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战国的选士制度

春秋战国的选士制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3/12/25 15:49:12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原来处于社会下层的“士”(包括军士)逐渐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在各阶级关系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周天子中央力量的衰落,各地诸侯国的力量却越来越壮大,各国为了军事和政治上的竞争,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纷纷招纳贤士;某些贵族人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壮大自己的势力,也竞相开门纳士,而那些怀抱雄才的“士”们,则纷纷游走于各国诸侯之间,寻觅用武之地。这样的社会变动就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失去了应有的基础,出现了三种新的选士制度:“军功”、“养士”和“客卿制”。

军功选士的制度在秦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秦国名将白起就得益于这种制度,由行伍渐渐成为秦国最高的军政长官。

所谓“军功”就是以功得禄,以功授爵,其中秦国的军功制影响最为深远,秦国军功制突出两点:一是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二是宗室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从而造成战国时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特点。比如秦国大将白起,出身于平民,以军功升为“左庶长”(军功第十级),秦昭王任用为大将,领兵纵横天下,长平一战,坑赵军数十万,以功升任“大良造”(最高军政长官)。

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是最喜欢养士的。狡兔三窟、鸡鸣狗盗这些成语都来自于孟尝君和他门客的故事。

所谓“养士”,是高门贵族以其威势蓄养各方来客,以便为其效力,最著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即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豢养门客的故事,比如孟尝君,据称他的门客多达三千,有才能的各尽其技,无才能的也有食宿,在关键时刻都助他一臂之力。史载他奉命出使秦国时被秦昭王囚禁,他的一个门客通过盗取藏在秦宫中的“狐白裘”买通秦王最喜欢的妃子,使孟尝君获得释放,当孟尝君一行在回国途中到达函谷关的时候,秦兵已在后边追来,时当夜半,关门紧闭,他的门客竟然学起了鸡叫,引发关内外雄鸡齐鸣,守关士兵以为天亮,只好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关。孟尝君靠着这些养士安全地回到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鸡鸣狗盗”的故事。

客卿制度帮助各国广纳天下的人才,秦朝宰相李斯便是客卿出身。

所谓“客卿制”,就是以客为卿,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引进人才”,委以重任。秦国地处边隅,人才稀缺,因此它是战国时代最早实行客卿制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如秦穆公的宰相百里奚,本是虞国人,国亡后,穆公以五张羊皮从楚国人手中买的,委以重任;商鞅,本是卫国人,应秦孝公的求贤令入秦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走向强盛;秦昭王的宰相范雎,本是魏国人,有雄才,但在魏国几乎被折磨而死,暗中随秦国使臣入秦,后来被任用为宰相,协助昭王对内实行“固干削枝”,剥夺亲贵手中的大权,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实施“远交近攻”,逐步扩张实力,为秦始皇消灭六国奠定基础;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本是楚国人,荀子的学生,学成后入秦,最初在吕不韦门下,因建议消灭六国,一统天下,被任为客卿,当秦王因韩国水工郑国充当间谍一事下令驱逐外来客卿时,他上书秦王《谏逐客令》被采纳,为秦国挽留了大批人才,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他又协助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成为中国大统一后的第一位宰相。(程裕祯)

标签: 统一人才制度宰相军功战国自己秦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曰:赏于无功者,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无功,如何,后主,高宗,经常,诸葛亮,提拔,告诉

    诸葛亮辅佐刘后主时,可谓是亦父亦师、鞠躬尽瘁。除经常教他人主之道外,也告诉他如何识才和察纳雅言。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就举世了像费祎、董允、向宠等贤臣良将。但刘后主非但不受教,还反其道而行;除耽于玩乐外,甚至一味提拔其身边的佞臣。某次诸葛亮出征回朝时,竟发现后主提拔了一票无功无才的小人,于是便告诫后主

  • 重视建议、稽查改正缺失制度的汉文帝、景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现代,问题,建议,或许,举行,解决,制度,以及

    汉文帝曾书说过:或许是我的施政有所失当,在行为上有了过失,才造成近年来的天道不顺,地利不丰与人事失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丞相、列侯、官吏有二千石俸禄的,以及博士等,均应一起从长计议,设法研拟能够造福百姓的措施,切不可隐讳不言…。同样的,汉景帝也曾书说过:

  • 拒绝听好话的邹忌与齐威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因为,后来,真话,全国,所以,大王,来访,所谓

    齐威王的大臣邹忌,身高八尺,长得英俊潇洒。某日他心血来潮,问他的妻、妾说,如果他和全国公认的美男子─徐公相比,到底谁比较帅?他的妻、妾都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呢!后来邹忌又问来访的友人,也是说他比徐公还要俊俏。直到有天徐公亲自来访,邹忌仔细端详并揽镜自照,发觉自己确实差得远呢,于是便说:我的妻子是因为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舍不得,自己,孩子,一个,嫦娥,想到,陪伴,女儿

    玉兔捣药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

  • 中原一个村庄,浓缩一部中华太极拳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个,太极,太极拳,陈家,世界,村里,温县,传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诗豪”刘禹锡写的诗句。然而夹带大量泥沙的黄河一出陕西进入河南,尤其是流淌至平原地带,那奔腾激荡的河水就变得舒缓柔和起来。当黄河流经河南温县,南有古称洛水的伊洛河汇入。洛水清,黄河浊,一清一浊的两股河水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一幅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这就是“天下

  • 辛弃疾、李清照两大词人笔下的元宵节有何相同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思想,一个,春意,元宵节,南宋,李清照,词人,元宵

    古代文人写上元灯节的诗词,不计其数,而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堪称其中佳作。这两首词在写作背景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尽相同,但其思想意义却颇有共通之处。古人眼中的元宵节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

  • 阿房宫因何得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咸阳,建筑,遗址,规模,观点,这一,宫殿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于《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这一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的经典描述。阿房宫为秦王朝巨大宫殿,遗址位于西安西郊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当时正值秦始

  • 监察御史的表率:郑士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所以,朱元璋,为官,得以,后来,百姓,不可,不敢

    郑士元是明太祖时的六品监察御史,为官刚正廉洁,一丝不茍,而明太祖就是最喜欢这样的御史。郑士元任期中,纠弹了不少贪官污吏,其中包括皇侄朱桓的重大集体贪污案件。由于朱桓的父亲对朱元璋曾有救命之恩,所以朱元璋想免去他的死罪,但郑士元据理力争,并说:朱桓已是累犯,如果这次仍不杀他,那干脆订一条皇亲国戚犯法,

  • 北京古都的人文之蕴: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城市,一个,北京,人文,自然,可以,北京城,文化

    北京风俗画家王大观先生所绘《古都宫苑图》,以上世纪20年代为背景,以北京皇城内的文津街为中心,生动再现了北海、景山、白塔寺、钟鼓楼等着名景观和周边的宫苑、府第、民宅、街道、城门等风貌。北京的人文是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关注,北京文化及其历史的发掘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 典故:苏洵发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欧阳修,认为,读书,问题,苏轼,散文,主张,北宋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发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