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为什么会对传国玉玺那么执着?

古人为什么会对传国玉玺那么执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3/12/7 9:19:11

古人为什么会对传国玉玺那么执着?觉得有传国玉玺才是真命天子,没有的都是逆贼谋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玉玺,如果仔细研究,要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时代。当时,各国间征伐不断,处处弥漫着烽火狼烟,而各国的室之间也在默默开展一场“争夺战”。当时,各国君主为了表达权威,便纷纷制造出一种象征权力的物品——玉玺。

大多玉玺都是由玉制成的。像翡翠、白玉等等。因为是关乎君主的旨意,一般都会使用最好的原料制作,朝廷还会请城里最为能工巧匠的工人来封闭制造玉玺。也有一些玉玺,是由木头、石头等同样坚硬的物质做成的,也有象牙、骨头等动物身上的东西制成。

等木匠把玉玺的大致形状刻出来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印章。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词语:以印为信。印章,属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化重要载体之一,上面的文字大多都是代表皇帝意志的一些词语,或者国号、年号等等。

很多印玺,都是皇帝用来审查奏折然后做标记的,它象征着皇帝的批准,一切事物都要得到皇帝的批准,无形中也在证明君主专制的威严。

通俗点讲,这就相当于如今的公章一样。皇帝或者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拥有对玉玺的使用权,一旦他们批准了什么文件,就在上面印上印记,以示批准,下面的人就可以按照文件上面的内容去办事。当然,就和现在的姓名印章一样,玉玺这个东西,是万万不可以拿到别人手中使用的,否则轻则决策失控,重则国家政权改变,总之,都是些不利结局。

说到玉玺,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来源——信用体系的完善。信用体系,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社会对于信用的整个系统。它不仅仅包括老百姓日生活中的那些衣食住行的购买、交易以及人们平时的交流沟通。在王室中,信用体系也同样重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发展的交易、买卖之中就渐渐产生了一个行业——借贷。那时候的借贷很简单,穷人为了生存,像那些富人、贵族们借钱,而贵族从穷人手中拿到的,便是人力。

所以,雇佣关系也就悄然产生。我们看到的地主剥削贫民,乍一看是阶级之间的矛盾,但实际上,这是社会信用体系的表现之一——通过一纸协议,地主得人,穷人得钱。这是最基本的信用表现。

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方式的弊端也逐渐产生——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仿制契约,以至于平民开始反抗起来这种不公平。于是,代表证明的信物就出现了,意在证明双方之间的交易均为公开、自愿,相当于多了第三个人来见证双方的约定,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最开始,还没有发明玉玺的时候,人们曾经用竹简来作为记录的凭据。由于科技水平还没有那么发达,人们只能用这样笨重的大块竹简,但它们既不方便携带,又不方便在上面记录,还不容易留下痕迹。

所以,后来的人们又发挥聪明才智,使用自然中的泥土封住竹简,然后在封上的那部分印下重要的图腾、标志或记号,以表示对竹简里内容的知情。这也是印章产生的来源。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出现。轻便的纸逐渐取代了笨重的竹简,人们也根据这一做法发明了能够印在纸张上的印章,玉玺也就产生了。

有的人会好奇:制作一个玉玺,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为什么古代历史上那么多的朝代,几百年都一直用着那一个玉玺,即使坏了也是修补一下再继续用呢?要知道,修补的成本用来做一个新的,都是绰绰有了啊!

其实并不然。每一块玉玺,都是为某朝某代的君主量身定制的,轻易不可以更改,更不能更换。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两点原因:

印玺属于一种贵重的信物,通常是要一代代接续传承的。有一种玉玺,名为“传国玉玺”,它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东汉就有文学家在书里写道:秦以来,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好玉,群臣莫敢用。印玺在所有的君主眼里,无一例外,都是相当于传家宝一样的存在。

而且,玉玺在被制作出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它合法性的作用已经开始生效。所以,它是不能够被随意更换的。

就如前文所说,玉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一个信用体系。就像一个标志一样,它是不可以被轻易更换的。否则,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将受到重构。要知道,其实每个朝代的更迭,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你死我活、新上位这样简单的。在一方打败另一方后,双方是有一个“交接仪式”的。

而在这个仪式上,交接玉玺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被取代的朝代的君主,会将自己珍藏的玉玺转交给新即位的皇帝,意为换代。此后,新即位的君主就会再找工匠制造新的玉玺,以代表自己的威严。而即使那个旧的玉玺再无用处,它也是要被交给下一任君主的,因为这个物品属于机密文件,是不可以被泄露的,更不能被直接扔掉。

自古以来,信物就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在儒家思想世世代代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信用体系也在随着玉玺等物品不断发展变化。但总归,它们都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产物。

标签: 传国玉玺春秋

更多文章

  • “中华”二字起源于何处?为何一直沿用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华,上古

    众所周知中华二字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那么“中华”二字起源于何处?为何一直沿用至今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分裂的华夏大地自春秋时期开始就形成大小诸侯割据的局面,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们争霸的升级,分裂的中原大地形成了七个较强的诸侯并立的局面,秦国便是其中之一。秦

  • 夏侯渊和关羽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的死有着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夏侯渊,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夏侯渊和关羽相隔千里,他们的死却互相呼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是奇妙的,有时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就会让历史的车

  • 面对天下公认的第一武将,张飞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武将,张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屡次挑衅最强武将吕布,他的底气从何而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吕布是一对死对头。尤其是张飞,屡次三番的挑衅吕

  • 明明都是白手起家,为什么吕布最后被骂作三姓家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三姓家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都是投靠他人,为何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而刘备却被称为英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天下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竞相崛起,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不再重新整顿军队,反而转入防御?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曹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在赤壁惨败后,为何将军队主力撤回北方,对孙刘联军采取守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在此之前,曹操率领大军

  • 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使得刘备病死白帝城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以至于动摇了蜀汉的根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撕破盟约,背信弃义的袭取了荆州,并擒杀

  • 从历史记载来看,为何说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卤城之战,战役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因为历

  •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详解其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郡国官学,汉朝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汉代的郡国学校,是指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蜀郡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有显著成就。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学校简介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推行儒家的仁政之说,重视教化。他任蜀太守期间,为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习(蛮夷风),选拔县郡

  • 关羽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是怕地位受到马超威胁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名将马超投奔刘备,关羽远在荆州,为何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能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将荆州

  • 为何说联吴抗魏才是蜀汉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联吴抗魏,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让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刘备为了一统天下,究竟该怎么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