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铁钳烙肉,活体取牙:这不是酷刑,是在治牙病

铁钳烙肉,活体取牙:这不是酷刑,是在治牙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29 16:20:42

看牙,对很多人来说,无异于一场冒险。

这种可怕的体验,自古有之。

拔牙,在我国古献中又称:

具体如执行? 请参考远古土人的记载:

然 后……

(此处省略108个回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 一部分先驱开始采用结绳拔牙大法,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为表率:

系绳法貌似四两拨千斤, 但动不动就脱钩。

真要论成功率, 还是拉伯人发明的钳子最靠谱。

这个方法迅速从中东扩展到欧洲, 它有个非直观的好处:

所以过去像拔牙这种体力活儿, 往往交给理发师,甚至,铁匠……

由于牙齿经常在口腔里被打得粉碎, 牙医需要在满嘴血泊中,把碎掉的牙齿渣一块块从牙龈里扯出来……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 等等

想想路易十四也真是不容易, 他一生接受了十几次烙铁治疗,牙龈恐怕都被烫成肉干了…

不想了,下一个。

18世纪中期, 西方人留下了一尊象牙雕塑:

这件艺术品背后的隐含信息是:在现代医学确定细菌导致龋齿之前,人们一直以为蛀牙是小虫子施工造成的。

如何灭掉这些可恶的小虫子?请参考这本16世纪的牙医圣经 (准确说是理发师圣经):

这本书里记载了一种非常经典的:

后来大家也知道了, 世界上根本没有“牙虫”一说。

那当时行医者活生生拔出的“牙虫”, 到底是什么?

据医学史博士林德森·斐兹哈里斯表示, 那些小虫子,其实是

一度, 龋齿牙痛是种身份的象征

在17世纪以前,白糖是奢侈品, 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

当时的名媛们手持羽扇,其实 是为了:

甚至有人为了冒充自己经常吃糖, 刻意把黑色粉末涂抹在牙齿上。

英国女伊丽莎白一世超爱吃甜食。 她经常用布丁和蛋糕当正餐,辅以水果蜜饯。

伊丽莎白不爱黑牙,她是个美白狂人, 就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牙齿美白方式:

很快,牙齿加速被腐蚀了, 她不得已拔掉了臼齿,整个面颊凹陷下去。

1603年,7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 死因大概率是细菌入侵蛀牙,引发败血症身亡。

在一战后牙科全面普及之前, 看牙的费用极其昂贵,中产阶级普遍消费不起。

牙痛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保守治疗, 让龋齿自生自灭。

至于穷人,别说看牙了, 他们甚至会沦为行动着的牙齿库,供富人活体取牙

这幅18世纪英国插画师的作品里, 贵妇们正在享受牙医的换牙服务,而身边奄奄一息的人,被强行拔掉了健康的牙齿。

在中国的贫富故事模版里,常出现 穷人卖血维生,欧洲版的穷人,是卖牙维生的。

《悲惨世界》里的芳汀, 就像画里这个人一样穷到卖牙, 此前她已经卖掉了自己的首饰和头发。

可惜她没有赶上好行情, 按《悲惨事件》的时间线,芳汀卖牙大约在拿破仑战争后。

适逢滑铁卢战争后, 法国惨败,5万多人战死…

于是芳汀们的牙就卖不上价了, 她的两颗门牙只换到了40法郎。连女儿的生活费也无法支付。

最后她走投无路,只好卖身了。

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也是牙医教科书上响当当的人物。

他20来岁开始蛀牙, 到57岁总统就职时,嘴里只剩下一颗原装的牙齿。

他只好终生着全口假牙: 最早那幅是用驴牙和马牙做成的, 尺寸过大、气味非常难闻。

后来他用上了升级版假牙, 以象牙和海豹牙制成,衬以金质牙托和专属的签名。

不过他最得意是一副高订假牙, 那是以1/3的市场价,从他9个黑奴的口腔里买来的。

虽然人牙不会有生殖隔离, 但是这些拔掉的牙没有牙髓,变得很嘎嘣脆,下颌很多牙都开裂了。

这导致华盛顿不但有很严重的口臭, 而且一旦说话时嘴太大

正是如此, 一美元钞票上,华盛顿总是不苟言笑,把双唇闭得紧紧的。

看到这里,是不是欣慰了许多?感谢我们生活在科技昌明的今天,遇到了真正的牙医

标签: 看牙治牙

更多文章

  • 全世界通用的白旗,战争中投降为什么要举白旗而不是其他颜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旗,投降

    两军对峙时,战败的一方准备投降。就要打出白旗,战胜的一方则会停止使用武力允许其投降。在战争中使用白旗起源于古代。二战太平洋战场日军向美军投降战败方举白旗起源中国和罗马的古史中都对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说法进行了记载。这一做法源自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甚至是更早的时候。罗马作家柯尼利厄斯&midd

  • 在古代,为啥守城士兵费力用石头砸,也不直接推倒敌人的云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头,在,为啥,士兵,砸,费力,古代,守城,用

    古代战争以攻城战最为惨烈。古代的攻城战一直是困扰进攻方的一大难题,守城方据城而守,居高临下,在没有热武器的情况下,攻城方的诸多兵种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用人命去填,往往会选择使用云梯让士兵登上城池。可让人好奇的是,在诸多攻城战里守城方都不会选择推倒云梯,断绝进攻方攻城的渠道,反而宁愿费力用石头砸,这是为

  • 安徽古建筑胡氏宗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之称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龙川胡氏宗祠,祠堂,宗祠

    祠堂是同姓的族人为了祭祀族里逝去的祖先和先贤而特意建立的地方,关于祠堂这个名称最早的记载是在汉朝,当时的祠堂主要指的就是墓所。在《汉书·循吏传》中有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祭礼不绝。”汉朝的官吏文翁在蜀地去世,官员和百姓们为他建立祠堂,每年都祭祀不

  • 故宫600年大展,这次,他们把力气都使在了一个人身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宫,故宫大展,苏轼

    前言即便认识到如此残酷的生活真相,却始终保持一颗天真浪漫,平淡自然的本心。这就是苏轼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遗产。苏轼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文人都要高,这跟他本人的性格和命运大有关系。圆滑世故虽然是中国社会的处世法则,但这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词,四舍五入,它几乎等于今天所

  • 古代“入学”冷知识:多大上学?有什么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开学,古人入学,入学,入学仪式

    时间来到9月,全国大中小学迎来学生密集返校开学的日子。在中国,教育从古至今都非常受重视,开学仪式也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古代其实也有“入学礼”,那当时的学生们多大年龄入学?“入学礼”又有哪些环节?古人的入学年龄是几岁?古代,学生的入学年龄没

  • 中国粮食地图: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粮食地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古至今,粮食问题都是大问题,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一饭一粥,也当思来之不易,因此,吃播“大胃王”浪费食物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粮食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古代粮食地图:

  • 如果拆开太和殿,我们会看到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和殿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过去600年为这座皇家宫殿付出贡献的人们”在故宫中有一座占地仅有故宫总面积3/1000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从空中俯瞰它隐匿于宫廷的重重屋檐之间让人无法一眼便找见它和周围其他建筑近似的造型使它的外观略显平平无奇但它从上至下都有着最顶级的配置让

  • 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最早是刘邦时候开始有的,刘邦看着这帮跟他一起混黑社会的兄弟,自己做班主任了,那就给他们一人发一张奖状呗。不过,当时好像免死的功能还没开发出来,到了隋唐,这片薄薄的铁片才人命关天。免死金牌是口语,它身份证上的名字一开始是丹书铁券。就是拿一块铁,叫铁匠打成一个矮矮的空心圆柱体,然后用快刀一刀两

  • 雁门关、五台山在山西哪座城市?请3秒内回答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雁门关,五台山,忻州

    忻州,是山西面积最大、名气最小的地方。五台山、雁门关、晋北长城…… 这些“山西符号”太善于“吸引流量”,以至于我们几乎忽略掉这个事实:这些,都在忻州。五台山上的佛教建筑。摄影/龚跃贤长久以来,忻州似乎习惯了做一位隐忍的母亲,

  • 揭秘:蒙古西征的历史原因和原动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帝国,蒙古西征

    人类历史上,蒙古西征是对世界有影响历史事件之一。在蒙古铁骑的征伐下,这个崛起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以惊人的速度将自己变身成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在很多人看来,蒙古帝国征服的原因仅仅是,花剌子模帝国东部城市讹答剌城守将海儿汗擅杀五百蒙古商人,夺取他们的财物。如果事实真如此,蒙古帝国在消灭花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