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翦是怎么打消秦王嬴政疑心的?为何战争结束就辞官回家?

王翦是怎么打消秦王嬴政疑心的?为何战争结束就辞官回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05 更新时间:2024/1/8 9:41:39

秦王嬴政接到李信兵败自杀的消息后,他实在不敢相信,一贯所向无敌的秦军竟然也会失败得这么惨重,沉思了很久,喃喃自语道:“骄兵必败呀!是本王助长了他的骄气,才会有今天的失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的王后,这时起身安慰他说:“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兵败之后,李信将军已经自杀谢罪了,大王也不要过于悲伤了,现在还是考虑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秦王嬴政马上召来侍从:“传令下去,准备车驾。”

“你要去哪里?”王后吃惊地问。

“去频阳见王翦。”

“现天色已晚,明天再去也不迟。去频阳路途遥远,如果不通报一声就突然去他家,王将军一定会惊慌失措的。”

“本王当初没有听从王将军的意见,导致了这次伐楚的失败,错在我,我要亲自到王将军府上认错。”

秦王嬴政只带了几名随从,乘上一辆马车,连夜就出发了。一路上快马飞驰,第二天就到了王翦府上。

王翦早已听说了秦军在城父兵败的消息,所以当他听到家丁来报,秦王已经到了府上时,并不感到惊讶。他立刻带着全家老小来到大门口迎接秦王。

秦王嬴政拉着王翦的手一起走进室内,坐下后,秦王嬴政立即开口道:“李信在楚国战败的消息,老将军想必已经知道了。”

“老臣在家养病多日,对外面的传闻并不清楚。”

“本王上次没有听从老将军的建议,让李信轻率地举兵伐楚,以致城父一战秦军战败,损失惨重。现在楚国要集中全力向西进兵,老将军难道能眼看着国家危急不管吗?”

王翦推辞道:“大王,老臣实在是年迈多病,脑子整天昏昏沉沉的,不中用喽。还是请大王另选良将,以免耽误了国家大事!”

秦王嬴政急忙拿出大将的印信佩戴在王翦身上,说:“是本王用人不当,李信将军年轻气盛,打了败仗,证明老将军的判断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出兵,楚军就有可能反攻,大敌当前,请老将军帮帮本王吧,再次挂帅出兵,解救秦国危难!”

见秦王的态度这么诚恳,王翦也不好再推辞了,只好说:“如果一定要让我去,还是那句话,60万兵马不能少。”

秦王嬴政又问:“秦国历来出兵打仗都不超过30万人,这一次老将军为什么坚持一定要60万不能少呢?”

“这要看实际情况,如今韩、魏、赵、燕四国已经灭亡,对于楚国来说,正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自然会倾尽全力背水一战。楚国人口500万,楚王要征集百万兵士,应当不费吹灰之力。

楚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很大,占尽地利优势。此外,项燕是楚国名将,用兵神出鬼没,防不胜防,稍有疏忽,就有全军覆(fù)没的危险。出兵60万攻打楚国,才能有把握取得胜利,否则仍有失败的可能。”

秦王嬴政想了想说:“王将军不愧是老将,到底是深思熟虑。好,本王就给你60万兵马。”

秦王果然给王翦派了60万兵马。出兵那天,秦王亲自到灞上为他们送行,王翦端起酒杯双手捧给秦王,说:“请大王饮下这杯酒,我要请求一件事。”

秦王嬴政接过酒杯问:“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吧。”

王翦当面向秦王索要房屋田产,说要给子孙留些家产。

秦王嬴政不解地问:“老将军即将出征了,难道还怕回来以后会受穷吗?”

王翦回答说:“做大王的将军,即使功劳再大也不会封侯,所以希望给子孙留下些房屋田产。”

秦王嬴政放声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带兵走到函谷关,又派了一个人回咸阳去请求秦王,让秦王派几个种田人去他家里耕田。过了几天,他又派人向秦王要求给他家买耕地用的牛马。有一个副将见王翦三番五次向秦王提出要求,要的却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有些纳闷,就问王翦:“等我们打了胜仗回来,老将军难道还怕秦王不给你赏赐吗?”

王翦回答说:“你不知道大王的担心吗?大王这次交给我60万大军,差不多是把全国的兵马都交给我了。我一次又一次派人去请求这些小事,为的是让大王打消顾虑,知道我心里牵挂的只是这些家庭小事,并没有谋逆的野心,这样大王才能放下心来。”

副将这才恍然大悟道:“老将军高见。”

王翦的大军很快到了前线,并且在那儿驻扎下来。

楚王得知王翦把秦国的全部兵马都带来了,也把楚国内部的50万士兵全部调来抵抗秦军,由大将项燕率领着20多万人前去迎战。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一次大决战了。

王翦吸取了李信孤军深入、急于速战速决的教训,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命令将士们筑起壁垒,只防守不进攻,并不同楚军正面交锋。无论楚军如何挑战,秦军就是按兵不动。双方就这样相持了几个月,战事仍然没有大的进展。

楚王负刍(chú)认为这是因为项燕胆怯,不敢向秦军进攻,就多次派使者催促项燕发兵出击。项燕迫于楚王的压力,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立刻发起全线攻击。但秦军守卫森严,根本无法攻破他们的营垒。项燕无奈,只好把一部分军队调到东边与秦军对峙(zhì)。

王翦看到楚军停止进攻,并向东撤退,知道时机已到,立即命令秦军倾巢出动,全线追击楚军。向东撤退的楚军被涡河阻挡,溃不成军。

王翦乘胜东进,一路打下淮南、淮北。他命令蒙武率领一部分兵士平定淮北一带,自己则带着秦军的主力部队,一直打到楚国都城寿春。楚王负刍成了秦国的俘虏。

项燕在淮南招募了2.5万名壮丁,到了徐城,遇到楚王的兄弟昌平君。昌平君刚刚从寿春逃出来,说是楚王已经被俘。项燕对昌平君说:“吴越一带有长江作为屏障,可以防御敌人,有地一千多里,可以暂时立国。”项燕率领着剩余的兵马渡过长江,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准备在江南作最后的抗争。

王翦听说项燕和昌平君去了江南,就命令士兵们造船。第二年王翦训练了一支水军,他率领这支水军渡过长江,攻打吴越地区。项燕立足还不稳,就被王翦的军队追杀过来,昌平君在混战中被乱军所杀,项燕见大势已去,也拔剑自尽了。

秦王把楚国分成了三个郡,分别是南郡、九江郡、会稽(kuài jī)郡。

王翦大军灭了楚国,回到秦国后,王翦就向秦王告老还乡,秦王赏给他1000斤金子,他坚决不接受。

秦王嬴政笑着说:“你出征前不是很怕将来受穷吗?还向我要了那么多田地房屋。”

王翦微笑着回答:“当时我重兵在握,是怕大王不相信我。现在仗打完了,兵权全部归还大王,大王也不会再疑心我了。”

秦王嬴政哈哈大笑:“你不愧是秦国的一代名将,的确是智勇双全。”

王翦辞别了秦王嬴政,回频阳养老去了。

标签: 王翦秦王

更多文章

  • 古人为什么喜欢往袖子里装东西?不会掉出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赵武灵王

    我们在看历史相关的影视作品时,常常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景,那就是古人经常能够从袖子中摸出些钱袋、书信、奏折之类的物品,而且用完之后,还能在放回去,拿出来的时候很方便,放回去的时候,居然也不会掉出来,简直就像玄幻小说中的“空间储物袋”一样神奇,那么古人的袖子到底是什么构造,,为何不会掉下来呢?首先,

  • 李斯对秦始皇有多大的帮助?竟为秦始皇推荐了许多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斯,秦始皇

    在秦国的朝堂上,不仅有李斯、韩非这样主内的谋略家,还有一批如姚贾、顿弱一样的外交家。当然,那个时代的外交家大多是纵横家出身,姚贾、顿弱也不例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姚贾是魏国大梁人,史书上说他出身“世监门子”,就是说他的父亲是看管城门的小兵。可见姚贾的出身不好,社会地

  • 唐玄宗时期三王冤情最终平反了吗?又是何时平反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三王冤情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唐玄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六位皇帝,以开创“开元盛世”和与大美女杨贵妃的爱情著称于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另一个主人公武惠妃(699年-737年),是李隆基早年的宠妃(那时还没有杨贵妃),

  • 韩非的全部理论都源于谁?他在《韩非子》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非,《韩非子》

    战国时代,秦国是法家的天堂。秦人尊法守法,秦国以法家治国理政,秦军因法家改革而强大。因此,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在秦国有较高的地位,也容易有较大的作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了战国晚期,当商鞅等人的光辉早已逝去的时候,李斯来到了秦国,法家再次放出光辉。如果说李斯是法家

  • 颜真卿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能让唐朝三军都为之痛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真卿,唐朝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如何重塑朝纲?当时的统治者是哪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真卿,安史之乱

    安禄山乘虚派史思明、尹子奇急攻河北一带,各郡又沦陷,只有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人心惶惶,不能再振奋起来。颜真卿经与众人商议,于至德元载(756年)十月,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走崎岖小路到凤翔拜见李亨,李亨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又调任御史大夫。此时,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但颜真卿仍像平常一样按法

  •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节,明清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对世情百态有入木三分的刻画之外,还有的就是对当时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详细描述,使今人得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初步的了解。那么,明清时期的贵族、商贾之家是如何过年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置办年货,准备祭祖进入腊月之后,年味越来越浓

  •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唐朝人对春节有什么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春节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新春万物复苏,三阳开泰,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春节历经数代王朝,其习俗在历代也各有其异同,有些习俗至今已经消失。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唐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唐承隋制,混乱的南北朝时代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

  • 渭水之盟发生时唐朝处于什么时期?历史上对渭水之盟有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渭水之盟,唐朝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除了刘邦本人谁敢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郦食其,刘邦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总之,在刘邦手下也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刘邦手下谋士如云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来说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刘邦倚重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