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入学”冷知识:多大上学?有什么仪式?

古代“入学”冷知识:多大上学?有什么仪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4/1/25 8:59:30

时间来到9月,全国大中小学迎来学生密集返校开学的日子。

在中国,教育从古至今都非常受重视,开学仪式也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化等方面的内涵。古代其实也有“入学礼”,那当时的学生们多大年龄入学?“入学礼”又有哪些环节?

古人的入学年龄是几岁?

古代,学生的入学年龄没有一定之规,但通常比现在晚。

资料图:福建省沙县城关第三小学举行以“开笔破蒙 行礼入泮”为主题的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身着汉服的学童们先后进行“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破蒙”等仪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图为一年级新生向老师行拜师礼。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当然,也有个别神童入学较早。如唐朝中后期理财名臣刘晏7岁考中科举考试中专为少年儿童应试设置的科目“童子举”。《礼记》中有关于学校教育的内容,但没有规定入学礼仪。

《旧唐书》中记载,“药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这里也说明,他是七岁就学,而且十分聪明,能够“日诵千余言”,所以有人称赞他“此圣童也”。

明朝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还提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

什么时候“开学”?

古代的入学时间,可能跟现在也不太一样。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十一月)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等字样。综合看,彼时入学,大概是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小退”,十一月“砚冰冻”的时候。

另外,《北齐书·李铉传》中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开学时间大概是农历十月。这个时候,一般农事活动也不是很繁忙。

古代入学礼有哪些环节?

在中国,从古至今教育都很受重视。有说法称,过去,“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其他三项是成人礼、婚礼、葬礼。

资料图:“入学礼”第一步,正衣冠。 张乐南 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专栏作者吴鹏介绍,“入泮礼”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入学礼,“入泮”一般是指科举制度中,童生通过州县考试考取秀才后,以生员身份入学时的典礼。根据一些国学培训机构的演示,古代入学礼有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正衣冠”是第一个环节。《礼记》认为“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正衣冠是明事理的起点。入学时要由先生为学生整理好衣冠,方能拜见夫子像,只有衣冠整洁才能静心做好学问。

“朱砂开智”是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寓意希望学生日后在学习中能够一点就通。

资料图:在“点朱智”环节中,先生在学童的额心点上朱砂,寓意孩子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晓东 摄

“但这些并不一定是古代原始的入学礼仪,古代可能并没有这种统一的入学礼。”他表示。

国子监是不是古代的大学?

对古代的“学校”,此前常有一种说法流传,即国子监就是古代的大学,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官学是古代官府兴办的学校,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国子监和太学是中央官学,是国家最高学府。”吴鹏说。

他提到,中央官学还有学习史学、文学、算学、律学、医学等的专门学校。地方官学由地方官府举办,有府学、州学、县学等。

私塾则是民间和私人设立的教学机构,有乡村塾师自己创办的学校,也有地主、商人等富裕家庭聘请塾师设立的家塾,还有村社集体在乡村祠堂等地方举办的义塾等。

“国子监并不完全是古代的大学,也算是当时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同时具有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太学生就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吴鹏解释。

标签: 开学古人入学入学入学仪式

更多文章

  • 中国粮食地图: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粮食地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古至今,粮食问题都是大问题,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一饭一粥,也当思来之不易,因此,吃播“大胃王”浪费食物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粮食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古代粮食地图:

  • 如果拆开太和殿,我们会看到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和殿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过去600年为这座皇家宫殿付出贡献的人们”在故宫中有一座占地仅有故宫总面积3/1000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从空中俯瞰它隐匿于宫廷的重重屋檐之间让人无法一眼便找见它和周围其他建筑近似的造型使它的外观略显平平无奇但它从上至下都有着最顶级的配置让

  • 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最早是刘邦时候开始有的,刘邦看着这帮跟他一起混黑社会的兄弟,自己做班主任了,那就给他们一人发一张奖状呗。不过,当时好像免死的功能还没开发出来,到了隋唐,这片薄薄的铁片才人命关天。免死金牌是口语,它身份证上的名字一开始是丹书铁券。就是拿一块铁,叫铁匠打成一个矮矮的空心圆柱体,然后用快刀一刀两

  • 雁门关、五台山在山西哪座城市?请3秒内回答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雁门关,五台山,忻州

    忻州,是山西面积最大、名气最小的地方。五台山、雁门关、晋北长城…… 这些“山西符号”太善于“吸引流量”,以至于我们几乎忽略掉这个事实:这些,都在忻州。五台山上的佛教建筑。摄影/龚跃贤长久以来,忻州似乎习惯了做一位隐忍的母亲,

  • 揭秘:蒙古西征的历史原因和原动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帝国,蒙古西征

    人类历史上,蒙古西征是对世界有影响历史事件之一。在蒙古铁骑的征伐下,这个崛起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以惊人的速度将自己变身成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在很多人看来,蒙古帝国征服的原因仅仅是,花剌子模帝国东部城市讹答剌城守将海儿汗擅杀五百蒙古商人,夺取他们的财物。如果事实真如此,蒙古帝国在消灭花剌

  • 士兵穿盔甲行军,斥候都是零散行动:真实的古代行军都是什么套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影视作品中,古代军队总是穿着鲜明的盔甲行军,而《荀子·议兵篇》也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要穿齐盔甲、带好武器还有三天的粮食半天行军百里,也就是50公里,今天的马拉松是42.195

  • 我国古代的冰雪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冰雪运动,雪,我国,冰,的,洁白,晶莹剔透,古代

    冰,晶莹剔透;雪,洁白灵动。观冰雪运动,知竞技巧妙。从目前古典文献和遗存的古画中,也可以了解到关于古代冰雪运动的记载。现代冰雪运动已经比较普及,其最初必然源于生活。《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地

  • 甘肃的金山国,西边回鹘东边中土,强敌环伺下如何存续1个世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山国

    在敦煌和莫高窟的发展史上,有一个时段非常重要,那就是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该政权在敦煌不遗余力地发展佛教,敦煌很多代表性的大佛窟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那么这一政权为什么如此推崇佛教?一、归义军权力的传递归义军是晚唐在河西走廊兴起的一支势力,得到唐帝国的认可,被册封节度使。公元907年,唐帝国灭亡。就在

  • 中国古桥有多震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印象里的古代中国有粉墙黛瓦有飞檐翘角还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弯弯小桥······那座桥或临水梳妆、波光生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凤凰古城 的凤凰虹桥,[emailprotected])

  • 如果把中国历史浓缩成一天,会是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什么样,中国历史,如果,浓,缩成,一天,是,把,会

    中国历史之最(部分):7000年前,中国就已经种植水稻和粟。5000年前,中国已开始养蚕缫丝。3600年前,中国出现世界现存最早的日月食记录3300年前,汉字发展成熟,是至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2600年前,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20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