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篝火狐鸣的典故

篝火狐鸣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03 更新时间:2024/1/23 4:23:47

篝火狐鸣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字面翻译的意思是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像磷火,同时又发出狐狸的叫声。这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篝火狐鸣的故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佣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这行人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困在这里,不能依照规定的时间赶到渔阳戍地。但秦法却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了,当着众人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我们去戍守边疆,最终也会有十之六七的死亡概率。更何况,壮士不死则已,既然要死,也要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死!这番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在陈胜、吴广的率领下,农民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篝火狐鸣的基本信息:

词目:篝火狐鸣

发音:gōu huǒhúmíng

近义词:狐鸣篝火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策划起义

示例:后人把疑神见鬼等情,说做~,便是引用陈胜、吴广的古典。★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九回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讳疾忌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讳疾忌医的意思: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个成语背后说的是怎么样的悲剧故事呢?主人公是谁呢? 春秋时,蔡国有个著名的民间医生,叫秦越人。他周游列国,热心为百姓看病。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国家,见一家死了人,尸首已放了好几

  • 噤若寒蝉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成语“噤若寒蝉”,原指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形容不敢做声。中含贬意。蝉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为蝉到寒天,不能发声,形容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期,有一个叫杜密的人,为人厚道,做官

  • 脍炙人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贺方回、柳耆卿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

  • 阿谀逢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阿谀逢迎的意思: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近义词:阿谀奉承、阿其所好、投其所好、曲意逢迎 “阿谀逢迎”和“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的意思。但“趋炎附势”专指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阿谀奉迎”泛指奉承拍马,迎合别人。 用法:联合式;作

  • 巴蛇吞象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代学

  • 石邑深涧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石邑深涧的意思是什么?“石邑深涧”用来形容森严的法律。事实上,执法必严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立法的原则应该基於扬善。如果法律森严却不扬善,那么这些严厉残酷的施暴者本身也免不了被老百姓扔进那山涧的结果。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石邑深涧的故事:

  • 死灰复燃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死灰复燃的意思是什么?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其与感情无关,比喻以前一个或一些事物失去了一个或一些支持而消失,但后来非常相似的一个或一些事物再度出现。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死灰复燃的故事: 西汉时期,朝中有个大臣名叫韩安国,因为触犯了法律,

  • 明珠暗投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明珠暗投,意思是把闪闪发光的珍珠和宝玉偷偷地投到路上行人的面前,行人看到无不愣住,谁也不敢随便上前去拿。后专指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比喻贵重物品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视或好人误投了昏君。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明珠暗投的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很有

  • 带经而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带经而锄,成语,指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带经而锄的历史故事: 古人读书是很刻苦的。汉朝的倪宽跟着孔安国学习五经,缺乏学习费用,倪宽要为弟子们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他下地时总要带着经书,休息时便抓紧学习。 汉朝的朱买臣家里比较贫困,买

  • 拔帜易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拔帜易帜是什么意思?帜:旗帜。易:改变,变换。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那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拔帜易帜的历史故事: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