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共和国陆军11王牌军

共和国陆军11王牌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3/12/13 7:00:30

中国王牌军

第一:54军第160师(旅)

第160师(前第130师)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第44军)的主力师。1945年12月由冀热辽军区第15、第16团和晋绥军区直属第32团合编组成的辽西军区保安第1旅。1947年4月改为西满军区独立第1师,8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19师,1948年11月改为第44军130师。先后参加了血战四平街、锦州战役、天津战役和广东战役。是战功赫赫的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第44军)的主力师。该师1953年2月参加了朝鲜金城战役、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了对印度自卫还击战,给印军主力以歼灭性打击。大灭了印军的嚣张气焰。1979年参加了广西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第160师配属第41军,其中第160师作战勇猛,势如破竹,扭转了战局。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表现最好的三个师之一。该师几乎无役不与,可以说该师的团史战功都比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功更多。该师战功赫赫、猛将如云,从建师起获得的功勋多不胜数,终生未打过败仗,可以说,160师打过的仗比一般的师去过的地方还多,战斗经验之丰富、战斗素质之高、战斗作风之英勇都是冠盖全军。 (只可惜这样一只部队在03年裁军时裁掉了)

第二:54军127师

127师是从南昌起义一直到现在我军保存最完整的部队,我军历史上的一些顶级名将都是出自该师或在该师任职,如林彪粟裕徐海东、黄克诚等,将军不下180人。

第三:39军116师

116师是陕北红军红2627军的老底子,是39军急先锋,在39军大多数的功绩中116师基本上是主创者,而且在朝鲜战场上云山之战中战绩显赫,与美军、英军的头等王牌军都交过手并都取得了胜利,这在我军中恐怕绝无仅有,并解放了朝鲜的两个首都,在各次战役中都是头号主力师,而且在东北时就冠盖全军并极为好战,从建师以来每战必胜,军队政治素养极高,战役战术质量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在解放军中的地位非常高。

第四:38军113师

以前在38军中虽112师稍占点上风,但是113师是在朝鲜战场上的头号主力师,战功不低于116师,可以说38军的“万岁军”称号多一半是113师征得的。虽然有人评价说112师的最大作用是335团飞虎山大战美军使得112师2次战役没使上大劲,但是335团2次战役松谷峰阻击战打得也很好且112师主力是334团,所以这不是理由,我想113师一贯擅长长途奔袭和阵地阻击,如果派112师去三所里我看未必成功,因为113师仅比美军早到5分钟,如果112师去肯定又象1次战役一样放羊。在近10年中,113师的各项军事建设都比112师强,演习也把112师打得鸡飞狗跳,我想恐怕是113主官大部分是名门之后或是各项素养极高的原因吧,我记得**的女婿曾在337团当官。大概将军不下140人。

第五:38军112师

作为4野第一师,在东北历次战役中一贯表现突出,但是打四平却弄得灰头土脸,以致在辽沈战役中看鸡崽,上了朝鲜慎于初战竞弄出黑人团的笑话,被彭德怀一顿狠撸,因为334团的老底子是彭总平江起义的看家部队,一上朝鲜就犯困自然把彭总的面子丢光,若是其他部队彭总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的看家宝出了勺子背地里恐怕把38军的奶奶都操了个遍。 若不是335团飞虎山、松谷峰(网上说松谷峰战役是113师打的是不对的)两个漂亮仗大翻身恐怕得气得吐血!不过112师的战斗力的确超强,第四次战役把美军打得很惨,若不是彭德怀让38军守山头112师打的会更好。现在112师地位已不是东北老大吃老本是不行的,在与1军蓝军团对顶时,334团团部被端很让112师没面子,近期演习也不敌113师,我认为112师应该换换脑筋了。大概将军170人。

第六:41军121师

原4野的4纵10师,是27军的大哥(留在山东的部队后成为27军),在东北时10师是4野的头等主力师,大战新开岭、激战塔山村都是10师的成名作。

第七:12军36师

刘邓的主力,王近山、杜义德的王牌,在2野中一贯独档一面,参加的战役多不胜数,战功显赫。大概将军110人。

第八:39军115师

徐海东带入陕北的红25军老底子,与116师一起扛起39军的大旗,作为39军的第二主力师,在历次战役中也是战功赫赫。大概将军140人。

第九:54军162师

在衡宝战役中,第135师先期楔入敌人纵深,击退了优势敌军的多次进攻,扭住敌人,为全歼桂系4个主力师起了关键作用。

第十:1军1师

1930年4月,红4军与红6军在湖北**会师,组成红2军团。1936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先后参与创建了晋绥抗日根据地,挺进冀中,百团大战,保卫与发展晋西北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斗争。部队也先后扩编为张(宗逊)第358旅、彭(绍辉)第358旅及独立第1、第2旅。大概将军170人。

第十一:20军58师(旅)

第20集团军的前身是红军主力长征离开南方后留在闽浙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是陈毅、粟裕的领导下的老部队。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历史上历次以失败告终的北伐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北伐是指代指历代南方政权为恢复中原、越过长江黄河天堑、统一全国的举动。但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说明历史上中国的北方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实力都明显高于南方,南方统一全国的条件与时机还不成熟。本文将历史上历次失败的北伐简要列出,供读者参考。1、东晋祖逖北伐当时东晋政权刚刚建立

  •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的古战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第一名 赤壁:最受关注的古战场(湖北·咸宁)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这里发生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聚集了曹操、刘备等一带枭雄;后来,苏东坡等文人骚客均不惜笔墨,留下千古名句;而今,人们为了争夺谁是所谓真正的赤壁而新闻不断;小说《三国演义》和各种媒体上的三国

  • 一雪百年耻辱:中国军队全歼印度“杰特”联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我军在中印边境东西线同时发起反击,侵入中国境内的印度军队经过初期的顽抗之后,难以抵挡我军勇猛、凌厉的攻势,纷纷败退。到10月24日,我新疆边防部队全部拔除了班公湖南北两岸及其以北地区的31个印军入侵据点。第一仗结束后,我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挥师南

  • 中国古今七大收复边疆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着名的边疆收复战,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军威1、秦朝蒙恬收复内蒙古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着名将领,祖籍齐国。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内蒙古的叫法产生在现代,秦朝时笼统

  • 中国古代对游牧骑兵的三大战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战车 战车的战争运用应该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吴、孙《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汉代的武刚车自然有了大发展,据说长二丈(6米 多),阔一丈四(4米多),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既可以运送士兵、粮草、武器,蒙上牛皮犀甲,捆上长矛,立上坚固的盾牌,开上射击孔,在作战时

  • 大明戚家军精锐最后一战----萨尔浒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将星陨落万历十五年(公元1588年)农历十二月七日,六十岁的戚继光突然发病,病急且重,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十二月八日便离开了人世,这一天也是中国人传统的腊八节。一代将星陨落,但戚继光为明帝国留下了他用毕生精力操练的军队和练兵的纪要,戚继光在任时,曾经有将全国的百万明军由他重新轮训的设想,没有被朝廷

  • 彭城之战---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楚汉时期另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却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以致研究者寥寥无几。个中原因只有仁者见仁。但是这场战争却是一个无法忽略,在中国战争史以致世界战争史都应该有一席之地的战争。它就

  • 巨鹿之战---大秦最致命的一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说起秦朝,人们总是先想到大秦雄师,其气吞如虎,横扫六合的气概让千年来无数风流志士遐想,讴歌!秦之兴起,无疑其内在战争机器的疯狂开动,外在百万铁军的征讨四方,打下前所未有的天下。然而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真是应了其兴也勃,其败也勃。秦朝大厦倒塌之快,其内在外在有各种问题,但是给予大秦最沉

  • 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为巩固统治,借口清除叛乱,杀掉在楚汉战争时期分封的 异姓诸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同时,他又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分封 同姓子弟为王,使皇室陷于孤立,于是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并立下“非刘氏王者,天下 共击之”的誓言,企图用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持刘氏的

  • 秦统一六国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 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 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