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漠牧歌:敕勒篇 敕勒部落简史, 敕勒民歌

大漠牧歌:敕勒篇 敕勒部落简史, 敕勒民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54 更新时间:2023/12/23 5:13:40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其它周边的部落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

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

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这样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五世纪初,北魏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敕勒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发展很快。由于受汉族化的影响,逐渐懂得了农耕。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流传很广的一首敕勒民歌,反映了当时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景象: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于北魏统治阶级对敕勒人民的掠夺日益加剧,敕勒人民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敕勒人民反抗北魏的武装斗争。

当时日益强盛的柔然也对敕勒人民进行疯狂的军事掠夺。有的敕勒部沦为柔然的奴隶部落,如后来兴起的敕勒部--突厥部落就曾经是柔然贵族的“锻奴”部。副伏罗部也曾经是沦为柔然贵族的奴隶。公元487年,副伏罗部的首领阿伏至罗和其弟穷奇摆脱了柔然的统治,迁徙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建立了自己本族的政权--高车王国。敕勒政权经向北魏王朝遣使朝贡。

到了北魏明帝时,由于敕勒统治者为争夺王位残杀不已,再加上已经逐渐强大起来的柔然的不断侵扰,力量日益削弱,最后为柔然所败。

当然,敕勒作为一个民族并没有悄然消逝。后来称霸一时的薛延陀、回纥、突厥及蒙古部中古、克烈等部均为敕勒族的后裔。

敕勒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突厥语。他们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小聚会时都要唱歌跳舞。

敕勒是游牧民族。无疑,敕勒人对漠南地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对敕勒川的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丝路咽喉:月氏篇, 关于月氏人的来源, 大月氏与小月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月氏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亦称"月支"、"大月氏"。据《史记·大宛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

  • 西域狼痕:乌孙兴衰史, 乌孙人是匈奴族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乌孙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兼国名。其族属向有数说,比较重要的为:①匈奴族说。此说强调乌孙"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②突厥族说。主此说者有俄国突厥语学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人。所持理由,一是乌孙与突厥开国始祖的传

  •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 汉字的始祖是谁,汉字有多少个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汉字的起源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

  •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及习俗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五一节的来历起源介绍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2、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

  • 揭秘门神的来历, 战神秦琼为什么会成为门神?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中国,无论是神神秘秘的皇室,或是普普通通的民间,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除旧岁,迎新春;贴门神,祈平安。”的习俗;而门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时,在度朔山上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山上还有一棵绿荫如盖的古桃树。每天清晨,兄弟俩便在桃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

  • 胡同的由来 ,北京胡同的起源与胡同的命名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胡同的由来:“胡同”之称由来已久,据专家考证,胡同二字源于蒙古语,意指“水 井”。当年,有水井的地方为居民聚集之地。因此,胡同的本意应为居民聚 集之地。还有一种说法:元建都北京后,将居民住房按片分开,由蒙古人分管,各片之间由通道分开。通道除供人们行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发生火灾时作为隔离带。虽

  • 小酥肉的由来, 传统美食小酥肉与苏妲己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做法:将肉剁碎,以面裹肉,再用油炸,然后用锅蒸。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全国闻名。但若问起它的来历,多数人则笑而不知,或答非所问了。却不知道它与朝歌有关,发源于现在的马村区一带。有关故事,不可不信。相传,早在

  • 简体字的由来, 中国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汉字简化、简化汉字是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人独出心裁制造出来的。因此,海外有人发难简化汉字,其理由往往是片面的。如果撂开别的企图不说,至少也是不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在今天大陆使用的简化汉字中,有的属于历朝历代的正字,例如:万——唐时用以为萬;个,丰,价,叶,云,号,后,

  • 玉帝的由来 ,道教最高神玉皇大帝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 ,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 ,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玉帝是怎么来的呢?玉皇大帝也是总执天道: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

  • 七情六欲是什么?七情六欲包含哪些情和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得,乾隆皇帝罚小燕子抄写一百遍《礼运大同篇》,是《礼记》中的一篇,“七情”就出自其中。那么为什么七情包括这些呢?说来还挺复杂的。最初,古人只说人有四种感情,就是在《中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