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暮夜無知的典故

暮夜無知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4/1/31 10:55:59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该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暮夜無知的历史故事。

暮夜無知的历史故事: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黄金来要送给杨震。杨震说:“我深知你的为人,为何你对我却一无所知?”王密说:“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没人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王密很羞愧。

他在太尉任内,中常侍闰为了他哥哥升职,通过汉安帝的舅舅耿室和后兄阎显先后杨震说情,都被杨震谢绝了。原来李闰又请国舅耿宝向杨震推荐,耿宝对杨震说:“李常侍现在是皇上眼前红人,希望对他哥哥能从优提拔,而且这也是皇上的意思”。杨震说:“既然是圣旨,请出示尚书府的书,这样才有根据。”耿宝被驳得哑口无言。

杨震虽然坐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还吃着家常饭菜、出门没有车坐。有人劝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杨震说:“让后世知道他们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孙,这个遗产不是很丰厚吗?”

暮夜無知的基本信息:

【拼音】mùyèwúzhī

【解释】黑夜无人知晓。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事例】你不要以为~就可以为所欲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暗中做事,无人知道

【示例】各怀旧恩,又心服他前知,加意用情,手腕偷力,蒲鞭示辱而已。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青云直上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青云直上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青云直上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地名,源于成语青云直上。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青云直上的历史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范雎(jū)的人,因为家境贫

  • 箪食瓢饮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箪食瓢饮的意思是什么?箪食瓢饮是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一个成语,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食”有两音:1.sì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2.shí意思是动词吃,食用,或名词食物。“食”此处应读sì,词性与"饮"相对。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箪食瓢饮的

  • 颠倒衣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颠倒衣裳的文言文 ①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毛传:“上曰衣,下曰裳。”郑玄笺:“絜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孔颖达疏:“传: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曰衣……传言此,解其颠倒之意,以裳为

  • 虚左以待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虚有其表是什么意思?一般形容外表好看,实际上不行同义词是有名无实。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虚有其表的历史故事吧! 虚有其表的故事: 萧嵩是唐朝开国老臣萧瑀的曾侄孙,他身材魁伟高大,容貌秀美,还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相貌非凡。在唐明皇的近臣中算得上

  • 比肩继踵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比肩继踵的意思是什么?比:紧挨着;踵:脚跟。肩紧挨着肩,脚紧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那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比肩继踵的历史成语典故: 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 涸辙之鲋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鲋是什么意思?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涸辙之鲋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庄子的学者。由于过分

  • 博士买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博士买驴”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喜作长文空文者的经典笑谈。空洞文风问题因何出现?不懂写作技巧,胡乱成篇者,有之;认为长才有分量、有水平,才能说明问题者,有之;无心正事,东拼西凑,敷衍糊弄者,有之;卖弄学问,显摆渊博,习而惯之者,亦有之……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博而

  • 食言而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食言而肥是指违背诺言,只图对自己有利。“食言”,据《尔雅》解释:“食,言之伪也。……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后终不行,前言为伪,故通称伪言为食言。”这就是说:凡假话都可以叫做“食言”。因为吃的东西,吃下就没了。假话也如此,说过就完了,不需要实行和兑现的。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即为“食

  • 木梗之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木梗之患的历史故事: 孟尝君准备西入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君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我这次来,确实也不敢谈人间的事情

  • 白龙微服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龙微服"这条成语,比喻的就是贵人隐藏身分,微服出行,也有时进一步指这样隐瞒身份,恐怕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