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旷日持久的典故

旷日持久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13 更新时间:2024/1/22 6:42:09

旷日持久是什么意思?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指耗费时日。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旷日持久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有个名叫荣蚡(fén)的人。他骁(xiāo)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燕国国君封他为高阳君,命令他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国相赵胜想出一个办法,说道:“齐国的名将田单,善于带兵打仗。我国割三座城池送给齐国,以此为条件,请田单来帮助我们带领赵军作战,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一定取胜,如果打不过荣蚡,那就是白请他来了;即使田单确实有将才,那他也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因此,他不可能为我国的利益而真心实意地抵抗燕军。”

赵奢又分析说:“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不战不降,荒废时间。旷日持久,几年之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被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赵王和赵胜还是没有听赵奢的意见,仍旧割让了三座城池请田单来当赵军的统帅。结果,赵国被卷入了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战,消耗了很大的国力。

后来,人们就用“旷日持久”来形容荒废时间,拖延很久。旷,荒废,耽误;持,持续,拖延。

旷日持久的基本信息: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经年累月、长此以往、长年累月

反义词昙花一现、弹指之间、电光火石

成语出处:

旷: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指耗费时日。

1、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

2、《旧唐书·李密传》:“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

3、《三国演义》九二回: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

4、《野叟曝言》三三回:众人之论,非劳师动众,即旷日持久。”

5、魏巍《东方》六部一二章:“人们称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一点不差,一谈就谈了两年!”[2]

6、清·陈忱《水浒后传》一八回:这厮们死守不出,便要旷日持久。

7、[1]刘心武《立体交叉桥》第五章:“后来,她被这旷日持久的事态也弄得麻木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拨云见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拨云见日的故事: 由于杀了无赖牛二,杨志被发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很欣赏杨志,有心要抬举他,恐众人不服,下令在教场中演武,给杨志机会。杨志高兴

  • 户限为穿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户限为穿的故事 智永是陈朝人。为了练字,他在永欣寺的三十年里,每天黎明即起,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日子久了,被他写坏的笔头竟积了十大瓮。后来求他写字和题匾

  • 以暴易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以暴易暴(yǐbào yìbào):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指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现也指用暴力对付暴力。出自《史记·伯夷列传》。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以暴易暴的历史故事: 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国君的众子之中,以伯夷、叔齐二人最为

  • 豺狼当道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豺狼当道的意思是什么?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豺狼当道的历史故事。 豺狼当道的故事: 东汉末年,外戚诸梁姻族满朝,大将军梁冀专权。顺帝派遣周举、张纲等八名大臣分道巡按各州郡,纠察收审贪官污吏。 在这八个人当中,

  • 与虎谋皮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与虎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本作“与狐谋皮”。语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续范亭《学习漫谈》:“现在想起来,实际上是做了

  • 木人石心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木人石心是什么意思?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后遂以“木人石心”等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木人石心的故事: 夏统,晋朝江南人,有才学。有一次,太尉贾充劝夏统来自己身边做官,被夏统谢绝了。贾充不甘心,他将士兵列成庄严的

  • 玉汝于成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汝:你。玉汝:像打磨璞玉一样磨练你。常省作“玉成”。意为如同打磨璞玉一样磨练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玉汝于成的故事: 张载(公元1020-1077年)是北宋郿县(在陕西)横渠人。张载年轻时喜欢研究兵法。范仲淹很欣赏他的才学

  • 口若悬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口若悬河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年轻时的郭象,不仅好学,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使得他知识渊博,对于事情的分析也常常很独到。因此,郭象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了。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

  • 芝兰宝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芝兰宝树的成语意思:芝兰:灵芝,兰草或香草;玉树:宝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故事译文 有一天,谢太傅问子侄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

  • 无出其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无出其右,成语,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与天下第一相近似。出自《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无出其右的历史故事: 汉高祖刘邦初建汉朝的时候,有一些异姓的诸侯王。陈豨在代地谋反,高祖前去讨伐,路过赵国。赵王张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