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0
更新时间:2023/12/4 16:24:02
普米族是中国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市的宁蒗、玉龙、永胜等地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00年人口为33600人。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汉文史书称之为“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等,是同一名称的变体,意为“白人”。
普米族文化
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以及九龙等地的约25000名藏族人也说普米语,其中木里县人数最多,约有18000人。除使用普米语之外,多数人兼通汉语和一些邻近民族的语言。普米族没有文字。
普米族信仰原始宗教。宁蒗的普米族受藏文化影响而信仰藏传佛教。
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普米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篾盒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起义,王朝,唐朝,李克,他们,后来,突厥,长安
唐朝衰落时,一支新的突厥部落登上历史舞台,即汉文转写名为处月、汉文意译名为沙陀的部落,沙陀的意思是沙漠之民。沙陀虽称突厥,其形状,据史籍所载,是属于白种人的。巴托尔德倾向于把处月(沙陀)归于九姓乌古斯部落,它们中至少有一部分人于10至12世纪在威海以北游牧。事实上,沙陀部落已经从西突厥主体中分裂出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匈奴,大夏,使者,于是,天子,他们,汉朝,出使
《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其中详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九国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国之事,而以大宛、乌孙事为主,且以大宛事开篇,以大宛事终篇,故名曰《大宛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朝,突厥,中国,地区,喀什,民族,东部,伊斯兰教
中国五代十国末期至南宋(约940~1211)时期,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汗朝,亦称黑汗王朝。黑汗王朝起源于回鹘。公元840(唐开成五年),回鹘从漠北分四支外迁,除一支南下,其他三支西迁,其中最大的一支在汗族成员庞特勤和相馺职的率领下西奔葛逻禄(今阿尔泰山以西地区)。这支西迁回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以后,主要,服饰,地区,文化,壮族,传入,中央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为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与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侬族,热依族语言文化很相似,并称为僚人。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译音“俚”字,实是壮语中对“蛇”的称呼)、乌浒,宋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形成,中原,客家人,一个,南下,地区,客家,迁徙
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客家人并非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客居他乡的客人,而是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自己,台湾,汉族,原住民,族群,中国,语系,高山
高山族是中国政府对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中国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范围大概相当于历史上汉族所谓“生番”,日本殖民当局所谓“蕃人”、“高砂族”,或当前台湾当局法律上“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的总和。由于历史上原居平地的台湾原住民(“熟番”、“平埔族”)大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民族,壮族,图腾,族人,部分,关系,古代,中国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帝,突厥,内蒙古自治区,公主,唐朝,以后,隋朝,都督
一、东突厥的辖区与属部突厥汗国分裂以后,东突厥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据《隋书·铁勒传》记载:独洛河(今蒙古国上拉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统(即回纥)、拔也古、覆罗等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公元,他们,匈奴,慕容,鲜卑,大人,部落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近年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与民族史研究,颇以为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鲜卑部落集团,可能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而兴起则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初年。或又以鲜卑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语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上衣,黑色,地区,云南,喜欢,一个,包头
阿昌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缅甸也有少量分布,称曼达族,2000年统计全缅甸境内有35000人.不同地区阿昌族的自称有所不同,如“蒙撒”、“衬撒”(户撒地区),“汉撒”、“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