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蒙古西征的历史原因和原动力

揭秘:蒙古西征的历史原因和原动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28 4:55:51

人类历史上,蒙古西征是对世界有影响历史事件之一。在蒙古铁骑的征伐下,这个崛起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以惊人的速度将自己变身成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在很多人看来,蒙古帝国征服的原因仅仅是,花剌子模帝国东部城市讹答剌城守将海儿汗擅杀五百蒙古商人,夺取他们的财物。如果事实真如此,蒙古帝国在消灭花剌子模帝国之后,本应立刻停止西征。但在1219年至1260年间,蒙古帝国在四十年内进行了三次西征活动,一直从我国古代西域打到了欧洲伏尔加河流域。

如果花剌子模帝国不杀死五百蒙古商人,历史上的蒙古西征还会出现么?蒙古西征的历史原因和原动力究竟是什么?

蒙古大军西征图

经济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需要

公元1206年,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征伐后,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部终于统一,“大蒙古国”建立,而他自己也被各部落首领共同上尊号推举为“成吉思汗”。

大蒙古国此时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控阿尔泰山,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但是此时刚刚统一的蒙古帝国的经济十分窘迫。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族之前,蒙古高原内部由于长期内部厮杀,百姓生活贫困,整个草原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牧民几乎毫无例外地依赖单一的资源畜群。他们通常是饥饿和贫穷的,很少能自给自足。”

因为蒙古高原的长期分裂和地处偏远,再加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民族特性,很少有商队敢于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和蒙古人交易,因此大蒙古国建立初期,整个蒙古内部从贵族到平民日子都过得十分拮据。

孛儿只斤·铁木真,即 成吉思汗

据蒙古帝国时期波斯史学家志费尼所著的《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因为蒙古人没有定居于任何城镇,商旅也没有在他们那里汇集,所以衣物在他们当中非常缺乏”。而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建国初期,连成吉思汗的妻子都穿不了一套完整的衣服。

在如此严峻的经济情况下,如何更多更快地夺取财物,取得更多的生活资料成为成吉思汗稳定自己统治必须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大多以单一的畜牧经济为主,除了勉强糊口的食物外,其他任何生活资料都不能自己生产,只能通过榷场贸易和朝贡两种方式从南边的汉民族农耕地区获得,蒙古也是如此。

但成吉思汗并不想金朝称臣纳贡并与之刀兵相向,随后金朝关闭了与蒙古通商的榷场,这两种传统的形式便再也行不通了。

因此,成吉思汗向南发动了对西夏的掠夺战争,而后向西发动对花剌子模帝国的征讨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3世纪初期的花刺子模和喀喇契丹

保证西部商路安全的需要

蒙古帝国有着游牧民族掠夺征伐的特性,但成吉思汗深知靠掠夺来获取财物的方法并不能持久,因此他对促进蒙古与其他地方的贸易有着极大兴趣。

早在统一蒙古草原之前,成吉思汗与一些在草原上做生意的穆斯林商人建立起重要联系。统一蒙古草原之后,他立即着手恢复和促进蒙古草原商业贸易的发展。

1206年,铁木真在被推举为“成吉思汗”的忽里勒台大会上,设置了“哈剌黑赤”的卫士,专门负责保护在商路上来往的商人。而一手推进草原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吉思汗本人,在与商人的交往中也逐渐变成一个经验老到、老谋深算的商业专家。

忽里台一般指忽里勒台,是大蒙古国和元朝的诸大会、大朝会

一次,一个来自中亚,叫做巴勒乞黑穆斯林商人来草原与成吉思汗做生意,他认为蒙古人没有见过世面,无法辨认货物价值的好坏,因此便狮子大开口。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愤怒:“你以为我们从未见过织物吗?”然后让卫士向他展示了他收藏的各种织物,并且没收了巴勒乞黑的所有财物作为惩罚。见到这种情况,巴勒乞黑的同伴为了活命赶紧将自己所带的货物全部无偿赠给成吉思汗,但是成吉思汗不仅拒绝了,反而支付了他们相应的价格。

从上述事件中,我们看到成吉思汗对商路贸易安全性和公平性的重视,因为这是保证自己财源稳定和国家统治的重要基础。当向东与西夏和金朝的贸易无法正常进行时,向西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国的商业贸易在成吉思汗心中的地位便越来越重要。

当自己派出的五百人商队遭到花剌子模讹答剌城守将海尔汗的无情屠戮之时,这意味着成吉思汗谋求西部商路发展的计划遭到了挫败。这件事情不仅严重地“冒犯了成吉思汗的感情和统治理念”,更严重损害了他的声誉,十分不利于未来蒙古帝国西部贸易的开拓和发展。

新兴游牧军事贵族集团的要求

在资源缺乏的古代社会,尤其是对于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游牧民族来说,战争是取得更多生存资料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如此,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也逐渐养成了好战的习性。

对于游牧贵族来说,战争不仅可以为他们带来大批茂盛的牧草地和大量肥硕的牛羊,更可以为他们带来许多奴隶和丰盛的战利品。战争是他们日常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草原统一之前,分裂的各部族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料不断发动与邻近部落的战争,各部落之间是敌对状态,只需关注本部落的生存即可,没有必要在乎敌人的死活。而蒙古草原统一之后,成吉思汗虽然解决了蒙古各部族之间的内部纷争,但却无法改变蒙古帝国整体生产资料匮乏的局面。

分裂时期,各个部族之间可以通过劫掠其他部落来满足自己部族生存的需要,统一之后,各个部族必须服从于蒙古整体利益的发展。

成吉思汗的成功,是在许多新兴游牧军事贵族的支持下取得的,而要想继续取得他们的支持就必须要想法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以减少内部摩擦。因此,军事征服便是唯一手段。

围攻花剌子模堡垒的蒙古大军

蒙古西征是蒙古帝国在政治上走向统一之后必然要经历的一步,这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对于一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游牧民族来说,军事征服是他们生存的重要手段。

蒙古西扩是必然的,而花剌子模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讹答剌城蒙古商人和成吉思汗派往谈判使者的被杀只是蒙古西征的一个强烈催化剂而已。

标签: 蒙古帝国蒙古西征

更多文章

  • 士兵穿盔甲行军,斥候都是零散行动:真实的古代行军都是什么套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影视作品中,古代军队总是穿着鲜明的盔甲行军,而《荀子·议兵篇》也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要穿齐盔甲、带好武器还有三天的粮食半天行军百里,也就是50公里,今天的马拉松是42.195

  • 我国古代的冰雪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冰雪运动,雪,我国,冰,的,洁白,晶莹剔透,古代

    冰,晶莹剔透;雪,洁白灵动。观冰雪运动,知竞技巧妙。从目前古典文献和遗存的古画中,也可以了解到关于古代冰雪运动的记载。现代冰雪运动已经比较普及,其最初必然源于生活。《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地

  • 甘肃的金山国,西边回鹘东边中土,强敌环伺下如何存续1个世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山国

    在敦煌和莫高窟的发展史上,有一个时段非常重要,那就是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该政权在敦煌不遗余力地发展佛教,敦煌很多代表性的大佛窟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那么这一政权为什么如此推崇佛教?一、归义军权力的传递归义军是晚唐在河西走廊兴起的一支势力,得到唐帝国的认可,被册封节度使。公元907年,唐帝国灭亡。就在

  • 中国古桥有多震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印象里的古代中国有粉墙黛瓦有飞檐翘角还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弯弯小桥······那座桥或临水梳妆、波光生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凤凰古城 的凤凰虹桥,[emailprotected])

  • 如果把中国历史浓缩成一天,会是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什么样,中国历史,如果,浓,缩成,一天,是,把,会

    中国历史之最(部分):7000年前,中国就已经种植水稻和粟。5000年前,中国已开始养蚕缫丝。3600年前,中国出现世界现存最早的日月食记录3300年前,汉字发展成熟,是至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2600年前,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2000年前

  • 没有什么「花木兰」,只有一个活泼泼的奇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木兰故事,花木兰

    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据说即将在中国大陆影院全面公映。说一下“花木兰”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木兰”故事的演变。如果以《木兰辞》为史料依据(也就是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篇的那首长期存在于语文教科书

  • 龙袍上的十二章纹都有什么?为何到了清朝地位下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龙袍,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神灵等万物规律,每章都有特殊的象征寓意。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龙,取其变也;华虫,雉,取其文也;宗彝,虎蜼,取其孝也;藻,水草,取其洁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养也;黼,斧形,

  • 彪悍的北朝女性:可以作羹汤,也能上战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一大特殊时期,他们的统治阶级为鲜卑族。也只有在民风相对剽悍的北魏,女性才能有这样闲时做女红,忙时上战场的豪迈。北魏曾经是女国?作为草原儿女,正常情况下,少数民族的女性地位通常都相对较高,北魏也一样吗?有人说,北魏不是有众所周知的“立子杀母”吗?“魏

  • 真的是“金光闪闪”:缅甸大金塔养护指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旅游圈内有个说法:如果说去缅甸旅行只能游览一个景点的话,那一定是仰光大金塔。仰光大金塔可能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佛塔,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也是缅甸的国家象征,驰名世界。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图片: Sean Pavone / shutterstock)▼越珍贵的

  • 为什么老照片里的人,颜值总是一言难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颜值,的,老照片,人,里,总是,一言难尽,为什么

    如果你经常看古代老照片,经常在这些照片下方的评论:“为什么以前的人都长得很难看?果然古装剧里都是骗人的!”(其中清末是重灾区)其实,“颜值堪忧”之所以会成为大众对古人的印象,是多重原因综合而成的结果。1为什么古代照片里都这么丑?在大多数人的理想中,以前