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徽古建筑胡氏宗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之称

安徽古建筑胡氏宗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之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29 5:51:33

祠堂是同姓的族人为了祭祀族里逝去的祖先和先贤而特意建立的地方,关于祠堂这个名称最早的记载是在汉朝,当时的祠堂主要指的就是墓所。

在《汉书·循吏传》中有记载,“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祭礼不绝。”汉朝的官吏文翁在蜀地去世,官员和百姓们为他建立祠堂,每年都祭祀不断。随着祠堂文化的兴盛,在古代无论南北方,都有祠堂的存在。

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古称龙川,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祠内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称。

龙川胡氏宗祠建筑结构特点

龙川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祠堂占地156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46平方米。长宽比例2:1。祠前广场、望柱、栏板、旗础石和阶墀地坪均花岗石。南,照壁隔龙川河,左右置青石板桥。

三进七开间,前进门楼重檐歇山式,戗角8只,台阶5级,面宽22米。仪门高2.3米,共阔3.4米。门前石鼓、石狮对峙。门楼前后向有10根方石柱、5根月梁和4块额枋。门楼后天井进深13.77米,阔13.10米。东西廊庑各有12根方石柱架,24根月梁。

越天井登4级台阶为中进祭典正厅,进深17.47米,阔22.16米,顶高9.3米。14根围粗1.66米银杏圆柱和大小12根冬瓜梁构成屋架。圆柱由莲花形枣木柱櫍和8边形石磉承顶。东、西序各12扇高3.68米落地隔扇门。上首原有24扇,今存半数。

后进享堂上下两层,前有狭长小天井,东西两廊现存高2.65米落地隔扇门24扇。门楼上原悬明朝文徵明手书“龙川胡氏宗祠”匾额,正厅前原悬匾额“宗祠”2字,落款为“嘉靖丁末年光泽”(嘉靖帝叔父)。正厅前原挂木刻楹联两副。

门厅前台基占地100平方米。阶墀、栏杆全部用麻石砌成,两边设花岗石旗杆础石6个。门厅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卧立于石座。祠堂在龙川溪北岸,溪南有一道长24米的青瓦粉墙,花砖为脊的八字形照壁,它与祠堂隔溪相对。这种布局显示了明清以来徽派祠堂的典型风格。

正厅5开间,是宗族后裔举行祭典的地方,高10米,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和大小21根“冬瓜梁”组成。立柱竖在莲花瓣柱上,底层为八角形磉基。月梁、雀梁、雀替、平盘斗、轩顶桁全部缕空雕刻。厅两边有高4米、宽60厘米落地槅扇32扇,上部为缕空如意花格,裙板雕成花草、走兽、虫鱼。

宗祠前进7开间,面宽22米,进深8米,高9米。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上所筑的八戗角,气势雄伟壮观。这门楼又俗称“五凤楼”,取“丹凤来仪”之意。门楣上大小额枋全部精缕细雕,内容有人物、麒麟、走兽,额枋边雕以荷花瓣。额枋与檐口之间设斗拱16个,底座为云纹雕刻,使整个门楼成为一个木雕画面。

门额后二门门楣上原悬有明朝文征明题“龙川胡氏宗祠”匾一块,现已流失。门厅后是天井,占地158平方米,花岗石板铺地,两边为回廊。东西两廊用12根4米长、33厘米见方抹角石术。同12根月梁衔接而成。

后进是寝室(并非给人居住,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7间开,分上下两层,重檐建筑。两厢隔扇门裙板均为木雕花瓶图,计100幅(至今尚留48幅),东西厢各有落地槅扇16扇,上部镂空棂花,裙板雕有形状各异的博古花卉。楼上朝南有一排窗棂,从窗口纵观整个屋面脊部全用口字花砖砌成。

副祠,名为丁家祠堂,位于正祠东侧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简陋,另有风格。(关于胡氏宗祠副祠丁家祠堂是因感谢丁家对胡氏的贡献,胡氏特别在自家的祠堂里为丁家建造了一座祠堂,龙川全村几乎清一色胡姓,唯有一家丁姓,这丁家说来也是另外一段传奇,丁家人在这里已经繁衍了十六代,代代都是单传,如今的丁家三代同堂,依旧是男丁单传。)

龙川胡氏宗祠建筑工艺特点

龙川胡氏宗祠木雕艺术精湛,大额枋、小额枋、斗拱、枫拱、雀替、梁驼、平盘斗、鬲扇、柱础,就连小小的梁脐,无一不精雕细镂。它们或用浅浮雕,或用深浮雕,或镂空剔透,或浮镂结合,极尽雕刻之能事。门楼前向明间的大额枋上,九头雄狮,抱球欢腾。

而与其相对应的大额枋上,则是九龙腾飞,珍珠满天。刀法苍劲有力,布局灵活生动。它们不是机械地排列成队,而是前后、上下的立体组合。匠师的技艺才华在这里得到充分表现。在小额枋上,雕饰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兵舍僮环,楼台亭榭,山水拱桥,结构对称,内容有别,雷同中求变化,严谨中求灵巧,表现了既威武庄严,又活泼亲切的情感色调。

砖雕主要装饰在门楼两边的八字形墙体上。梁、枋、雀替、驼峰等,均能精心设计,入微刻画。戏剧人物潇洒自如,雄狮猛虎威武逞强,花果飘香,回纹井然。

石雕除须弥座外,则以一对圆雕石狮为代表,这对石狮造型生动,体态高大。雄狮居东,脚戏绣球,侧首西望,神态安详,雌狮在西,爪抚幼狮,凝眸东眺,性情温柔。两狮坐立在宗祠大门两侧,既威严又慈祥。

鬲扇在徽派古建筑的装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具有隔开空间、组合空间之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装饰功能。由于不是一个很大的平面,而是若干扇的有机组合,龙川胡氏宗祠的鬲扇达128扇之多。正厅祭龛前及其两侧的22扇鬲扇,裙板上精雕出一幅幅动人的以鹿为中心,衬以山光水色、松柏翠竹、花草飞鸟的百鹿图,其布局的合理、画面的清新、层次的分明、气韵的生动。

龙川胡氏宗祠以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明朝风格,以后又历经修葺,最后一次在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仍保持了明朝徽派雕刻艺术的风格。宗祠建筑线条粗犷,作风淳朴,是徽派古建筑艺术集砖木石雕于一体的宝贵遗产。

标签: 龙川胡氏宗祠祠堂宗祠

更多文章

  • 故宫600年大展,这次,他们把力气都使在了一个人身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宫,故宫大展,苏轼

    前言即便认识到如此残酷的生活真相,却始终保持一颗天真浪漫,平淡自然的本心。这就是苏轼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遗产。苏轼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文人都要高,这跟他本人的性格和命运大有关系。圆滑世故虽然是中国社会的处世法则,但这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词,四舍五入,它几乎等于今天所

  • 古代“入学”冷知识:多大上学?有什么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开学,古人入学,入学,入学仪式

    时间来到9月,全国大中小学迎来学生密集返校开学的日子。在中国,教育从古至今都非常受重视,开学仪式也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古代其实也有“入学礼”,那当时的学生们多大年龄入学?“入学礼”又有哪些环节?古人的入学年龄是几岁?古代,学生的入学年龄没

  • 中国粮食地图: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粮食地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古至今,粮食问题都是大问题,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一饭一粥,也当思来之不易,因此,吃播“大胃王”浪费食物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粮食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古代粮食地图:

  • 如果拆开太和殿,我们会看到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和殿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过去600年为这座皇家宫殿付出贡献的人们”在故宫中有一座占地仅有故宫总面积3/1000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从空中俯瞰它隐匿于宫廷的重重屋檐之间让人无法一眼便找见它和周围其他建筑近似的造型使它的外观略显平平无奇但它从上至下都有着最顶级的配置让

  • 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最早是刘邦时候开始有的,刘邦看着这帮跟他一起混黑社会的兄弟,自己做班主任了,那就给他们一人发一张奖状呗。不过,当时好像免死的功能还没开发出来,到了隋唐,这片薄薄的铁片才人命关天。免死金牌是口语,它身份证上的名字一开始是丹书铁券。就是拿一块铁,叫铁匠打成一个矮矮的空心圆柱体,然后用快刀一刀两

  • 雁门关、五台山在山西哪座城市?请3秒内回答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雁门关,五台山,忻州

    忻州,是山西面积最大、名气最小的地方。五台山、雁门关、晋北长城…… 这些“山西符号”太善于“吸引流量”,以至于我们几乎忽略掉这个事实:这些,都在忻州。五台山上的佛教建筑。摄影/龚跃贤长久以来,忻州似乎习惯了做一位隐忍的母亲,

  • 揭秘:蒙古西征的历史原因和原动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帝国,蒙古西征

    人类历史上,蒙古西征是对世界有影响历史事件之一。在蒙古铁骑的征伐下,这个崛起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以惊人的速度将自己变身成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在很多人看来,蒙古帝国征服的原因仅仅是,花剌子模帝国东部城市讹答剌城守将海儿汗擅杀五百蒙古商人,夺取他们的财物。如果事实真如此,蒙古帝国在消灭花剌

  • 士兵穿盔甲行军,斥候都是零散行动:真实的古代行军都是什么套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影视作品中,古代军队总是穿着鲜明的盔甲行军,而《荀子·议兵篇》也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要穿齐盔甲、带好武器还有三天的粮食半天行军百里,也就是50公里,今天的马拉松是42.195

  • 我国古代的冰雪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冰雪运动,雪,我国,冰,的,洁白,晶莹剔透,古代

    冰,晶莹剔透;雪,洁白灵动。观冰雪运动,知竞技巧妙。从目前古典文献和遗存的古画中,也可以了解到关于古代冰雪运动的记载。现代冰雪运动已经比较普及,其最初必然源于生活。《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地

  • 甘肃的金山国,西边回鹘东边中土,强敌环伺下如何存续1个世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山国

    在敦煌和莫高窟的发展史上,有一个时段非常重要,那就是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该政权在敦煌不遗余力地发展佛教,敦煌很多代表性的大佛窟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那么这一政权为什么如此推崇佛教?一、归义军权力的传递归义军是晚唐在河西走廊兴起的一支势力,得到唐帝国的认可,被册封节度使。公元907年,唐帝国灭亡。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