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鼠肝虫臂的典故

鼠肝虫臂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67 更新时间:2024/1/24 7:27:59

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都是达观生死的高士,他们情同淡水,置生死于度外。子舆生病,子祀去问候他,他十分高兴。子来生病,子犁去慰问,他支走了他的家人对他说:大自然真是奇,你死了要把你变成鼠肝还是变成虫臂呢?

【出处】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释义】庄子原意为人世间事物变无定则,像人那样大的形体也能变成微的东西。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人或物

【近义词】鼠臂虮肝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乐不思蜀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所属朝代: 三国时代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解释 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典故 公元223年,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因病去世。他16岁的儿子刘禅即位,称后主

  • 前车之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 前车之鉴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拼音: qián chē zhī jiàn 出处 《荀子·成相篇第二十五》:“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解释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典故

  • 名正言顺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名正言顺:chengyu.itlearner.com 【典故】《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释义】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说话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理直气壮

  • 入吾彀中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圈套及就范的意思,“入吾彀中”即 是进入我的圈中了之意。例如一个捉麻雀的人,用稻彀放在罗网下来引诱麻雀,当麻雀飞下 来正在啄食稻彀,那人把罗套网一抽,将麻雀网住,便说:这麻雀“入吾彀中”了。又如一 个人想笼络某甲。用种种手段令某甲对他好感、颂伤他,直至某甲

  • 楚河汉界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此后,楚汉两军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的成皋,守将曹咎经不起刘邦军士多次到城

  • 断齑画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典故】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

  • 孺子可教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 孺子可教 所属朝代: 汉代 拼音: rú zǐ kě jiào 出处 《史记·卷五十五》:“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典故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

  • 相敬如宾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相敬如宾,实为“如宾相敬”,是古汉语中“状语前置”句式。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因为宾的原义是“宾,所敬也”,强调的是敬重、感恩,像对待客人一样。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

  • 舟中敌国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舟中敌国,成语,典出《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吴起〉。“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1、舟中敌国典源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

  • 害群之马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害群之马,成语,意思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拼音】:hài qún zhīmǎ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成语故事】: 传说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