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丝路咽喉:月氏篇, 关于月氏人的来源, 大月氏与小月氏

丝路咽喉:月氏篇, 关于月氏人的来源, 大月氏与小月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2/4 7:48:46

月氏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亦称"月支"、"大月氏"。据《史记·大宛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近百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印欧族说、伊朗族说等。

秦及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东西两侧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头曼曾送长子冒顿为质于月氏。秦末,冒顿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公元前177~前176年,冒顿举兵攻月氏,迫使其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月氏西迁时间另有两说:一说为公元前3世纪末;一说为前174~前161年匈奴老上单于时。)这一部分西迁的月氏,中国史籍中称作大月氏,另有一小部分未能西迁,即南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在大月氏西迁至伊犁河流域以前,这里原久为塞种所居住。《汉书·张骞传》载:"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他。"塞种即古伊朗碑铭及希腊古文献中所载Sacae(Saka)。月氏既击走塞种,塞种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索格底亚那(Sogdiana)地方。

月氏西迁后,服属于匈奴的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种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而乌孙便从此占领了伊犁河流域。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月氏人,便和少数塞种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

大月氏向西南迁徙的道路与塞种大致相同,过大宛西,越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妫水即今阿姆河,古希腊称Oxus,伊朗语称Wakhsu,"妫水"即其译音。又经过约20年,大月氏越过阿姆河,"西击大夏而臣之",并以大夏的巴克特拉(Bactra,即监氏城或蓝氏城,今阿富汗Balkh北部之Bala-Hisar)为都城,使大夏成了属国。至张骞于公元前129~前12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大月氏时,大月氏已占有匝拉夫善(Zarafshan,唐代称那密水)和妫水一带,臣服大夏而王其他,"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地肥饶"、"志安乐"、俨然已成为中亚一大强国。

至公元前1世纪,大月氏分为五翕侯(Yabghu)。据《汉书》记载,这五个翕侯分别为:休密翕侯,都和墨城;扉翕侯,都双扉城;贵霜翕侯,都护澡城;高附(《后汉书》作都密)翕侯,都高附城。对于上述各翕侯的治所及其统治地区,考之者甚多,除高附似无疑为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外,其余皆无法确证。公元1世纪中,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兼并了其他四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国势渐强。从此西方历史上便称之为贵霜王朝(Kushana),中国文献中一般仍称之为大月氏。因此,有的学者称之为贵霜-月氏。然而,五翕侯与大月氏族属是否完全相同,学术界还有争论。以斯特拉博《地理学》为主的希腊古文献记载,灭亡大夏的主要是吐火罗人(Tocharoi);因此西方文献自4世纪始称贵霜治下的大夏故地为吐火罗(Tocharestan)。

月氏人在河西及迁居伊犁河流域时,都以游牧为主,自南下大夏后,大部分逐渐定居和从事农业,并有比较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大月氏王国城市和商业也很繁荣。特别是由于丝绸之路在西域的南北两道,越过葱岭均进入大月氏境内,因此,大月氏曾是古代沟通欧亚经济文化联系的咽喉要道和中转站,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中介作用。

大月氏王国在5世纪后半叶亡于厳哒,但其影响却延及后世。6世纪分布于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据说其统治者的祖先来自河西昭武地方(今甘肃临泽县昭武),自认是月氏人的后代。

小月氏迁居祁连山以南,长期与青海羌人(见羌)杂居,又称湟中月氏胡。汉代开发河西、湟中地区,小月氏又向东北迁徙,游牧于湟中、令居(今甘肃永登)一带。在这里他们有17个部落,胜兵9000余人;在张掖一带,也有几百户、被称为义从胡。河西及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诸守将部下,多有小月氏士兵。久之,小月氏盖已融入羌人之中。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西域狼痕:乌孙兴衰史, 乌孙人是匈奴族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乌孙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兼国名。其族属向有数说,比较重要的为:①匈奴族说。此说强调乌孙"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②突厥族说。主此说者有俄国突厥语学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人。所持理由,一是乌孙与突厥开国始祖的传

  •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 汉字的始祖是谁,汉字有多少个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汉字的起源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

  •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及习俗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五一节的来历起源介绍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2、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

  • 揭秘门神的来历, 战神秦琼为什么会成为门神?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中国,无论是神神秘秘的皇室,或是普普通通的民间,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除旧岁,迎新春;贴门神,祈平安。”的习俗;而门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时,在度朔山上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山上还有一棵绿荫如盖的古桃树。每天清晨,兄弟俩便在桃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

  • 胡同的由来 ,北京胡同的起源与胡同的命名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胡同的由来:“胡同”之称由来已久,据专家考证,胡同二字源于蒙古语,意指“水 井”。当年,有水井的地方为居民聚集之地。因此,胡同的本意应为居民聚 集之地。还有一种说法:元建都北京后,将居民住房按片分开,由蒙古人分管,各片之间由通道分开。通道除供人们行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发生火灾时作为隔离带。虽

  • 小酥肉的由来, 传统美食小酥肉与苏妲己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做法:将肉剁碎,以面裹肉,再用油炸,然后用锅蒸。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全国闻名。但若问起它的来历,多数人则笑而不知,或答非所问了。却不知道它与朝歌有关,发源于现在的马村区一带。有关故事,不可不信。相传,早在

  • 简体字的由来, 中国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汉字简化、简化汉字是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人独出心裁制造出来的。因此,海外有人发难简化汉字,其理由往往是片面的。如果撂开别的企图不说,至少也是不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在今天大陆使用的简化汉字中,有的属于历朝历代的正字,例如:万——唐时用以为萬;个,丰,价,叶,云,号,后,

  • 玉帝的由来 ,道教最高神玉皇大帝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 ,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 ,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玉帝是怎么来的呢?玉皇大帝也是总执天道: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

  • 七情六欲是什么?七情六欲包含哪些情和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得,乾隆皇帝罚小燕子抄写一百遍《礼运大同篇》,是《礼记》中的一篇,“七情”就出自其中。那么为什么七情包括这些呢?说来还挺复杂的。最初,古人只说人有四种感情,就是在《中庸》里

  • 貔貅的传说, 貔貅为什么会受到百姓们的喜爱?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神话中貔貅(pixiu)是龙的第九子。吃遍天下间财宝。吃的多而泄的也多。一天玉皇大帝照貔貅的屁股一巴掌。从此貔貅被封了肛。不能外泄。但食量仍然惊人。所以民间称其为招财的瑞兽。谁拥有了貔貅,那么就会为主人招来更多的财富。貔貅本性极其善良,但对于邪恶却非常气氛。爱打抱不平。所有邪气在它面前都不会通过,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