利用新莽政权被推翻后群雄并起、中原 无主的有利时机,以武力进攻为主,以政治诱降为辅,先后镇压赤眉农民军,兼并群雄 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刘秀夺取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的胜利果实,在血泊中重 新建立起封建统治秩序。由于这场战争在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稳定

  • 官渡之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 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 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

  • 赤壁之战---奠定三分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 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 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 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

  • 最早的军事密码来源于北宋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密码通讯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早期的情报是使用书面公文的方式实施传递,一旦落入敌手,难免泄密,即使使用腊丸、虎符、口头传递等方式,如果信使被敌人俘获,经受不住严刑拷打而叛变,也是不安全的。因此,寻求一种只有极少数人明白,更安全的通讯方式,是军事家大力思考的重点。北宋《

  • 历史上收复台湾的7次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第一次战役(三国时期)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国主孙权在进行中原的残酷争斗,已经开始向海上发展。公元227年,孙权在东治(今厦门)训练能出远海作战的水师,并建造大型战舰数百艘。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当时的夷州(今台湾省),遭到当时土著蛮荒的轻微抵抗。由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