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中秋节:说说古代人如何过中秋?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中秋节:说说古代人如何过中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3/12/27 7:14:01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在现代的中秋已经被逐渐淡化了,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的是,这依旧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象征着团圆,所以中秋也有了吃月饼这个习俗。不过话说,虽然中秋节在今天已经逐渐的被淡化,但是习俗还是依旧存在,每到中秋,家家会团圆,一起吃月饼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在古代中秋是十分被重视的,到底有多被重视?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中秋祭祀这么一说,但是到了魏晋的时候,似乎人们才真正的把它当成了一个节日来对待,因为在魏晋时期,中秋赏月才开始逐渐流行,后来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被正式定位一个节日。这吃月饼的习俗也是在唐朝就开始了,这是因为唐朝当年打匈奴打了胜仗,然后吐鲁番人就送上了胡饼庆祝唐朝部队,皇帝看到了这个饼之后,也是很高兴,于是就把饼给大臣们分了,这也是最早的吃月饼的由来。

但是要说这中秋节真正热闹并且当作一个盛大节日的朝代,那应该是宋朝了,宋朝最著名的中秋节玩法就是叫“玩月”,其实说白了玩月就是民间百姓登高处赏月,观月。要说在宋朝,中秋节可是一个最热闹的节日了,本身宋朝就没有宵禁制度,所以大家在这一天都选择玩个通宵,最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时候皇家还会举办中秋节晚会,这是相当热闹的。

对于商家来说,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一个好日子,中秋节这几天里,他们都会把自己家的店铺打扮的异漂亮,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吸引老百姓到其店里消费。宋朝的中秋节,即便是到了下半夜,那在街上逛街的人也是有很多。

其实要说月饼,虽然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兴起了,但是唐朝人并不吃这个,而宋朝不同,宋朝民间已经开始有卖月饼的了,这种月饼跟现在的月饼基本相差不大了,但是宋朝时这个月饼却并不是只有在中秋节才有的食物,而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这种月饼的做法至今在山东和河南的一些地方还在流传。

后来到了元朝,中秋吃月饼才成为了一个传统,而到了明朝,中秋吃月饼已经成为了固定习俗,并且更加强化了中秋团圆的概念,登楼玩月的时候往往要有象征团圆的东西,比如说西瓜、月饼,这都是团圆的代表。

标签: 中秋节传统说说古代中国节日

更多文章

  • 在没有普通话的时代,「官话」是怎么玩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普通话,官话

    以前没有普通话,人们怎么沟通的?看过一篇文章说光绪召见康有为(广东人),听他的长篇大论一句话都听不懂。那个时候也没有新闻联播看,也学不了普通话,现在一些广东福建老人都不会说普通话,人们出远门怎么沟通呢?今天,历史君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古代没有普通话,但有官话。没有声音类资料可供复制,语音的传承,

  • 古代士兵都训练哪些项目,为何重视耐力训练而不是力量训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士兵

    ​宋朝诗人辛弃疾曾有一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被人熟知,词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描写了一幅声势

  • 三国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族,三国,文化,中国

    三国文化是荆州的一大文化特色,现在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何谓三国文化?对三国文化怎么看?认识上还有差异。笔者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有位发言者就谈到,他原先不认为有三国文化,只认为有楚文化。当时听了颇为愕然,继而一想这恐怕主要是我们对三国文化的宣传还很不够。所以,有必要对三国文化乃至对文化这个概念的一

  •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红十字会

    最近,武汉红十字会因为物资分配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红十字”是个纯粹舶来的概念,100余年前才传入中国。1938年,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在汉口进行“空袭救护”1911年10月23日,沈敦和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他手里是一封刚收到的电报:“以两军死

  • 致敬勇士:这些人,也不能遗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这些,勇士,那美,也不能,好的,人,致敬,遗忘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圣经·提摩太后书》郝慧英永远记得,她去偷看父亲、国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的最后一面。那是1937年9月,武汉汉口火车站。当时,侵华日军直攻山西雁门关,并兵指华北要塞太原,为了拱卫华北,郝梦龄整

  • 七月十五:古代人中元节都干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月十五,中元节,古代

    夏历七月十五,从前是个重要节日中元节。关于此节的来历,其说不一,道教、佛教各有说辞。先说道教的。汉代张道陵及其子孙张衡、张鲁等创五斗米道(即道教源头,又称天师道),崇尚天官、地官、水官。入道者有病不吃药,而是关在净室里忏悔思过,然后写出“检讨书”,抄成三份;一份放在高山上,一

  • 他设计了中国第一枚口罩,67天内控制了百年前的东北大鼠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鼠疫,伍连德

    百余年前,东北鼠疫,短时间内,横扫东北三省,人一家家的死,收尸都来不及。当时,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是最高危人群,死亡率超过40%。然而,就在鼠疫发源地,哈尔滨傅家甸,一名医者在累累尸首间,坚定的行走,最终扼制了这场灾难。这名医生叫伍连德,马来西亚华裔,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从小生长在国外,连中国话都说不利

  • 满语为何会消亡?承载的文明体量太小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满语

    ​问:为什么首崇满洲“国语骑射”的满清皇帝,最后还是选择汉人严复为清帝国国歌作全汉字歌词,且该国歌曲也为古代汉地雅乐风格?这是否能说明,因为满文化相对于同时期汉文化是落后的弱势文化,所以最后满语文在清末丧失了统治地位呢?清廷的国歌,颁布于1911年10月4日,名为《巩金瓯》,

  • 唐朝人在寒冬里疯狂的泼水游戏:泼寒胡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游戏

    唐朝前期,有一种起源于西域的疯狂游戏渐渐流行开来,那就是泼寒胡戏。泼寒胡戏最初是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每年寒冬腊月,戏者头载面具,赤身裸体,击鼓歌唱,互相追逐泼水,为乞寒之戏,据说可以消灾祛病。泼寒胡戏的另一个名称是“苏莫遮”。苏莫遮是西域妇人戴的一种帽子,羊皮制成,外面涂油。

  • 浅谈唐朝等级森严的婚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唐朝是个极为看重门第与地位等级的社会,讲究“色类相从”,当时人按照身份可以分为四种:贵人(官吏)、良人(农工商贾白丁)、贱人(杂户、官户、部曲、 客女)、奴隶。这些不同阶层的嫁娶除了贵、良可以互相通婚外,其他的必须按照“人各有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