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死灰复燃的典故

死灰复燃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23 2:04:07

死灰复燃的意思是什么?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其与感情无关,比喻以前一个或一些事物失去了一个或一些支持而消失,但后来非常相似的一个或一些事物再度出现。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死灰复燃的故事:

西汉时期,朝中有个大臣名叫韩安国,因为触犯了法律,被关进了监狱。

在狱中,有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卒经常侮辱他,韩安国对他说:“你以为熄灭的炭火就再也不能燃烧起来了吗?”(原文是:“死灰独不复燃乎?”)他想警告对方不要做得太过分,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坐牢,以后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田甲听后,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如果能再燃烧起来,我就撒泡尿浇灭它。”

说来也巧,没过多久韩安国便被释放出狱,并被任命做了高官。侮辱过他的田甲得知这个消息后,怕受到报复,就赶紧逃跑了。韩安国扬言说:“如果田甲不马上回来,我就杀了他全家。”田甲没别的办法,只好跑回来,光着身子去向韩安国请罪。韩安国见他这副德行,笑着讽刺道:“你不是说熄灭的炭火再燃烧起来后你要撒泡尿浇灭它吗?”田甲吓得浑身发抖,连忙磕头求饶。最后,韩安还是原谅了他。

成语“死灰复燃”由“死灰独不复燃乎”缩略而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失败了以后又重新振作起来;现在,多比喻已经失败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死灰,烧完火后剩余的灰烬。

死灰复燃的成语示:

死灰复燃这个故事的原意本来指一个人被打进了暗无天日的大牢,外人看来毫无生机了,又重新奋发重新回到官场的情形,引申义是即使很没有希望的人与事,也可能卷土重来。

任何时候,任何小事都必须仔细观察,消防安全上,也是如此,就像一点点烟头也不能小看,必须扑灭,否则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死灰复燃,酿成火灾呢?

死灰复燃的原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燃)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死灰复燃文言文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被打败后,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明珠暗投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明珠暗投,意思是把闪闪发光的珍珠和宝玉偷偷地投到路上行人的面前,行人看到无不愣住,谁也不敢随便上前去拿。后专指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比喻贵重物品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视或好人误投了昏君。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明珠暗投的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很有

  • 带经而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带经而锄,成语,指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带经而锄的历史故事: 古人读书是很刻苦的。汉朝的倪宽跟着孔安国学习五经,缺乏学习费用,倪宽要为弟子们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他下地时总要带着经书,休息时便抓紧学习。 汉朝的朱买臣家里比较贫困,买

  • 拔帜易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拔帜易帜是什么意思?帜:旗帜。易:改变,变换。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拔帜易帜的历史故事: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

  • 暮夜無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该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暮夜無知的历史故事。 暮夜無知的历史故事: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

  • 青云直上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青云直上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青云直上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地名,源于成语青云直上。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青云直上的历史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范雎(jū)的人,因为家境贫

  • 箪食瓢饮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箪食瓢饮的意思是什么?箪食瓢饮是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一个成语,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食”有两音:1.sì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2.shí意思是动词吃,食用,或名词食物。“食”此处应读sì,词性与"饮"相对。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箪食瓢饮的

  • 颠倒衣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颠倒衣裳的文言文 ①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毛传:“上曰衣,下曰裳。”郑玄笺:“絜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孔颖达疏:“传: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曰衣……传言此,解其颠倒之意,以裳为

  • 虚左以待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虚有其表是什么意思?一般形容外表好看,实际上不行同义词是有名无实。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虚有其表的历史故事吧! 虚有其表的故事: 萧嵩是唐朝开国老臣萧瑀的曾侄孙,他身材魁伟高大,容貌秀美,还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相貌非凡。在唐明皇的近臣中算得上

  • 比肩继踵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比肩继踵的意思是什么?比:紧挨着;踵:脚跟。肩紧挨着肩,脚紧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那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比肩继踵的历史成语典故: 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 涸辙之鲋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鲋是什么意思?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涸辙之鲋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庄子的学者。由于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