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口若悬河的典故

口若悬河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1/24 10:28:01

口若悬河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年轻时的郭象,不仅好学,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使得他知识渊博,对于事情的分析也常常很独到。因此,郭象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了。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了深刻的理解。当时,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一概谢绝,每天只是埋头研究学问,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哲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活得充实自在。但是,又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廷中做了黄门侍郎。

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当时有一位太尉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意思是说,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后来,人们根据王衍的话,引申出“口若悬河”作为成语,用来形容某人能言善辩,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成语意思: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若:好像。)悬河:指流在高处的河流,后来也指高出地面的河。此处指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一样奔流倾泻不止。

成语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芝兰宝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芝兰宝树的成语意思:芝兰:灵芝,兰草或香草;玉树:宝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故事译文 有一天,谢太傅问子侄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

  • 无出其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无出其右,成语,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与天下第一相近似。出自《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无出其右的历史故事: 汉高祖刘邦初建汉朝的时候,有一些异姓的诸侯王。陈豨在代地谋反,高祖前去讨伐,路过赵国。赵王张敖

  • 篝火狐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篝火狐鸣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字面翻译的意思是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像磷火,同时又发出狐狸的叫声。这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 讳疾忌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讳疾忌医的意思: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个成语背后说的是怎么样的悲剧故事呢?主人公是谁呢? 春秋时,蔡国有个著名的民间医生,叫秦越人。他周游列国,热心为百姓看病。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国家,见一家死了人,尸首已放了好几

  • 噤若寒蝉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成语“噤若寒蝉”,原指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形容不敢做声。中含贬意。蝉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为蝉到寒天,不能发声,形容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期,有一个叫杜密的人,为人厚道,做官

  • 脍炙人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贺方回、柳耆卿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

  • 阿谀逢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阿谀逢迎的意思: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近义词:阿谀奉承、阿其所好、投其所好、曲意逢迎 “阿谀逢迎”和“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的意思。但“趋炎附势”专指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阿谀奉迎”泛指奉承拍马,迎合别人。 用法:联合式;作

  • 巴蛇吞象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代学

  • 石邑深涧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石邑深涧的意思是什么?“石邑深涧”用来形容森严的法律。事实上,执法必严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立法的原则应该基於扬善。如果法律森严却不扬善,那么这些严厉残酷的施暴者本身也免不了被老百姓扔进那山涧的结果。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石邑深涧的故事:

  • 死灰复燃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死灰复燃的意思是什么?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其与感情无关,比喻以前一个或一些事物失去了一个或一些支持而消失,但后来非常相似的一个或一些事物再度出现。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死灰复燃的故事: 西汉时期,朝中有个大臣名叫韩安国,因为触犯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