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自周平王东迁后,东周在当时为什么长期地延续下去?

自周平王东迁后,东周在当时为什么长期地延续下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57 更新时间:2024/1/17 10:05:17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王朝,西周和东周一共存在了791年,不过光是东周就有514年。当然东周一般我们叫春秋战国,这样听起来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影响力和统治力每况愈下,导致各国诸侯雄起,周天子的政权以名存实亡。周平王在建立东周的时候,还能掌握大权,有人说这是与他迁都有关,从结果来看好像的确有些关联。那周平王当年为什么要迁都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周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存在了500多年之久,这已经超过了唐朝、明朝、清朝等大部分朝代的存在时间了。那么,问题来了,周平王东迁后,周朝为什么还能坚持500多年呢?也即东周在当时为什么长期地延续下去呢?

一,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周平王东迁以后,自己的疆域范围明显减少,形同一个小国,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周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春秋初期,郑国借着周天子的名义四处攻掠他国领土,甚至打起了周王室的主意,抢了周王室领地的麦子。周王室率兵讨伐郑国,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自此之后,东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衰弱,存在感也是不断降低。

二,在春秋时期,依然存在着100多个诸侯国

还没有哪一个诸侯国拥有取代周王室的绝对实力,所以不管是秦国、齐国,还是楚国,晋国,在春秋时期都没有消灭并取代东周王室的胆量。因为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即便再衰微,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往往需要借着周王室的名义,以此讨伐其他诸侯,并扩大自己的地盘。如果这些诸侯国强行去消灭周王室,很可能遭到整个天下的讨伐,从而得不偿失,甚至有被灭国的风险。

三,更为关键的是,在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依然占据着主导的位置

比如晋国、燕国、郑国、鲁国、燕国、卫国等诸侯国,都是姬姓诸侯国,也即和周王室同宗同源。由此,在笔者看来,分布广泛的姬姓诸侯国,也是拱卫周王室的重要力量。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姬姓诸侯国衰微,但是,就齐国、楚国、魏国、韩国、赵国、秦国、燕国这战国七雄,在实力上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也即在很长一段时期,战国七雄的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没有以一敌六的实力。如果谁去消灭东周王室,很可能被其他六国联合进攻。

四,最后,当然,到了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

根据史料记载,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周赧王迁都西周。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由此,对于东周来说,自周平王东迁开始,到被秦国所消灭,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总的来说,东周时期,大部分诸侯国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周天子承认霸主地位,从而行使部分的天子权力,如同汉末三国时期的汉献帝一样,这成为周平王东迁后,周朝还能坚持500多年的主要原因。

标签: 周平王东迁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为何却心如绞痛以及哭湿草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常遇春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因为在他的头上,还有另一个元朝皇帝。此时的元朝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南方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与元朝决战的资格。朱元璋北伐势在必行,以徐达、常遇春为统帅,派出25万大军进攻元朝。带兵打

  • 李旦登上帝位之时,谯王李重福凭什么能发动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重福,李旦

    唐隆之变后,相王李旦登上帝位。远在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心中不服,洛阳人张灵均趁机劝说:“大王乃中宗长子,当为天子。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则天下指麾可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重福是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他的母亲是谁,史书已无从可考。唐高宗时期,年仅三

  • 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武力水平如何?李世民为啥敢以一追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建成,李世民

    我国古代的众多宫廷政变中,哪一场最特殊?当然是玄武门之变,这是唯一一场由主角们亲自上阵、以个人武力定胜负的政变:觊觎太子之位的李世民,亲手射死了时任太子、大哥李建成,其后却差点被弟弟李元吉勒死,最终靠着及时赶到的部下捡回一条命。以双方当事人亲自决斗决高下、而非通过群体械斗定输赢,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政变

  • 袁绍的实力强于曹操,为何还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绍,曹操

    公元199年,袁绍在统一河北之后不久,他就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打算攻入许都,以此一统北方。虽然袁绍实力强大,资历雄厚,但曹操并不担心被袁绍击败,他通过事先的部署,成功地赶在袁绍发起进攻前占据了关键的据点要塞,为后来拖住袁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曹操还在袁绍还未集中兵力攻打他时,率先集结优势

  • 论及刘备这位蜀汉皇帝,他真的是以平民、草根起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蜀汉

    历史上的很多平民皇帝、草根君主,都是相对而言的,跟四世三公的袁氏、太尉之子的曹操、世代在吴地为官的孙氏相比,刘备这种幽州小吏的儿子自然要显得普通得多,短暂的“织席贩履”生涯自然也就成为了其前半生的重要注脚,假如他真的有一位贵为三公的父亲,又怎么会被塑造成平民、草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尉迟敬德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李世民到了庆善宫,这是李世民的出生地,于是心生感慨,摆开宴席,台上载歌载舞,台下群臣就坐,高谈阔论。本来是一桩好事,时任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参加了宴会,正是因为尉迟敬德,给这热闹的宴会泼了一勺冷水。宴会的座位有排序,按照尉迟敬德的功劳,应该坐在最前面,但前面却已经有人在

  • 都说李善长擅于谋略,他最后为何却沦落到被朱元璋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身骄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称帝之后,对于昔日一

  • 刘禅在前期为何不给诸葛亮立庙?难道是他不愿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诸葛亮

    在我国历史中,论君臣关系,刘禅和诸葛亮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也算是互相成全,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如他二人这么和谐的君臣关系。 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可不是史书上的一句空话。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这种权力是刘禅给的,他也有足够的权利可随时收回。从这一点来说刘禅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知道自己的斤两,知人用

  • 雍齿可是背叛了刘邦,张良为何建议刘邦给他一份赏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齿,刘邦

    雍齿和刘邦是同乡的人,公元二百零九年,刘邦带着雍齿攻打秦国,经过一场艰难的战役,刘邦攻克了丰邑。后来刘邦让雍齿守住这个地方,自己则率兵攻打薛地,但是雍齿这个人不太喜欢刘邦,他不但没有听刘邦的守住丰邑,而是在刘邦离开丰邑去薛地的途中,就向魏国投降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诸葛亮当时是有儿子的,为什么不把能力传给他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儿子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后来把他的能力传给了姜维。实际上,诸葛亮当时有儿子。为什么不把它们传给他的儿子,而不是姜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谈谈诸葛亮的故事吧。从刘备开始。当时,刘备想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仅仅依靠关羽、张飞等武术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资深人士。起初,刘备听说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