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为何却心如绞痛以及哭湿草木?

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为何却心如绞痛以及哭湿草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3/12/12 9:12:14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因为在他的头上,还有另一个元朝皇帝。此时的元朝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南方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与元朝决战的资格。朱元璋北伐势在必行,以徐达常遇春为统帅,派出25万大军进攻元朝。带兵打仗,统筹全局,徐达在当时可以说是第一人;三军夺帅,冲锋陷阵,常遇春必定排在首位,这样的两员猛将联手出征,何愁北方不定。原本他们都可以一直跟随朱元璋,遗憾的是,常遇春在两年后班师回朝时死于柳河川,连心如铁石的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都心如绞痛,为其哭湿草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在实行“四等人”制度的元朝,汉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常遇春从小就身手不凡,史书称他“猿臂善射”,即使是这样,也免不了被元朝官兵欺负。无奈之下常遇春只能落草为寇,但是一辈子当草莽也不是办法,自己一身本事无处施展确实可惜。直到1355年,常遇春在和州打家劫舍,刚好朱元璋也带兵来到此地。常遇春早就听说过朱元璋平易近人,不会残害百姓,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事实确实如此,于是决定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刚看到常遇春时并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以为他就是个想混饭吃的人,虽然收留了他,但是并没有重用,直到“渡江之战”朱元璋才对常遇春大为改观。

此时的朱元璋手下虽然有几万兵马,但是对于元朝来说,朱元璋只是“匪患”,并不值得重视。朱元璋正是利用元朝这样的心态,一点一点地壮大自己,而这个时候,朱元璋需要进攻的地方是采石矶。想要进攻采石矶就必须渡过长江,然而元军“半渡而击”,朱元璋置身于危险之中,此时的常遇春驾驶一条小船,冲到朱元璋面前,帮助朱元璋顺利登岸,夺得采石矶。可以说此战常遇春功不可没,很快就被任命为“总管府先锋”,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明朝的开国名将中,最擅长冲锋陷阵的必定是常遇春。冲锋陷阵,需要的首先是强大的武力,其次入场的时机也非常重要,需要找到敌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地方,一机而中,否则的话就是鲁莽,还会白白送掉性命。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最大的一场战役“鄱阳湖之战”,朱元璋能够以少胜多,常遇春功不可没。

当时的朱元璋实力远不如陈友谅,虽说有水军,但是战船都是从陈友谅那里抢来的中下等的船只,而且数量稀少,其余的大部分是渔船。而陈友谅的战船分上中下三层,并且隔音效果很好,即使上层打了败仗,下层也根本听不到,依旧会拼命抵抗,可以说陈友谅确实是个鬼才。在此次战役中,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一眼就认出了朱元璋的船只,命令战船冲向朱元璋,要命的是朱元璋的船只太小,不慎搁浅了,想逃命都不行。这个时候常遇春拈弓搭箭,一箭射中张定边,趁机冲杀敌阵,救出了朱元璋。

在和元朝大决战之前,朱元璋最大的对手就是陈友谅和张士诚,但是他们俩都对常遇春头疼不已,因为常遇春这个无双猛将真的太能打了,完全招架不住。在进攻元朝的过程中,元朝三大都:大都、上都、中都,其中两个都是常遇春打下来的,朱元璋如果没有常遇春,能不能打过陈友谅真的很难说。朱元璋自己也曾说:“开国的功劳算作十分的话,那么常遇春应该占七八分”。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看出常遇春对明朝的贡献有多大,只可惜天妒英才,一代猛将凋零过早,令人扼腕叹息!朱元璋听到此噩耗,哭湿草木,可见两人感情之深厚~

标签: 朱元璋常遇春

更多文章

  • 李旦登上帝位之时,谯王李重福凭什么能发动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重福,李旦

    唐隆之变后,相王李旦登上帝位。远在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心中不服,洛阳人张灵均趁机劝说:“大王乃中宗长子,当为天子。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则天下指麾可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重福是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他的母亲是谁,史书已无从可考。唐高宗时期,年仅三

  • 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武力水平如何?李世民为啥敢以一追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建成,李世民

    我国古代的众多宫廷政变中,哪一场最特殊?当然是玄武门之变,这是唯一一场由主角们亲自上阵、以个人武力定胜负的政变:觊觎太子之位的李世民,亲手射死了时任太子、大哥李建成,其后却差点被弟弟李元吉勒死,最终靠着及时赶到的部下捡回一条命。以双方当事人亲自决斗决高下、而非通过群体械斗定输赢,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政变

  • 袁绍的实力强于曹操,为何还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绍,曹操

    公元199年,袁绍在统一河北之后不久,他就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打算攻入许都,以此一统北方。虽然袁绍实力强大,资历雄厚,但曹操并不担心被袁绍击败,他通过事先的部署,成功地赶在袁绍发起进攻前占据了关键的据点要塞,为后来拖住袁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曹操还在袁绍还未集中兵力攻打他时,率先集结优势

  • 论及刘备这位蜀汉皇帝,他真的是以平民、草根起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蜀汉

    历史上的很多平民皇帝、草根君主,都是相对而言的,跟四世三公的袁氏、太尉之子的曹操、世代在吴地为官的孙氏相比,刘备这种幽州小吏的儿子自然要显得普通得多,短暂的“织席贩履”生涯自然也就成为了其前半生的重要注脚,假如他真的有一位贵为三公的父亲,又怎么会被塑造成平民、草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尉迟敬德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李世民到了庆善宫,这是李世民的出生地,于是心生感慨,摆开宴席,台上载歌载舞,台下群臣就坐,高谈阔论。本来是一桩好事,时任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参加了宴会,正是因为尉迟敬德,给这热闹的宴会泼了一勺冷水。宴会的座位有排序,按照尉迟敬德的功劳,应该坐在最前面,但前面却已经有人在

  • 都说李善长擅于谋略,他最后为何却沦落到被朱元璋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身骄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称帝之后,对于昔日一

  • 刘禅在前期为何不给诸葛亮立庙?难道是他不愿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诸葛亮

    在我国历史中,论君臣关系,刘禅和诸葛亮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也算是互相成全,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如他二人这么和谐的君臣关系。 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可不是史书上的一句空话。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这种权力是刘禅给的,他也有足够的权利可随时收回。从这一点来说刘禅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知道自己的斤两,知人用

  • 雍齿可是背叛了刘邦,张良为何建议刘邦给他一份赏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齿,刘邦

    雍齿和刘邦是同乡的人,公元二百零九年,刘邦带着雍齿攻打秦国,经过一场艰难的战役,刘邦攻克了丰邑。后来刘邦让雍齿守住这个地方,自己则率兵攻打薛地,但是雍齿这个人不太喜欢刘邦,他不但没有听刘邦的守住丰邑,而是在刘邦离开丰邑去薛地的途中,就向魏国投降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诸葛亮当时是有儿子的,为什么不把能力传给他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儿子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后来把他的能力传给了姜维。实际上,诸葛亮当时有儿子。为什么不把它们传给他的儿子,而不是姜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谈谈诸葛亮的故事吧。从刘备开始。当时,刘备想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仅仅依靠关羽、张飞等武术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资深人士。起初,刘备听说卧

  • 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枭雄,他一生究竟犯过哪些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错误

    在我国的历史上,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枭雄,他虽然没有上位,但却帮魏国打下了不少领土,曹丕当上皇帝后,基本上都是曹操在执掌政权,不过,即便如此强大的曹操,他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在讨伐张绣时,跟他的婶子有私情,最终导致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战死,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