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噤若寒蝉的典故

噤若寒蝉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1/22 16:38:03

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成语“噤若寒蝉”,原指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形容不敢做声。中含贬意。蝉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为蝉到寒天,不能发声,形容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期,有一个叫杜密的人,为人厚道,做官清廉,刚正不阿,依法办事。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打击宦官集团斗争时,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

随着年岁渐高,杜密告老还乡。常言道“无官一身轻”,但杜密仍十分关注国事,他经常去拜访颍川的太守和阳城县令等地方官员,一起议论天下大事,并不断向官方举荐本地官吏民众的好人好事,批评和揭发坏人坏事。

当时,有个叫刘胜的官吏是杜密的同乡好友,刘胜原任蜀郡太守,后来也辞官还乡。刘胜的为人与杜密迥然相反。这个人辞官回到家乡以后,便奉行明哲保身的思想,整日里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对好人坏人一概不闻不问。

有一次,杜密又来到颍川太守昱的府上,反映乡间的一些情况。言谈话语间,王昱向杜密谈起刘胜的情况,称赞刘胜是个“清高之士”,是个“好好先生”,他对乡里的事情不闻不问的晚年生活方式颇受地方官员们的称赞。

杜密听出来王昱这番话的用意,名为表扬刘胜,实则批评自己“好管闲事”。杜密便直言道:“刘胜原本是一位大夫,像他这样地位很高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就像冷天的知了一声不吭。他只求自己平安无事,却对国家不负责任。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个罪人,有什么可称赞的呢?!而我与他相反,我发现贤人就向你们推举,发现坏人坏事就向你们揭发,使你们能够惩罚分明,扬善除恶,这不也是为国家尽了一点个人的微薄之力嘛!”

听了这番话,王昱这才看出了杜密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在惭愧之余,十分敬佩杜密的高风亮节,此后,对杜密就更加敬重和厚待了。

噤若寒蝉的基本信息:

【拼音】:jìn ruòhán chán

【解释】:噤:闭口不作声。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举例造句】: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故事】:汉朝时期河南尹杜密为官清廉,依法办事,因得罪了宦官而免职回到颖川老家,他对国家大事还十分关心,批评刘胜太守退职回家对政事不闻不问,像寒冷天气下的蝉一样,只顾保全自己。汉灵帝时期,杜密重新被用。

【近义词】:缄口结舌、守口如瓶、沉默寡言

【反义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

【英】:keep quiet out of fear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脍炙人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贺方回、柳耆卿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

  • 阿谀逢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阿谀逢迎的意思: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近义词:阿谀奉承、阿其所好、投其所好、曲意逢迎 “阿谀逢迎”和“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的意思。但“趋炎附势”专指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阿谀奉迎”泛指奉承拍马,迎合别人。 用法:联合式;作

  • 巴蛇吞象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代学

  • 石邑深涧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石邑深涧的意思是什么?“石邑深涧”用来形容森严的法律。事实上,执法必严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立法的原则应该基於扬善。如果法律森严却不扬善,那么这些严厉残酷的施暴者本身也免不了被老百姓扔进那山涧的结果。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石邑深涧的故事:

  • 死灰复燃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死灰复燃的意思是什么?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其与感情无关,比喻以前一个或一些事物失去了一个或一些支持而消失,但后来非常相似的一个或一些事物再度出现。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死灰复燃的故事: 西汉时期,朝中有个大臣名叫韩安国,因为触犯了法律,

  • 明珠暗投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明珠暗投,意思是把闪闪发光的珍珠和宝玉偷偷地投到路上行人的面前,行人看到无不愣住,谁也不敢随便上前去拿。后专指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比喻贵重物品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视或好人误投了昏君。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明珠暗投的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很有

  • 带经而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带经而锄,成语,指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带经而锄的历史故事: 古人读书是很刻苦的。汉朝的倪宽跟着孔安国学习五经,缺乏学习费用,倪宽要为弟子们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他下地时总要带着经书,休息时便抓紧学习。 汉朝的朱买臣家里比较贫困,买

  • 拔帜易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拔帜易帜是什么意思?帜:旗帜。易:改变,变换。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拔帜易帜的历史故事: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

  • 暮夜無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该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暮夜無知的历史故事。 暮夜無知的历史故事: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

  • 青云直上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青云直上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青云直上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地名,源于成语青云直上。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青云直上的历史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范雎(jū)的人,因为家境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